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出口茶叶中农残含量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曹洁萍 《茶业通报》1999,21(3):23-24
茶叶进口国对茶叶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日益严格,而我国局部地区仍有高残留存在,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茶业通报》2007,29(1):F0004-F0004
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以经营茶叶内外贸业务为主,同时兼营其他商品进出口业务的省级外贸公司。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向两头延伸产业链,先后在金寨齐山,  相似文献   

3.
茶区的地质背景与茶树的生长代谢及所产茶叶的品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安徽省境内主要茶区(皖南茶区和皖西茶区)的主要名优茶产地地质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证明了茶区地质背景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茶区土壤母质类型(如基岩与风化物组成)、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地质构造、水系等对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茶园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的丰缺对茶叶品质的好坏及其饮用安全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春学 《茶业通报》2009,(3):141-141
1汉中茶叶发展现状 汉中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解放初期,茶叶生产处于恢复阶段,改革开放后,茶叶发展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目前,全市十县一区,共有6个产茶大县,茶叶加工企业627家,有近20万户茶农,从业人员40多万人。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的企业38个,基地面积6000hm^2,通过“QS”认证的企业46个,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茶叶品(名)牌主要有午子仙毫、汉水银梭、定军明眉、宁强雀舌等。目前正全力打造一个品牌,将众多名茶统一为“汉中仙毫”。  相似文献   

5.
陈东灵 《贵州茶叶》2009,37(3):32-34
本文首先祥述了茶叶的产品特性,其次从消费者对茶叶知识的匮乏、了解茶叶的渠道、消费者个人偏好、绿色健康消费为主、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选购茶叶地点、消费体验及老龄人消费茶叶八个方面分析了茶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之后,中国各类商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茶叶作为重要商品之一,虽然广销各国,但是出口市场仍然以英国、美国及俄国为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中国茶叶对外贸易以红茶、绿茶及砖茶三大类为主,不同茶类之间不仅发展趋势不同,出口地区也有所区别——红茶主销英国、绿茶主销美国、砖茶主销俄国。1880年—1900年是中国茶叶外销发展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对近代中国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外销数据波动情况,简述了该时期内中国茶叶在出口茶类及主要国际市场上的变化,并从几方面探讨了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饶江 《贵州茶叶》2006,34(4):32-32,36
当前湄潭茶叶产品的开发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主要以针茶和翠片为主。并逐步向新产品开发过渡。而新产品的开发要求严格的工艺标准,规范性的生产,规模化的加工,组织化程度高的适制性茶园。湄潭茶叶要做强做大,应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从培植规模化茶园,规模性茶叶加工企业入手,围绕优势主导产品即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进行开发,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1984年7月。国务院以84(75)号文件的形式批转了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提出“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揭开了我国茶叶购销体制改革的序幕,我国茶叶产销从此进入了主要由市场调控为主的发展时期,我国茶叶产销从此进人了主要由市场调控为主的发展时期。十二年过去了,全国茶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央提出我国经济要完成两个根本性转变,确定下一步奋斗目标的今天,纪念这一对我国茶业经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光辉文献,重新体会文件发表的重大意义,对加快我省茶业…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茶叶消费大国,我国茶叶品种多、分布广。但是作为茶叶的生产,特别是茶叶采摘之后的理调,至今还是以手工为主。通过设计一种由PLC模块控制的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可以预设茶叶质量,完成自动理条分配。  相似文献   

10.
舒城茶厂是我省出口绿茶最大的生产厂家之一,过去实行计划经济,茶叶独家经营,利润年年有,1984年茶叶市场放开,实行以主渠道经营为主,多渠道流通为辅的政策,茶厂开始走下坡路。1 茶厂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原因1.1 花色品种单调,销售渠道单一。我厂主要加工外销绿茶,但近几年国际茶叶市场疲软,茶价下跌,外销不畅,调往省口岸的茶叶不能及时贸易成交,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加大生产成本。内销一直是我厂的薄弱环节,茶叶市场放开后,内销茶逐年下降,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0%,这有品种结构上的原因,销售网点和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正>1山东茶叶市场考察所见在山东省历行5天,对济南、青岛、平度等茶叶市场考察,看到了不少好茶,福建、浙江、云南茶叶在各大批发市场比比皆是,然而就没有贵州茶,更谈不上有道真茶,从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看,济南、青岛市民普遍都喝茶,茶叶品种主要以:绿茶、红茶、普洱、铁观音为主,而这几类茶的生产地为:福建红茶、绿茶、铁观音;云南红茶、普洱;浙江以松阳绿茶为主占据市场,山东本土生产日照绿茶、崂山红茶。  相似文献   

12.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国土面积1413km^2,辖8个乡镇、79个行政村,人口1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万人,农业人口中涉茶人口7.63万人,全县2011年茶园面积4773.3hm^2(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400hm^2),茶叶总产3250t,其中夏秋茶产量2400t。全县春茶以名优茶为主,人工手采能够确保名优茶质量要求,春茶后期和夏秋茶以生产大宗红、绿茶为主,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手工采摘的成本提升,影响茶叶及时采摘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益比较低,研究示范山区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是提高采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一、优越的茶叶生态条件皖南旌德县位于黄山山脉东北麓,以中低山地貌为主,丘陵和山间盆地与中低山相间排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气象资料,全县年平均气温15.5℃,年总积温5663℃,年均≥10℃总积温4882℃,年均无霜期231天,年均降水量1395毫米,年相对湿度77%。是茶叶生长适宜区。境内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400~7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茶园出处峰峦叠蟑,茶园成土母质以砂岩、页岩等泥质岩类为主,茶园土壤质地以重壤为主,次为中壤,上层深达100厘米以上,pH4.5~6.0.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在1.66~5.7%之间,平…  相似文献   

14.
刘志宏 《茶业通报》1992,14(1):43-44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是我国重点茶区,出产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休宁松萝、祁红、屯绿等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这里山脉逶迤连绵,新安江水系支流纵横。茶树孕育其间,生态环境优越。又有众多的茶树优良品种,和精湛而富有创造性的采制技艺,是创制和发展名优茶最佳茶区。近几年来,我国内销茶叶市场上,茶叶滞销滑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茶叶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适应茶叶市场需求一种新的优质茶——黄山松针应运而生。经过屯溪实验茶场的生产示范推广,已进入南京、上海、苏州等销区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出现供不应求的可喜现象。黄山松针的品质特征以及采制工艺是:  相似文献   

15.
云南茶叶以大叶种为主,20世纪30年代之前,茶叶以“晒青”毛茶和紧压茶为主,在后续发展中生产出绿茶、红茶、普洱熟茶、白茶等多元茶叶品类。在当前茶叶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云南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红茶受到消费者和市场追捧。但云南绿茶从20世纪至当前,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本文从“滇绿”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绿茶消费提升发展路径,即培养消费群体、注重加工工艺适制性、茶叶市场化推进等,以期为云南绿茶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新民  张弩 《茶业通报》2001,23(4):39-40
宜昌地处鄂西南、长江中上游结合部 ,这里重山叠覆 ,雨量充沛 ,气候宜人 ,有着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 ,近些年 ,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发展 ,先后多次制定和出台了以茶叶为主的多种经济优惠政策 ,使宜昌茶叶得到迅速发展 ,业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现有茶园面积 1 92 6 7hm2 ,1 999年茶叶总产达到 8984t,产值达到 1 .9亿元。全市茶叶在全省乃至全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良种、二大市场、三大茶类、四大品牌”的优势 ,即自选自育“宜红早”品种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良种 ;初步形成了宜红茶为主的国际市场 ,以采花毛尖…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茶叶、椰子、橡胶三大经济作物为主的国家。三大商品占全国总出口额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中茶叶占总出口额百分之五十五以上。茶叶生产和出口为该国国计民生的命脉。斯里兰卡一八二四年从中国引种种植茶叶,一八三九年从印度阿萨姆引种种植茶叶。现在,生产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中国;其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全国九个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茶叶专业干部的业务水平,进行新的智力投资,徽州地区于八月十日至二十二日,在屯溪茶校举办了全区茶叶技术干部训练班。参加这次训练班学习的有各县、市农业局、国营茶场、区社农技站的茶叶技干六十六人,占全区现有茶叶技术干部的三分之一。训练班的教学內容是根据徽州茶叶生产特点和目前技术工作上的薄弱环节,以应用科学为主。聘请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学院、省茶科所、屯溪实验茶场等科研、  相似文献   

19.
郑叙宝 《茶业通报》2002,24(1):22-22
歙县杞梓里镇是一个以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大镇,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茶叶。全镇现有茶园面积511.6h,地处海拔500m以上的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以生产顶谷大方等名优茶为主。近年来,为提高名优茶生产经济效益,我们在全镇推广了以促进名优茶早生壮发为目的的茶园管理技术,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秋茶后合理轻修剪过去采制名优茶较少,以大宗茶为主,多采取春茶前轻修剪。现在以采制名优茶为主,我们改春茶前轻修剪为秋茶后轻修剪。因为春茶前轻修剪,伤口愈合慢,早春茶芽萌动推迟,相应名优茶的开采期也推迟,从而影响春茶产量…  相似文献   

20.
程懋炎 《茶业通报》1989,11(3):18-19
我县是屯绿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在生产布局上是林、粮、蚕、茶并举,为此茶叶生产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4424亩,其中可采面积19860亩,茶叶年产量615.6吨,茶叶初制厂143个、精制厂3个,基本上实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随着茶叶产销市场的好转和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由原来的集体统一加工形式向以户为主的小型化家庭茶厂方向发展。这样既有充分调动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积极性,利于生产的一面,也有由于茶厂经营管理、茶叶购销价格混乱带来的不利因素,总的都集中反映在茶叶质、价不符,茶叶质量下降的现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