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糜子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糜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栽培作物,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农业用水的短缺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日益重视,其在农业生产中必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旱区糜子高产高效生产体系的构建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成为未来糜子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此重点介绍了糜子播期、密度、施肥技术、节水种植等栽培技术,阐述了糜子逆境生理、光合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糜子产业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糜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是粮草兼优的作物,在农牧区,子实和糜草在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其黄米(糜子脱壳)营养价值高,粘性极强,口感好,倍受人们的青睐.糜子是禾本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带及土地瘠薄地区,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种植糜子,以期充分发挥糜子抗旱、耐瘠优势,不断提高旱区糜子生产水平,发展传统特色产业生产,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糜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古老的杂粮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绿色特色食品。糜子具有喜温、耐旱、耐瘠薄、生育期较短等特点,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以阳曲县为例,从糜子用途、生育特点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入手,具体提出了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糜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草害是影响糜子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糜子上登记的除草剂很少,有必要进行除草剂筛选试验。本研究在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糜子实验地通过对糜子田施用各种不同除草剂组合处理,测定其田间草害发生情况和产量情况,对比各处理的杂草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处理9、处理10均可用作糜子草害防治方法选项。处理5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人工除草对照,是本次糜子田间除草试验中最适宜的糜子草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晋北地区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糜子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在晋西北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介绍了糜子播种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技术,提出了晋北地区糜子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糜子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具体地阐述了糜子在府谷各乡镇发生的具体病虫害。提高了糜子病虫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对于提高糜子商品质量,加快糜子食品开发,满足市场需要,提高农民效益,农民收入,促进糜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五年区试数据分析展示谷子糜子育种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和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是中国起源的古老粟类作物,在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建设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应对未来更加干旱环境的战略储备作物。自2001年到2015年,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国家谷子糜子区域试验,对这个时期培育的谷子糜子品种的产量、适应性和品质进行综合鉴定,积累这个时期谷子糜子育成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的基础数据。本期《中国农业科学》发表了6篇对过去10—15年谷子糜子育成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的分析评价文章,这些文章从整体上梳理了中国华北夏谷区、西北早熟区、西北中晚熟区、东北春谷区和糜子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平、育种进步的性状和存在问题等,也提出了近期及将来的育种目标。本文是对这6篇文章进行的简评,希望能引导这6篇文章的深入研读。谷子糜子育种的突破有赖于关键性亲本的发现、创制和利用,以及有益产量性状累加育种技术的突破;商品性优质、食味优质、功能性优质专用和中矮秆适合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应成为谷子糜子育种最应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产业调研数据,对我国糜子生产、消费、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指出我国糜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糜子基础理论研究,挖掘糜子抗旱等特异基因;重视糜子良种繁殖基地建设,从源头保证糜子生产;强化优势区域布局,开发多元化产品;弘扬糜子产业文化,振兴糜子产业发展;加快已有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推动糜子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产业发展应对措施。对我国糜子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糜子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制米作物,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其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糜子产区经济相对落后,研究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才、信息缺乏,使糜子这一古老的作物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年来,糜子都是作为救灾、避灾作物被长期种植,很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开发和发展糜子产业,不仅可以抵御干旱威胁,提高糜子价值,而且对改善膳食结构,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糜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然而适合糜子的除草剂很少。本试验通过不同的药剂处理对糜子田间草害的防治效果和产量比较,旨在筛选出适合白城生态区安全、有效的除草剂组合,为糜子栽培生产服务。试验采用白糜1号为试材,使用12种药剂设置12个处理,进行2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第二次施用在糜子拔节前后。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6、10、11对禾本科杂草、龙葵及其它杂草的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起到了挽回产量的作用。处理5、6对糜子草害防治效果表现良好,可用于糜子田间除草。  相似文献   

11.
刁现民  程汝宏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4469-4474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和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是中国起源的古老粟类作物,在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建设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应对未来更加干旱环境的战略储备作物。自2001年到2015年,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国家谷子糜子区域试验,对这个时期培育的谷子糜子品种的产量、适应性和品质进行综合鉴定,积累这个时期谷子糜子育成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的基础数据。本期《中国农业科学》发表了6篇对过去10—15年谷子糜子育成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的分析评价文章,这些文章从整体上梳理了中国华北夏谷区、西北早熟区、西北中晚熟区、东北春谷区和糜子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平、育种进步的性状和存在问题等,也提出了近期及将来的育种目标。本文是对这6篇文章进行的简评,希望能引导这6篇文章的深入研读。谷子糜子育种的突破有赖于关键性亲本的发现、创制和利用,以及有益产量性状累加育种技术的突破;商品性优质、食味优质、功能性优质专用和中矮秆适合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应成为谷子糜子育种最应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镇原县旱地麦后复种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子属禾本科杂粮作物,是北方旱作农业重要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生育期短等特点。糜子加工后可以做粘米饭,也可以做粘豆包,口感极佳,是北方冬季改善口味的绿色食品。本文从选种、施肥、播种、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旱地麦后复种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华池县旱地麦后复种糜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糜子属禾本科黍属,具有耐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生育期短等点,在我国常年播种面积100万hm2,是北方旱作农业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抗旱救灾、以秋补夏的小杂粮作物之一。糜子以籽粒饱满、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颇受市场欢迎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最高可达15%以上,脂肪含量3.6%。此外,糜子中的常量元素钙、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于延安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及生产需要的优良糜子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5个粳性糜子品种和20个糯性糜子品种进行了连续3 a大田试验示范研究。主要从生育期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3个方面对不同糜子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都有较强的抗寒性、抗冻性,所有糯性糜子品种都有中等抗旱性,25个粳性糜子品种除陇糜5号、榆糜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陇糜9号、陇糜10号、陇糜11号、榆糜2号具有较强抗旱性以外,其余抗旱性都处于中等水平。内糜7号、晋黍7号、晋黍5号的千粒重连续3 a不但稳定而且高于其余糯性糜子品种;晋黍5号产量表现出稳定高产的特性;此外,晋黍1号和内糜8号产量虽有波动但平均产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粳性糜子品种榆糜3号的生育期为77.00 d,内糜1号的生育期仅为58.33 d,在所有品种中最短,其余粳性糜子品种的生育期都介于这两者之间;榆糜3号产量在粳性糜子品种中仅次于内糜9号,内糜9号的平均千粒重和产量都是所有粳性糜子中最高的,产量达3 256.7 kg/hm~2。总的来说,45个糜子品种均能够在延安地区正常生长;但各品种的性状间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5.
糜子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又是一种很好的复种作物,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随着人们对小杂粮需求的大幅增加,糜子收购价格维持在每千克3.0~3.5元,利用糜子加工而成的黄米每千克10~12元,在隆德县山旱地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糜子属禾本科黍属,又称黍、稷和糜。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一、麋子的主要特性1.耐热、高度抗旱。禾谷类作物中耗水最少的作物是糜子,比谷子和高粱更耐旱。对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糜子都有较强的抗性,但糜子不耐湿涝。糜子喜强光照、喜温,不耐霜、  相似文献   

17.
<正>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粮食作物,具有耐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点,且营养丰富,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是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栽培的粮食作物和救灾作物。目前,黑龙江省糜子品种更新缓慢,开展糜子新品种选育研究,旨在选育适于黑龙江省种植的糜子品种,满足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促进糜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轻在糜子生产中的成本投入和劳动强度,通过在糜子田间不同配比和方法施用不同除草剂并进行糜子田间草害防治效果和产量的比较、分析,筛选出4种可用于糜子的田间草害防治方法。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的方法是糜子除草关键,对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除草剂有二氯喹啉酸、莎稗磷、丙草胺、扑草净、烟嘧磺隆、莠去津、二甲戊灵等7种,其中扑草净、烟嘧磺隆、莠去津、二甲戊灵4种除草剂还具有部分防治非禾本科杂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陕北糜子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子是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耐旱、耐贫瘠等特点。糜子病虫害经常发生危害影响糜子的产量,该文介绍了陕北糜子生产上的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陕北糜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糜子的种植生产水平,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糜子是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农作物 ,栽培历史悠久 ,有生育期长的正茬中、晚熟糜子 ,也有生育期短 ,适宜于复种的小日月糜子。历年播种面积约 5.5—8.0万hm2,平均产量 12 0 0 - 2 2 50kg/hm2。因此 ,分析其气象条件 ,并做出适生种植区划 ,这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调整作物布局 ,提高复种指数 ,具有重要的意义。陇东黄土高原正茬糜子于 5月下旬播种 ,6月上旬出苗 ,7月上中旬拔节抽穗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开花结实 ,9月中下旬成熟收获 ,全生育期 12 0—130天。回茬糜子于 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 ,7月上中旬出苗 ,7月下旬拔节 ,8月上中旬抽穗、开花 ,9月中下旬成熟收获 ,全生育期 80—10 0天。因此 ,可将 5月至 9月 (简写为 5—9月 ,下同 )视为糜子的全生育期。这里对其降水、气温、日照时数和≥ 10℃的积温进行分析。一、糜子全生育期降水量分析糜子叶面积小 ,蒸腾量少 ,是一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率较高的作物 ,它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前期较少 ,中期较多 ,后期适中。陇东黄土高原糜子全生育期降水量为 34 7.7— 4 97.1mm ,最小值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