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省棉田主要分布在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赣中与赣北,常年种植120万亩左右,赣北棉区占5.0%。土壤类型主要是马肝土和潮土。赣中棉区主要是红壤及河流冲积土。80年代全省棉花年平均总产53064.9t,单产44.4kg。  相似文献   

2.
乐平县棉区主要集中在乐安河两岸,属赣北棉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7.1℃,降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土壤为平原冲积砂壤土,耕作性能好,非常有利于棉花生长。从1951年起,大力推广种植棉花,棉花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历年植棉面积为4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乐平县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完成棉花生产计划的同时,发挥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棉田复种指数,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棉田间套作物在乐平甚为盛行,历年全县间套作物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占全县棉田面积的50%。皮棉单产也由以前的不足30 kg 增加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山东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自2000年全面推广种植抗虫棉以来,有30%~40%的棉田在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致使棉花产量、品质下降,重发年份减产严重,给当地棉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为阻碍鲁西北棉区提高棉花产量和实现高产的制约因素。自2003年起,经过长期对抗虫棉田早衰现象的观察、记载、研究,找到了大量抗虫棉发生早衰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和解决抗虫棉田发生早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苏沿海地区棉花生产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城市地处苏北沿海江淮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常年种植棉花170 khm2,90%以上为杂交抗虫棉,皮棉单产、总产多年列全国地市级首位。但随着进口棉花大量涌入,国内棉花竞争力日趋下降,老棉区面临很大压力。由于沿海老棉田大多无法换茬,长年连作,重茬达10多年。再加上近几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平原的河北黑龙港地区、鲁西北、豫东和淮北地区,都是主产棉区。全区棉田面积4000万亩,内有1000万亩盐碱棉田。近年来棉花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适应农业商品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棉田经济效益,促进本棉区的经济发展,我们进行了棉田种植利用啤酒大麦试验,主要研究棉田种植啤酒大麦的方式,筛选适宜的品种,以及啤酒大麦和棉花的经济效益,为棉田开发利用啤酒大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西1995年棉铃虫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年份中,棉铃虫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发生轻重差异很大。连续多年种植棉花的关中东部棉区,显著重于棉田面积很少的西部棉区。在关中中部,多年连茬的棉田,虫害显著重于粮、棉轮作棉田和新辟棉田。棉铃虫的猖獗发生,不仅因为其食性广泛,而与植棉有直接关系。讨论了防止棉铃虫猖獗为害的轮作措施。  相似文献   

7.
博州地处新疆最西北端,是国家重点优质棉基地,年均棉花种植面积8万公顷左右.但由于常年连作,棉田各种有害生物频繁发生,损失惨重.目前,博州棉区面临着病虫害进入频发期的问题.从生态学观点看,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的稳定性.在植棉区,棉花"一花独放",生态环境脆弱,棉田"三虫"此伏彼起,尤其是棉铃虫,近年来日趋严重.加之近年来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大,田间小气候环境也更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棉花早衰指棉花提前衰亡或北方棉区棉花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光热资源过早死亡的现象。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棉花产区,近年来由于地力下降等原因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和田间观察,目前鲁西北植棉区一熟棉田早衰面积占当地棉田面积的70%,鲁北盐碱地和鲁西南两熟棉田也有20%左右出现早衰,全省发生早衰的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9.
山东梁山县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山县属于黄河流域棉区,植棉历史悠久,大部分棉田多年重茬种植。虽然种植了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但病虫害发生仍较严重,主要病害为立枯病、枯、黄萎病等;主要害虫为棉蚜、红蜘蛛、棉叶螨、盲蝽象、棉铃虫等。因此,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保棉花的高产稳产。1病害综合防治措施1.1选用抗病丰产品种推广种植抗病丰产品种,是充分发挥作物遗传抗病特性、控制棉花重要病害的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措施。目前,梁山县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主要有:中棉所45、鲁棉研15F1、鲁棉研21、GK12等,这些都是抗枯…  相似文献   

10.
沿海棉区杂交棉的生产优势和高产优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15万公顷左右,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但发展不快,至1999年推广面积仅有0.9万公顷,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0%.2000年以来迅速扩大,当年杂交棉1. 63万公顷,占该区棉田的16%,2002年猛增到6.5万公顷,占该区棉田的65%,预计2003年基本普及.  相似文献   

11.
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nla Shiraki),又名棉花叶跳虫、浮尘子、棉二点叶蝉(棉田还见到小绿叶蝉、印度棉叶蝉等多种,但数量很少)。我省南北棉区都有发生,是棉花后期主要叶面害虫。尤其在安庆沿江棉区,因其发生危害,一般棉田减产10%左右;受害重的棉田损失可达20~30%。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 1 5万公顷左右 ,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 ,但发展不快 ,至 1 999年推广面积仅有 0 .9万公顷 ,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 0 %。 2 0 0 0年以来迅速扩大 ,当年杂交棉 1 .63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1 6%,2 0 0 2年猛增到 6.5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65 %,预计 2 0 0 3年基本普及。杂交棉之所以很快成为沿海棉区的主栽棉种 ,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形成了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 ,并经示范推广已被广大棉农掌握。1杂交棉的生长优势1 .1生育优势。近三年对比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对棉田土壤压碱洗盐,培肥防病,苏北沿海棉区,许多棉田实行了水旱轮作的耕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耕作措施的改变,土壤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了棉花生育规律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而多数棉农还按照连作棉田的植棉技术来种植棉花,出现了棉花苗期瘦弱,花蕾期  相似文献   

14.
陕北特早熟棉区棉花适宜品种评述刘生荣,刘党培陕西省棉花研究所陕西三原713800陕北特早熟棉区曾是陕西产棉区之一,50年代种植面积曾达1.33万hm2左右,满足当地自给有余。80年代初因棉区布局调整取消计划种植。近年来,随着当地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群...  相似文献   

15.
1997年8月18日受11号强台风袭击,浙江省东部沿海的宁海、三门、象山等棉区水利设施严重受损,海塘决口,海水倒灌。据统计沿海棉区棉花受灾面积达1.90万公顷,绝收面积达0.967万公顷左右,海水倒灌不仅给当年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造成棉田土壤盐...  相似文献   

16.
金以龙 《中国棉花》2003,30(5):21-22
1棉花产业概况沙洋县地处汉江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具有悠久的植棉历史 ,棉花生产高峰期棉田面积达到1 .3万公顷 ,总产达到 1 1 5 0 0吨。近几年来 ,经过调减低产棉区、稳定高产棉区 ,全县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 0 .7万公顷以上 ,总产皮棉 90 0 0吨左右。通过实施科技兴棉战略 ,大力发展抗虫、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 ,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鄂杂一号。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 ,不仅稳定了棉田面积 ,而且使全县的优质棉率迅速提高 ,达到 80 %以上 ,棉农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棉花品质的不断提高 ,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那种品种多乱杂、…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是黄淮海平原重要棉区之一,常年种植棉花700~800万亩,占河北省棉田面积近60%,其中生育期间不能灌溉的旱地棉田达70%。近年这部分棉田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但年度间差异很大,稳产性较低,单产在50公斤皮棉上下徘徊。提高旱地棉花的单产对整个棉区的棉花产量有巨大的意义。几年来我们对旱地棉花的栽培  相似文献   

18.
我省棉区推广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膜覆盖后引起棉田环境的变化,使棉田有害生物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地膜覆盖棉田较露地棉田苗期红蜘蛛发生早、数量多、为害重,这就使常规防治技术难以取得较好的控治效果。我所结合土壤施药技  相似文献   

19.
赵文艳 《中国棉花》2012,39(1):44-45
丰南区地处渤海之滨,北靠唐山市区,是河北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2011年全区耕地面积4.87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47万hm^2,其中棉花种植面积0.99万hm^2。棉花是丰南区优势经济作物,主要集中于西部的东田庄、南孙庄乡等5个乡镇。由于土壤耕层有机质、速效钾含量较高,棉花产量高,品质好,因此,当地棉花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棉区棉农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20.
1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随着当地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重茬时间延长、品种更换和一些耕作制度的改变等 ,目前威胁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是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叶螨。1 .1 枯、黄萎病。危害面积迅速扩大 ,日益严重 ,已严重威胁棉花生产。棉花枯萎病从 60年代初在南疆个别棉田发现零星病株后 ,现已扩展到 9个地州31个县 (市 )的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 5个农业师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车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吨。1 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