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剑锋 《内陆水产》2007,32(12):28-29
翘嘴红鲌,俗称"太湖白鱼、白条、白刀、大白鱼"等。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因其生长快、氨基酸含量高、个体较大、食性杂、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肉质鲜嫩,而倍受青睐,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该鱼现已成为新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根据笔者几年来池塘高密度养殖翘嘴红鲌的实践,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3.
刘勃 《水产养殖》2005,26(2):43-44
改进、完善现有翘嘴鲌池塘单养模式技术,通过适当降低翘嘴鲌放养密度、套放其它经济鱼类、养殖期全程专业优质饲料应用(结合饲料营养、饲料加工研究、投食方法调整等)、提高翘嘴鲌放养鱼种规格、水质优化调控等技术措施,达到提高上市率、降低成本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蔡丽  魏泽宏  唐涛  刘少军  麦康森 《水产学报》2021,45(10):1621-1633
为探究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与池塘传统养殖鱼类在肌肉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方面的差异,以翘嘴鲌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进行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翘嘴鲌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蛋白脂肪无显著性差异,"跑道"养殖组翘嘴鲌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8.54±0.01) g/100 g]和总氨基酸含量[(17.36±0.00) g/100 g]。在两种翘嘴鲌肌肉中共鉴定到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跑道"养殖组提高了翘嘴鲌肌肉中2-庚酮、正己醇和1-辛烯-3-醇的含量,降低了乙醇、2-丁酮、3-羟基-2-丁酮、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戊醛、正庚醛、苯甲醛、正辛醛和壬醛的含量。"跑道"养殖组翘嘴鲌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降低了部分能产生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改善肌肉挥发性气味的潜能。研究表明,"跑道"养殖翘嘴鲌在不改变肌肉成分的基础上,改善了翘嘴鲌肌肉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组成。以上结果为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养殖下的翘嘴鲌肉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翘嘴红鲌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在分类上隶属于鲤科、鲌亚科、红鲌属 ,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与蒙古红鲌相比 ,前者无论是个体大小 ,还是生长速度均超过后者。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 ,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该鱼个体大 ,生长快 ,肉质洁白细嫩 ,味道鲜美 ,为鱼中上品 ,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 ,目前在江浙沪市场价格比较高。然而 ,近年来湖泊、水库翘嘴红鲌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 ,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 ,翘嘴红鲌人工养殖的前景看好 ,对翘嘴红鲌开展人工繁殖及池塘养殖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又鲜美,为鱼中上品。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池塘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技术等的研  相似文献   

7.
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谷  熊邦喜 《河北渔业》2005,(1):27-27,36
<正>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隶属鲤 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1855年由Bleeker定 名,英文名Topmouth culter,俗名大白鱼、翘嘴 巴、翘壳、鲌刺鱼等。我国平原各水系均有分布, 以湖北、安徽、黑龙江产量最多,是长江流域优质 经济鱼类,位列"太湖三白"之首。翘嘴鲌个体大, 生长快,鳞下多脂肪,肉质细嫩鲜美,是鱼中上品。  相似文献   

8.
翘嘴红鲌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称白条、太湖白鱼、翘鲌子,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优质经济鱼类之一.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其天然资源越来越少,而市场需求量日趋增长.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珍贵资源,湖南沅江市近几年进行了翘嘴红鲌的池塘主养、套养和网箱养殖,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尾鲌商品鱼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尾鲌俗称黑尾近红鲌,又名黑尾刁,与大白刁齐美,主要产于长江流域,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1~2千克,最大个体可以达到5~10kg。黑尾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和食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正>翘嘴红鲌俗称"刀鱼"、"翘嘴巴",属鲤形目、鲤科、鳊鲌亚科、红鲌属,是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经济鱼类。其行动迅猛,性情暴燥,易受惊善跳跃,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开胃健脾、消肿利尿、强身健脑的药效,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野生的翘嘴红鲌以肉食性为主,而经人工繁育养殖的翘嘴红鲌完全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饵料,近些年翘嘴红鲌已成为池塘养殖、河沟湖泊养殖放流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