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4~2005年,在稻曲病防治新药剂筛选及药剂防治适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超级杂交中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发生量大及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的专用技术。该技术对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害防效达80%左右,对虫害防效达90%以上。与常规病虫防治技术相比,该技术成本相当,增产增效非常明显,同时可减少对环境及稻谷的污染,实现超级杂交中稻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美国Koch公司AGROTAIN氮稳定剂对中稻产量以及氮肥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GROTAIN氮稳定剂可缩短中稻全生育期,提前1~2 d成熟;可有效降低中稻的株高,降低倒伏风险;超级杂交中稻增产2. 74%~10. 63%,常规优质稻增产3. 84%~7. 26%;施用AGROTAIN氮稳定剂可提高中稻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溆浦县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09年溆浦县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生产实践,总结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多穗型超级杂交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7,(4):1-8
分析了中国第1~4期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攻关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在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攻关与新品种选育中,不断趋向选择大穗型或超大穗型品种,导致肥料用量增加与生产成本提高。在分析2011—2016年湖南省审定的40个中稻迟熟品种与2009—2014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审定的63个中籼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每穗总粒数的品种分类标准"和"多穗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与技术指标,并以此为目标,成功培育出了具强分蘖能力的两用核不育系明S和多穗型杂交稻新组合明两优143。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复合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用量条件下,与撒可富复合肥(对照)相比,史丹利普通型复合肥有利于Y两优1号分蘖、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有效穗和干粒重的增加,最终获得较高产量,为12.46 L/hm2,比对照增加3.3%.在减少养分用量20%的条件下,史丹利缓释型复合肥处理产量为12.03t/hm2,与撒可富和普通复合肥处理差异不显著,表明史丹利缓释型复合肥适合当地超级杂交中稻生产,且有节肥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方稻区的中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回顾了中国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亲本选育、组合配制、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上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7.
扬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中稻新组合,在浙江泰顺作中稻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隆回县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 -2010年隆回县连续4 a实施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总面积达480 hm2,4 a平均单产11.70t/hm2,比实施前5 a平均单产(8.715 t/hm2)增产34.2%,全县4a“种三产四”推广面积达到5.8万hm2,实现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目标.总结了示范基地采用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绥宁县为了打破杂交中稻单产徘徊局面,近几年在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和策略上作了进一步探讨,制定出了1987年的杂交中稻高产配套技术方案,有效地指导了大面积生产。1987年杂交中稻面积22.98万亩,占中稻面积的86.7%,单产达到了522公斤,总产1.2亿公斤。这个县在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和策略上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超级杂交中稻+冬种马铃薯粮食周年生产模式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石门县连续3 a实现了"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的粮食高产科技攻关工程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5,(3):54-55
2014年渠县渠南乡李坝村实施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10.93 hm2,平均产量10.74 t/hm2,最高达13.32t/hm2。总结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5—2006年在稻瘟病重发区及不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以下简称药剂防治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药剂防治新技术可有效防控稻瘟病重发区、3种施肥水平及2种耕作(免耕、翻耕)条件下超级杂交中稻的主要病虫危害,且防效和稻谷产量高于常规施药技术;稻瘟病重发区应用药剂防治新技术在分蘖末期、破口前3~7d、始穗期施药时,除选用30%爱苗EC、5%锐劲特SC、25%阿克泰WG等新药剂外,还应加入52.5%F ilia SE或20%三环唑WP等稻瘟病防治专用药剂,才能有效防治稻瘟病,其中52.5%F ilia SE对稻瘟病防效更好,防效高达94.11%~95.17%;应用药剂防治新技术在超级杂交中稻大田生长期只需施药4次便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药剂防治新技术施药次数减少2次,用药量减少86%以上,购药成本相当,节本增效明显,同时可降低农药对稻谷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李万明 《中国稻米》2002,8(5):26-26
杂交中稻套种糯稻栽培能提高稻田利用率 ,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经多年试验摸索 ,总结出了一套既能使一季杂交中稻增产或不减产 ,又可多收糯谷的杂交中稻套栽糯稻技术 ,该技术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实现该技术 ,糯稻品种选择是基础 ,杂交中稻宽窄行条栽、丰产栽培是保证。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糯稻品种筛选试验杂交中稻选用冈优725,糯稻选用南溪大酒谷、背背糯、大糯 -2、糯谷4个大穗大粒糯性好的高秆地方品种及籼型糯稻品种荆糯6号等品种。2.套栽糯稻密度试验采用杂交中稻冈优7…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7,(2):51-54
研究了溆浦县稻田土壤的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基础地力、供肥特征、肥料利用率,建立了适合溆浦县土壤、肥料、作物之间关系的平衡施肥方程,提出了超级杂交中稻的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完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建议…………(4)·专题与综述·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1)杂交水稻种子市场营销现状及对策……………………(1)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育种研究进展…………………(2)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研究进展…………………(2)水稻矮生性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3)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3)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原地保护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5)利用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6)转基…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硫包衣尿素(SCU)不同用量对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CU用量在0~270 kg/hm2(纯氮)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穗平总粒数和生物产量均增加,而结实率呈下降趋势;其用量达到180 kg/hm2时产量最高(11.98 t/hm2),氮肥农学利用率最大(21.2 kg/kg),氮肥吸收利用率也在50%以上。初步认为SCU用量180kg/hm2(折纯氮)是其在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生产中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7.
以大穗型杂交中稻蓉18优1015和多穗型杂交中稻内6优103为材料,于2018年在四川泸县开展试验,研究稻鱼共生模式下不同施氮量(N0,不施氮;N1,减氮66.6%;N2,减氮33.3%;CK,常规施氮,施氮量135 kg/hm^2)对杂交中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收获指数、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型杂交中稻产量以N2处理最高,较CK增加2.8%;多穗型杂交中稻产量以CK最高,较N2、N1处理分别增加5.3%、20.4%;随施氮量的增加,杂交中稻有效穗数、干物质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结实率、收获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减量施氮对杂交中稻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大穗型杂交中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2、N1处理较CK分别增加63.2%、45.6%,多穗型杂交中稻氮肥农学利用率N2处理较CK增加了27.4%;随施氮量的增加,杂交中稻氮肥偏生产力呈显著下降趋势,与CK相比,N2、N1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74.6%和48.2%。可见,在稻田养鱼模式下,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杂交中稻的适宜减氮量为33.3%。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6,(6):36-39
以迟熟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087为材料,于2013—2015年在同一地点连续作中稻适时早播,通过对其叶龄和分蘖动态等进行系统的苗情观测,掌握了该品种与季节同步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高峰苗期、穗轴分化期、枝梗分化期、拔节期和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与减数分裂期和抽穗结实期等8个关键叶龄期及其群体发育特征,介绍了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在四川省德阳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5种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僵菌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白穗率最低,较化学农药康宽降低了27.5%;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苦参碱、藜芦碱处理齐穗期的白穗率均高于康宽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与康宽处理相比,绿僵菌处理的杂交中稻产量增加了3.0%,增产不显著;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藜芦碱处理的杂交中稻产量与康宽处理相当。综合产量和白穗率来考虑,用绿僵菌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二代螟虫)进行防治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当前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面临的新问题,即超级稻品种资源匮乏、部分超级杂交稻组合适应性较差、超高产水稻育种理论过于模式化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即超级亲本选育——超级杂交组合选育——超级杂交制种,并详细阐述了各步骤的标准和实现其目标的技术路线。超级亲本要求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或库容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各级区试对照杂交稻组合的水平。超级杂交稻组合的标准是品质优、适应性广、耐肥抗倒、对主要病虫害达中抗以上水平,产量水平较国家或省区试中对照增产8%左右。其选育的技术路线是通过双亲最佳组配方式,增加选择压力,注重理想株型和优良生理机能及其各性状间的高度协调。超级杂交制种产量水平根据不育系的类型来确定,其中早稻类型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要求大面积达到3.75 t/hm2以上,中稻类型的不育系要求达到5.25 t/hm2以上。其技术路线是通过选择最佳的制种基地,选用库容量大和异交结实特性好的不育系,通过超大行比与超常规培育父本措施提高父本的花粉量,从而提高制种产量。按照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的技术路线,成功选育了父本996和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两个超级杂交稻亲本,利用前者选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作双季早稻种植的超级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996,用后者选配出几个增产幅度大、极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