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坚油杉作为三峡地区的顶级植物群落,其本身的耐寒、耐土壤瘠薄性以及具有的菌根能改善土壤等性质使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建群树种。在近年来针对三峡地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研究热潮中,该树种生长规律研究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三峡大老岭林场的铁坚油杉古树的直径生长模型及其分析,对该地区自然分布铁坚油杉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单分子式、一元线性方程、二次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铁坚油杉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作者于2003年12月修文县小箐乡移栽8株到扎佐林场进行栽培驯化,通过野生铁坚油杉大树进行移栽试验,经过4年生长,带土移栽成活6株,初步证明对其有限的资源进行引种驯化、异地保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江南油杉 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又名松梧、杜松。我县1979年森林资源清查时,群众反映有叫“杉柏”的树种,树干皮色似樟树,叶子似榧树,球果又大又长,树干圆直、挺拔高大。1983年9月笔者前往实地考察,采集标本,经鉴定为江南油杉。油杉分布我国浙江南部和广东、广西、福建,在资溪是首次发现。它在资溪分布的地理  相似文献   

4.
油杉属共11种,除2种产越南外,余均为我国特有种,产于秦岭以南,雅砻江以东,长江下游以南及台湾、海南岛等温暖山区。 本属均为常绿大乔木,干型圆满通直,成材率高,树冠挺拔,枝条开展,终年翠绿,是优良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木材结构细致,耐久用,是建筑,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用林。种子含油量52.5%。(铁坚油杉),为不干性油,可制皂及其他工业原料。 由于本属植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又为我国特有种,欧、美各国早于1888年引种栽培,铁坚油杉和油杉已长成大树。我国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除部分地区进行人工造林外,各地植物园也开展了引种试验,均获得部分种类的引种成功。本文根据南京地区4种油杉引种试验结果作简要小结,并根据油杉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和适应性特点,初步分析了本属植物在亚热带北缘地区的引  相似文献   

5.
<正> 油杉系松科油杉属(Keteleeria Carr)树种。在广西境内天然分布广泛,是抗逆性强、生长较快和用途较广的优良用材树种之一。据调查,广西有7个油杉物种。目前,生产上较普遍引种栽培的有:矩鳞油杉(K. oblongaCheng et. L. K. Fu)、江南油杉(K. cyclolepisFlous)、油杉(K. fortunei(Mrr. )Carr. )和云南油杉(K. evelyniana Mast. )等四个种。自1979年以来,我们在油杉物种造林对比试验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南亚热带中山区的铁坚油杉天然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分配格局,为提高该地区碳储量提供参考依据。在天然铁坚油杉林内设定标准样地,采用标准样方收获法和标准木法测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1)铁坚油杉天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239.61 t/hm~2,乔木层为237.65 t/hm~2,灌草层为0.18 t/hm~2,凋落物层为1.78 t/hm~2,生物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2)植被层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为介于465.22~512.17 g/kg之间;各组份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0~20 cm层土壤层碳含量高达12.55 g/kg,土壤层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深度增加碳含量降低程度变小。(3)生态系统总碳为134.55 t/hm~2,其中植被层为68.45 t/hm~2,乔木层为67.54t/hm~2,碳储量相对高,植被层的碳储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所占比例高达98.70%;土壤层碳储量为66.10 t/hm~2,该生态系统碳储量集中在土壤层和乔木层,且两者所占比例接近,分别为50.20%、49.13%。铁坚油杉天然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相对较高,土壤固碳能力较强,应进行合理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和恢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铁坚油杉天然种群,采用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方法,运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Lloyd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DavidMoore的丛生指标,Morisita扩散型指数对个铁坚油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m~2,25m~2和50m~2面积上,S1样地呈均匀分布,S2和S3样地呈Poisson分布;3个样地种群聚集强度随取样面积增大而上升。S1的分布格局可能与人为环境干扰有关;4m×4m尺度上Poisson分布最为明显。种群的保护与恢复,应注重聚集强度最大的取样尺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pis)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和垂直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18个江南油杉天然林样地中,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共有34科50属56种,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松科(Pinaceae)、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等。群落类型主要有江南油杉+乔木+灌木+草本和江南油杉+灌木+草本2个类型。云贵高原的南缘部分和都阳山山脉是广西江南油杉天然林最为集中的分布区。广西江南油杉天然林以散生或零星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黄枝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 var. calcarea)繁育方法,以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做为砧木,以黄枝油杉枝条做为穗条,研究不同嫁接方法与嫁接时间对黄枝油杉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对穗条成活率影响显著,切接法和插皮接法成活率较高,劈接法最低。不同嫁接方法对穗条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嫁接时间对穗条成活率影响显著,2月1日嫁接成活率最高(72.8%),4月1日最低。不同嫁接时间对穗条生长影响显著,2月1日嫁接的穗条新梢长度、新梢粗度最大(37.0和0.45 cm),4月1日最小(28.9和0.38 cm)。适合黄枝油杉嫁接的时间是早春季节,植株尚未萌动前;最适合的嫁接方法是切接法,其次是插皮接法。  相似文献   

10.
铁坚杉又名铁坚油杉Keteeria davidiana(Bertr)Beissn,松科油杉属,分布我国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湖北等省,自然生长在海拔600—1500米的酸性黄壤、红壤及微石灰性土等地带,喜温暖气候,不耐庇荫,在我县西北山区的泥市、江坪、川山、文化等公社,散生于天然杂木林中。铁坚杉为针叶大乔木,高达50米,胸径2米。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坚韧耐浸,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福州市长乐区珍稀植物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种群,探讨其种群生命表和生存曲线,研究油杉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乐市油杉种群中树个体数最多,大树其次,幼树最少。油杉种群存活曲线为凹型曲线,属DeeveyⅢ型,表现为衰退型种群。油杉种群的个体死亡率和种群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油杉种群早期死亡率较高,生长到Ⅵ龄级时,其种群死亡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油杉种群生存函数曲线表现出该种群前期数量锐减、中期种群稳定和后期种群出现衰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油杉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杉是广西西南部天然分布的用材树种。高峰林场引种栽培10多年的结果:油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其树高、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湿地松、马尾松大6%~45%、2%~108%;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除2块样地外,其余的也比湿地松、马尾松大2%~31%。表明油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  相似文献   

14.
江南油杉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是松科油杉属的常绿大乔木,天然生长的江南油杉,高可达40m,胸径达100cm以上,是很有价值的用材树种。枝叶茂密浓绿,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其树根含有胶质,民间常用于造纸胶料。江南油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  相似文献   

15.
油杉物种苗期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油杉各物种的生态特点 ,选择适应广西生产的物种 ,进行了江南油杉、短鳞油杉、油杉、云南油杉、柔毛油杉等 5个物种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千粒重、发芽率、苗木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江南油杉表现最佳 ,其次为短鳞油杉  相似文献   

16.
选择广西6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植点,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生长指标测定,以5株优势木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对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在阳坡的生长优于阴坡;在下坡的生长优于中坡,在上坡的生长为三种坡位中最低;在斜坡的生长水平优于平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广西不同栽培区江南油杉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共性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机制.[方法]以广西3个栽培区江南油杉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系全株分层挖掘和根系形态结构分析法,定量分析江南油杉幼树不同径级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江南油杉幼林期细根生物量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0~...  相似文献   

18.
<正> 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又名浙江油杉,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区。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江南油杉染色体核型的观察和分析,期望能为江南油杉的育种工作提供有益的资料。材料与方法取江南油杉种子,先用60℃温水浸泡片刻,再用40℃的水恒温浸泡6小时,然后置25℃恒温下培养,待种子长出1-2厘米长的胚根时,用0.002M8-羟基喹啉水溶液在室温下处理6-8小时,水洗后用3:1的卡诺氏液(95%乙醇3份和冰醋酸1份)固定2-24小时后,放入1NHCl溶液于60℃恒温中解离5分钟左右,切下根尖分生组织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液染色、压  相似文献   

19.
以来自广西、福建15个种源江南油杉种子为材料,分析比较不同种源江南油杉种实在表型性状、萌发特性上的差异,为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及进一步的选种育种和种子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江南油杉饱满种子千粒重106.86~193.35 g,近50%的种源其种子饱满率低于50%,田间出苗率种源间平均值为41.78%。江南油杉种实生物学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产地效应明显。种子饱满率、田间出苗率、单果重和球果体积变异幅度较大,球果直径和种子形态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田间出苗率和果径比是江南油杉种子品质构成的最重要因子,千粒重和饱满率是次重要因子。江南油杉种子生物学性状不同产地间差异显著,这对江南油杉种源的选择与改良具有积极意义。综合4项重要指标对本研究中15个种源江南油杉种子评价得出,广西以恭城和大桂山种源种子较优,福建以福清、闽侯、闽清、永泰、邵武种源种子较优。  相似文献   

20.
《绿色大世界》2013,(5):97-97
“很久以前,一个山霸看到这株铁坚油杉树长得高大,便要将此树作棺材。谁知刀斧无法砍入,山霸见树神显威,吓得逃之天天。”在湖北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小当阳村,说起有1250年树龄的铁坚油杉树的传说,当地村民如数家珍。如今,这个传说被编进3月20日出版的《湖北古树名木》丛书,同时编入的还有200多株千年古树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