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寿光市在经济建设中坚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业投入,积极实施市场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从而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的连年增长。1993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103.9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财政收入1.56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0.4倍、56.8倍、18.9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总产量连续登上100亿公斤、150亿公斤和200亿公斤台阶,"九五"末期已稳定在225亿公斤的阶段水平。二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末全省农业总产值达609.4亿元,畜牧业产值达268.7亿元,园艺特产产值达145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571.1亿元。三是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九五"期间我省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 195.71元,比"八五"期间增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巨野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4%,粮食总产37.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蔬菜、果品等主导产业都取得较好收成,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比上年增加372元。目前,虽然全县整个农业和  相似文献   

4.
一、面临新的挑战出路何在? 近几年来,随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以山西省晋中地区为例,到1985年底,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41648个,比1980年增加3.8倍;从业人员由1980年的10.2万人增加到24.8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2.65亿元达到9.37亿元,增长了2.5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已达7.7357亿元,比1980年增长2.7倍。1981—1985年乡镇企业从利润中拿山近三亿元支援了农业,相当于同期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0%以上;1981  相似文献   

5.
2005年吉林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做到“五个调整”,实现“五个加快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4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70亿元,增幅超过30%。2005年1~6月份已实现产值4  相似文献   

6.
龙胜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辖3镇7乡,总人口1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381万亩,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7.2%.耕地面积19.2万亩,其中水田10.2万亩,旱地9.6万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年平均温18.1C,年均降雨量1546.7mm,平均无霜期314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1986年以来,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先后建成了5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20万亩油茶林、12万亩笋竹两用林、以椪柑为主的6万亩水果、3万亩"三木"药材、2万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4300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48086万元,粮食总产由1986年的4200万公斤上升到2000年的6140万公斤,水果总产由1986年的110万公斤上升到2000年的2100万公斤.虽然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其他先进县,特别是在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抓示范引导 促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老河口市在农村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由过去的行政命令逐步转变为依靠示范引导,调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全市高效特色作物年种植面积达到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多种经营总产值达8.9亿元,通过调整结构,农业增效1.5亿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针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围绕化解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城市瞄准国际市场,以发展创汇农业为突破口,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 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分别增长19.4%和22%;完成农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4.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9.6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增加178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业经济国际化的牵动力 坚持“大(大规模)、高(高起点、高层  相似文献   

9.
正武清区位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面积157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92.2万人,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总产值1144.99亿元,财政收入12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1元,农业增加值40.9亿元,2016年粮食面积131万亩,产量6亿公斤,产量居于天津市首位。为了把武清农业做的更好,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了武清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到目前,我区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0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深入,无锡县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县农副工总产值逐年上升,由1983年的20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57.7亿元,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近年虽然农业的产值、劳力、收益所占比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张云云 《山东农业》1998,(12):29-29
近几年来,昌乐县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坚持狠抓龙头企业、科技、市场、投入四个关键环节,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瓜菜菌、黄烟、桑蚕、珠宝、林果、畜牧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1997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8元。其中,农业主导产业实现收入50.8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武清区位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面积157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92.2万人,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总产值1144.99亿元,财政收入12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1元,农业增加值40.9亿元,2016年粮食面积131万亩,产量6亿公斤,产量居于天津市首位。为了把武清农业做的更好,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了武清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到目前,我区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0余  相似文献   

13.
对推进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化、高级化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客观要求。合理的农村经济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了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已成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青州市有20处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069个行政村,人口89万,总面积156900公顷,其中农业人口72.9万,耕地面积6.27万公顷。近年来,我们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村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199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37.8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7.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3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5.
杨凌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杨凌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不断地调整,种植业比重由1998年的47%下降到1999年的45.6%,但其它产业比重还较低,结构极不合理.面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入世的考验,杨凌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又显得后劲不足,因此,应对杨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6.
巨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经济欠发达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同比增加372元。  相似文献   

17.
农业增加值从1958年的12.7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906.87亿元,甘蔗、桑蚕、芒果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通过采取科技兴农、质量兴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8.
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根据这个总体要求,农业结构调整要突出4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两大任务,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使全省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9年,粮食总产达到426万吨,瓜菜、水果总产分别达到7441万吨和920万吨,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1990年的75:25调整为60:40;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24万吨和695万吨,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比199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乡镇工业增加值达到200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32%。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199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221亿元,比上年增长4.7%;耕地每1/15公顷产值达到1200多元,比1990年增8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550元,比上年增4%。山东省的成功经验,对于搞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立足当地优势,科学调整果品产业结构,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走出一条果品产业化的新路子.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7.34亿元,其中果品产值7.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6%,农民人均纯收入7 009元,比2006年增长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