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前,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泛的天敌昆虫。据著名生物防治专家(前英联邦国际生防所主任)D.Greathead(1986)估计,全世界农林作物中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每年大约有1.6亿公顷(次),其中俄罗斯、中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应用面积较大,对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效益十分显著。应用赤眼蜂防治的目标害虫主要有玉米螟、甘蔗蛀茎螟虫、松毛虫、  相似文献   

2.
甘蔗螟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显坤  黄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64-20066,20069
甘蔗螟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对甘蔗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有效防治甘蔗螟虫一直是甘蔗植保领域中最重要的难题。简述了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大防治技术,并对各种防治技术的当前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甘蔗螟虫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蔗区主要甘蔗螟虫种类及甘蔗螟虫在甘蔗生长周期内的田间危害情况。根据国内外对甘蔗螟虫防治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绿色防治技术集成及利用研究进展,指出甘蔗螟虫各单项防治措施效果的优缺点。提出各单项防治措施的研究方向:加大抗螟虫甘蔗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大田间试验以验证生物防治的实际防治效果,并挑选出适合大规模田间防治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剂;筛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研究基于雌虫的诱杀技术和引诱剂;加强甘蔗螟虫行为及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并将各单项防治技术有机结合,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甘蔗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印度甘蔗害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例分析总结了印度甘蔗害虫生物防治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论述了印度甘蔗害虫生物防治体系 ,并对害虫天敌的大规模饲养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认为本地天敌的开发利用对甘蔗害虫的生物防治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了生物天敌、生物农药、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种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优势,并分析了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甘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进展及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甘蔗主要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应用性诱剂或灯光进行监测,建立虫情监测网络,提出以性诱剂、赤眼蜂、杀虫灯、高效低毒杀虫剂等关键技术的协调应用,构建甘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以虫情测报为指导,在甘蔗生长前期施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主要害虫、利用性诱剂诱杀防控螟虫,在中期及中后期针对螟虫实施以性诱剂和赤眼蜂协调应用关键技术、针对天牛和金龟子使用灯光诱杀防控技术,并加强田间管理。以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和发挥天敌资源作用,营造良性的蔗田生态环境,实现甘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湛江地区甘蔗种植面积达13.33万hm~2,每年因螟虫为害造成的综合损失超20亿。本文以丰收公司为例,对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的规模、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提出甘蔗螟虫生物防治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何为生物防治?我们生存的自然界当中不同种类有益的生物体自身或者是其自身循环所产生的代谢物将它们共同利用与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这就是生物防治。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是达到绿色植保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是关于生物防治特点、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应用的介绍及其对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的主要策略及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运用RNA干扰技术防治甘蔗螟虫的新策略,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制抗甘蔗螟虫新种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蔗螟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外对螟虫的研究成果,对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甘蔗螟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雪红  黄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20-14421,14430
总结了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国内外现状,特点及蔗田应用技术。展望了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应用前景和推广难的问题,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作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甘蔗螟虫的形态特征、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贵州蔗区的主要螟虫(条螟、大螟、二点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潜在的能源作物,而甘蔗的生长过程中长期受到各种虫害威胁。目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主要是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带来的害虫耐药性和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挖掘甘蔗自身抗虫特性是目前公认的最根本、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影响最少的办法。笔者首先介绍了不同甘蔗品种对甘蔗螟虫的抗性等级,再从甘蔗的物理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2个方面阐述甘蔗的抗虫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甘蔗的诱导型生理生化防御体系。全文还就目前甘蔗抗虫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培育甘蔗抗性品种以及蔗田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甘蔗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而螟虫是影响甘蔗产业最重要害虫。因此,螟虫防治一直是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直对螟虫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几十年以来还是依赖化学防治为主,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对螟虫种类、分布、为害特点等进行简述,重点分析广西甘蔗虫害预测预报、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差异,并对现阶段螟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望为广西甘蔗螟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测和评估2016年广西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广西6个甘蔗主产市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病虫害情况等。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苗情比上年略差,但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螟害综合防治初见成效,黑穗病发生率高于2015年,并有加重趋势;甘蔗种植面积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得到控制,今年略有增加;得益于“双高”基地建设,广西蔗区的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良。建议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化学除草、后期甘蔗螟虫和绵蚜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甘蔗螟虫的发生及其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来对福建省甘蔗螟虫发生期预报,蔗螟天敌种类及田间消长规律调查,药剂防治试验等研究结果,提出蔗螟药剂防治的重点是苗期二点螟,同时介绍几种杀虫剂防治蔗螟的效果和田间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