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幼鸡发病较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给养鸡业造成的损失较大。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属。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血液、肾和腔上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尤其在’肾和腔上囊内停留的时间可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相似文献   

2.
所谓"呼综症"即呼吸道综合症,是由鸡支原体、大肠杆菌、鸡新城疫病毒、冠状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和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中两种或多种混合感染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本类疾病对养鸡业危害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近几年来发病越来越严重,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越来越大,下面就发病原因、病变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一、发病原因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现分述如下:1.传染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江西省一以产蛋下降、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干扰NDV、鸡胚发育试验等,证实该分离毒株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该病危害严重,给养鸡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呼吸困难、发出啰音、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为其特征。可使幼鸡死亡,成年鸡产蛋明显减少。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病毒对热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咳嗽、流鼻涕、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群 《湖南农业》2007,(4):18-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液或血样渗出物。主要病变是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其他器官一般没有明显病理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带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相似文献   

9.
嵇泽纲 《新农业》2005,(12):34-3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潜伏期多则5天,少则不足2天,传播速度极快.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1963年在美国发现肾病变IBV,血清型不同于Mass株,主要引起鸡的。肾脏损伤.还能造成呼吸道感染和死亡。尤其是最近几年,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肉鸡群中大面积流行,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雏鸡发病还出现流鼻液。该病仅发生于鸡,雏鸡发病最为严重。严寒、拥挤、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该病毒血清类型较多,且容易产生变异,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阻碍了养鸡行业的发展。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型对实施有效地疾病防控、病原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变异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新进展的探讨,能为养鸡业的疾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浙江省内大型商品代鸡场和专业户鸡场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病鸡中分离到六株病毒,易感雏鸡.接种3d后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感染鸡死亡集中在感染后14~18d,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感染后出现死亡和产生侏儒胚,鸡胚尿囊液不凝集红细胞,电镜观察可见约120nm的病毒粒子.分离病原在鸡胚中可干扰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繁殖.上述试验证实分离毒株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1病因 鸡瘟病原体为鸡新城疫病毒,是鸡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症。可经呼吸道、眼结膜、皮肤创伤相互感染,或因鸡食了污染饲料、饮水,使全群鸡感染。  相似文献   

15.
王群 《湖南农业》2007,(9):16-16
该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传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肾病变型传支在我国各地严重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鸡胚繁殖IBV,纯化鸡胚尿囊液中的IBV,提取病毒RNA,建立了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T—PCR方法。对IB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病毒性疾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可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状态而易被忽视.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等.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也较高,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孙伟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2):145-14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鸡生长受阻,耗料增加、产蛋和蛋质下降,死淘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就会很难控制,更小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能发生此病,尤以育锥期多发。育成期、产蛋期啄癖的发生程度与内外环境有关,它不但影响鸡体的健康与产蛋量,还会造成很高的死亡淘汰率。啄癖的类型很多,包括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