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药剂对魔芋种芋的消毒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属于天南星科植物,是西部山区的一种特色资源,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但现在魔芋软腐病严重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30%~50%,严重的达80%以上,甚至绝收.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引起,在大田中发生严重、防治困难.该病害有两个主要侵染来源:种芋带菌(魔芋新区和老区)或土壤带菌(魔芋老区).而带菌种芋是新区魔芋软腐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因此对种芋进行消毒处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此,2003年我们在咸丰县高乐山镇杨泗村用不同药剂对魔芋种芋进行了消毒试验,以期找出对魔芋种芋消毒的最佳药剂和处理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魔芋属于天南星科植物,经济价值显著,是陕西汉中山区的一种特色资源。但是魔芋软腐病一直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引起,防治难度大。生产中魔芋软腐病有两个主要来源途径,即种芋带菌或土壤带菌。现随着汉中市魔芋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种芋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因此,对种芋进行消毒处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此,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处理药剂进行筛选,以期找到对种  相似文献   

3.
张丽娟 《蔬菜》2016,(9):19-20
为了让芋农科学选择药剂,降低魔芋软腐病发病率,促进芋农增收,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情况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灭菌成、农用链霉素,植物活化液、万寿菊提取液原液、多肽保菌丝蛋白都能增加魔芋的产量,由于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供试药剂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效果最好的为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槟郎芋病虫害有芋疫病、软腐病、芋污斑病、芋炭疽病、病毒病、斜纹夜蛾、芋单线天蛾、蚜虫以及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主要的病虫害有芋疫病、软腐病、斜纹夜蛾。文章针对桂林市槟郎芋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探讨,旨在为槟郎芋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黎祖新 《蔬菜》2023,(4):40-43
软腐病是魔芋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石阡山区魔芋的规模化生产,为筛选出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有效药剂,在果林套种魔芋基地上进行不同药剂对软腐病的防效试验,并采取种芋消毒、出苗后灌根与生长中期喷雾相结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最后1次灌根和喷雾防效分别与对照相比,0.5%青枯立克水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剂复配液防效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3.8%和85.1%;0.3%双攻嘧啶水剂和20%龙克菌悬浮液的防效次之,分别为84.1%、81.2%和72.3%、67.4%;12%克菌康可湿性粉剂和50%灭菌成可溶性粉剂的防效再次之,分别为77.7%、62.8%和72.3%、62.2%;2%春雷霉素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8%乙蒜素乳油的防效最差。不同药剂复配液的综合防效较好,而单一药剂的综合防效一般或较差,建议在生产中可将综合防效极佳的0.5%青枯立克水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剂复配液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我国魔芋生产中软腐病和白绢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魔芋生产的发展和产业化开发等问题,我们率先开展了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规律、防治药剂筛选和综合防治等技术攻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完成的"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全面开展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种芋带菌为大田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种芋防病技术研究人手,通过反复摸索,在国内率先研究开发出魔芋病害防治药袋,开展了魔芋套药袋栽培防治软腐病和增产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7.
造成西葫芦植株死亡的传染性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蔓枯病、灰霉病、软腐病、疫病、黑星病。6种病害皆可为害西葫芦茎蔓或分枝,造成枝蔓萎蔫或枯死;病菌直接或由伤口侵入,借风雨、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连作地块发病重。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消毒灭菌、嫁接换根、科学管理等措施,辅之药剂处理,达到无公害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品种卞椒1号为试材,采用太阳能消毒、添加不同比例蚯蚓粪和使用生防菌剂灌根3种方法,研究不同防控措施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太阳能消毒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疫病病菌,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佳,但对土壤菌群中各类微生物的影响不同;添加不同比例的蚯蚓粪均对辣椒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添加30%蚯蚓粪的育苗基质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最佳。从蚯蚓粪中分离获得两株生防菌A116和B107,均对辣椒疫病病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将太阳能消毒与生防菌剂灌根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对辣椒疫病的最高防效可达91.67%。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防治贺州香芋地老虎和蛴螬的有效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并在收获期对地下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药剂处理对香芋地下虫害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均未对香芋产生药害,地下虫害防效在31.04%~75.83%,其中噻虫胺·氟氯氰和联苯·呋虫胺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5.83%和58.61%。3种药剂处理对贺州香芋商品芋产量有所差异,其中噻虫胺·氟氯氰处理的商品芋产量最高,为2705.45 kg/667 m^(2);其次是联苯·呋虫胺,为2267.44 kg/667 m^(2),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的1873.26 kg/667 m^(2);硫磺处理的商品芋产量为1960.28 kg/667 m^(2),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农药残留检测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推荐使用联苯·呋虫胺和噻虫胺·氟氯氰对贺州香芋进行地老虎和蛴螬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以槟榔芋杂交一代1-6、14-2、12-4、13-5和桂芋2号以及对照荔浦芋共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生育期情况、疫病和软腐病发病情况、测定产量指标及品质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芋2号产量、品质及抗软腐病均优于对照荔浦芋,可为推广品种;1-6、14-2、12-4、13-5四个品种则表现出较强的抗疫病能力,但抗软腐病、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显著或极显著劣于对照,不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最佳消毒剂,采用9种药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模拟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并测定不同药剂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和鲜质量。试验结果表明: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6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3.33%,孢子负荷量为2.72个/粒,种子发芽率为91.11%;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5.12%,孢子负荷量为4.72个/粒,种子发芽率为91.56%。采用上述2种药剂对加工番茄种子进行消毒,能够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且对种子发芽无影响,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市场销售的5份籽用南瓜种子为试材,采用PCR检测技术对南瓜种子细菌性果腐病菌进行检测,用不同浓度的CuSO_4、HCl、H_2O_2、过氧乙酸和漂白粉等药剂处理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的5份南瓜种子均携带细菌性果腐病菌;5种药剂对南瓜种子携带的细菌性果腐病菌均有消毒效果,但HCl、H_2O_2、过氧乙酸对南瓜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1.0% CuSO_4处理30 min和1.5%漂白粉处理30 min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防治效果最好,并且2种药剂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明显。因此,选用1.0% CuSO_4或1.5%漂白粉对南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表皮所携带的果腐病病菌。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著名地方品种靖江香沙芋为试材,采用培土、铺稻草、覆膜等处理,对适宜苏南地区和沿江地区的种芋原地越冬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种芋保存效果较好,种芋完整率为86.9%~91.7%,单株结芋数为12~13个,单个芋质量为35.83~39.49g;覆膜处理种芋发芽势较好,播种30d后出苗率最高,为45.2%;覆膜处理的种芋淀粉、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未覆膜处理,含水率显著低于未覆膜处理。综合考虑成本、种芋品质和保存效果,白地膜+稻草处理对靖江香沙芋的原地越冬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陈龙  王勇  李旭双  陈典 《北方园艺》2015,(6):110-113
以采自于黑龙江省双城、大同、甘南、五常等地的大蒜干腐病病样为供试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测定,同时进行4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并选取这2种药剂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培养基,进行抑菌试验,制作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大蒜干腐病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wn oxysporum Schlecht),60%纯白多菌灵和根萎停对大蒜干腐病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经毒力回归方程计算,防治尖孢镰刀菌时根萎停的EC50值为29.65mg/L,60%纯白多菌灵的EC50值为69.82mg/L,表明根萎停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芋田跳虫引起的芋“烂芋皮”现象,本研究通过对5种制剂防治芋“烂芋皮”的田间防效进行评价以及对地下球茎产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对芋“烂芋皮”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株率为23.7%,相对防效达69.17%,明显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且有助于植株的生长,667 m2产量可达1 700 kg及以上。  相似文献   

16.
漆文选 《中国蔬菜》2017,1(9):93-98
正经多年调查,高寒山区马铃薯种薯上晚疫病、蚜虫等中度偏重发生,早疫病、黑痣病、干腐病、软腐病、疮痂病、病毒病、蛴螬、金针虫等中度发生。防治上要在播前、选种、扩繁、种植、管理过程中早预防、适时防,在病虫发生时轮换用药连续规范防,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渭源县属高寒山区,海拔高、气候冷凉,是甘肃省和邻近省市的主要供种和商品薯生产基地,生  相似文献   

17.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甲霜灵(metalaxyl)对该病原进行敏感性测定。通过对芋疫病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引起桂芋2号的疫病病原鉴定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均达99%。通过与辣椒疫霉对峙培养证实来自桂芋2号不同生态栽培区的8个芋疫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测定显示8个芋疫霉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说明引起桂芋2号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交配型为A2交配型,且对甲霜灵未出现抗性。其交配型的鉴定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可作为芋抗病品种选育、轮作和化学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石榴干腐病病原菌种类和杀菌剂对其防效,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石榴干腐病病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石榴干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对戊唑醇进行安全性试验;两种药剂都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石榴垫壳孢菌Coniella granati;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抑制石榴干腐病菌的EC_(50)值分别是(1.784 4±0.129 9)mg·L~(-1)和(1.793 4±0.219 5)mg·L~(-1),这两种药剂对石榴干腐病菌有较好的室内抑菌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对石榴枝长和形态生长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最高防效为79.42%,苯醚甲环唑最高防效为77.78%,这两种药剂对石榴干腐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结论】石榴干腐病病原菌为石榴垫壳孢菌Coniella granati,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石榴干腐病病原菌有很强的毒力,戊唑醇对石榴安全,且两种药剂都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白菜软腐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威  李丽明 《蔬菜》2003,(5):28-29
中生菌素是由中国农科院微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该药剂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真菌孢子萌发而达到防治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的目的。软腐病是辽宁省白菜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质量。为筛选出防治白菜软腐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进行了中生菌剂防治白菜软腐病的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和方法1.供试药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厦门凯立生制品有限公司);对照药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以及清水…  相似文献   

20.
以德国鸢尾‘白与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7种药剂处理对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7种药剂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软腐病的发生.其中以农用硫酸链霉素5 400倍液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至8月底发病率为23.34%,显著低于对照,相对防效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68.18%,其次是三氰酸和杀毒矾,发病率为33.34%,相对防效达到54.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