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飞虱、三化螟及稻纵卷叶螟是沿江稻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为探索乐斯本与扑虱灵等药剂混用防治稻飞虱、兼治2代三化螟及其他害虫,我们对正处在多种害虫同时为害扬花灌浆期单季稻防治药剂的选择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稻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福建年发生4代,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三化螟发生及危害有日益严重趋势,对水稻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寻找高效、安全、低毒的防治药剂,科学指导三化螟的防治工作,我们于2002年在仙游县进行三化螟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安徽省寿西湖农场保义分场开展的利用甲维盐+乙酰甲胺磷防治水稻三化螟的试验及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旨在筛选防治水稻三化螟最佳药剂,以实现增产、节本、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省水稻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四种。其中以三化螟近年来持续大发生,为害最严重。二化螟也有上升趋势。根据去冬今春气候温暖,越冬幼虫死亡很少,存活数量很多的情况,今年这两种螟虫都可能是个大发生年。为了彻底消灭它们的危害,保证水稻稳产高产,作者根据我省水稻螟虫发生为害的规律,以及多年生产实践和群众性的治螟斗争经验,将二、三化螟虫调查方法及药剂防治指标,整理写成本文,仅供我省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艺栽培方式改变,三化螟在我区的为害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水稻穗期的主要害虫.2001年三化螟在我区突发,是近年来螟害损失最重的一年.三代三化螟最高田块亩卵量达38万粒.白穗率3%以上发生的田块占单季晚稻种植面积的27.8%;白穗率20%以上占11.5%;个别田块几乎绝收.本地区以往三化螟防治均采用杀虫双或杀虫单在水稻破口期进行药剂防治,但大发生年不能有效控制螟虫为害.2002年我们开始探索采用越冬早翻耕、早上水等农业措施,有效减少越冬代虫源基数;同时采取推迟水稻播种时间,避开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并在蚁螟易入侵阶段,应用三唑磷及其为主的复配农药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90%杀虫丹50g对水50L或用5%锐劲特30ml+20%三唑碘100ml对水50L,防治水稻三化螟效果显著,成本较低.生产上可采用以上药剂及其组合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三化螟是水稻生产上一种历史性主要害虫之一,无论是解放前或解放后,在融水县各稻区普遍发生为害.各年世代间发生情况有差异,其规律基本上第一、二代轻发生,第三、四代随着虫量的增加而加重.三化螟发生的世代演变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栽培制度的改革有极大的关系.防治策略应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措施,如改进栽培技术、调整作物播种期,农药品种要选用具有对口、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三化螟是怀集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螟害持续上升,甚至大发生危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简述了怀集县水稻三化螟的发生状况,分析了三化螟重发生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三化螟是邗江区水稻生产上的灾害性害虫,2000-2001年在邗江稻区发生猖獗,灯下蛾量,田间卵量超过历史同期水平,三化螟为害程度民水稻品种布局的变更和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人为因素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三化螟的防治最为突出和明显的措施采用“避”与“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即通过农业措施使水稻易遭三化螟危害的生育期避开,“治”即在三化螟卵孵盛期,高峰期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0.
水稻穗期病虫害总体防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穗期常遭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并发为害,于水稻破口抽穗初期适时选用有效药剂采取总体防治,可同时控制多种病虫发生与为害,还可降低农业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25%吡·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磷乳油是防治水稻三化螟的优良药剂,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对大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281.25~300g/hm2。  相似文献   

12.
螟虫(主要指二化螟、三化螟)是稻区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历年由于螟虫为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很大。一般减产5%,严重的达10—20%。特别是水稻三化螟,对麦茬稻、双季晚稻和杂交水稻(生育期长),为害造成大量的枯心和白穗,减产十分严重。历年来在螟虫防治上,长期多使用666粉剂,螟虫对此药产生一定的抗性,致使施药不断增加,防治效果下降,而且有一定的残毒性,影响人、畜健康。1978年进行了呋喃丹新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药效试验。从结果来看,呋喃丹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杀虫效果为98—100%,较666粉剂具有药效持续时期长、杀虫率高、无残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田不育系上发生为害严重,成为限制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对其药剂防治是目前诸多措施中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同时其增产效果常和防病效果不相称,甚至可出现防病不增产或防病减产的情形,从而挫伤生产部门和制种农户用药剂  相似文献   

14.
氯虫苯甲酰胺等9种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化螟是韶关水稻重要害虫之一.2008年晚稻用9种药剂防治三化螟药效试验表明,在三化螟卵孵盛期每667 m2施用16%阿维哒嗪硫磷乳油65 mL、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50 mL对三化螟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县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中中稻占水稻总面积的90%左右。近年来,稻螟为害相当普遍,尤以三代三化螟造成中稻白穗的损失最为严重,1963年和1964年,中稻因白穗减产约达一千万斤。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三代三化螟的为害,就成为我县水稻增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余姚市水稻三化螟防治适期及药剂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余姚市3代三化螟在单季稻5%~10%破口露穗时用药效果最好,抽穗后田间已有白穗发生,用药后田间白穗已不可逆转,仍将少量出现。三化螟的防治应掌握"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的原则,牢记"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重要时期。康宽、稻腾对三化螟均有极好防效,而甲维盐、毒死蜱在中、高浓度下对三化螟亦有极好防效。在目前余姚市三化螟尚处于轻发生的情况下,建议生产上可选用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三化螟是韶关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做好水稻三化螟的预测预报是防治工作的关键。通过10多年的实践,结合历史资料,总结出一套适合韶关地区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三化螟是为害水稻的一大主要害虫,在我县早、晚稻均可普遍发生为害。为明确20%阿维·三唑磷乳油对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影响,笔者于2012年进行了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为20%阿维·三唑磷乳油(安徽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40%辛硫磷乳油(湖北仙隆化工有限公司)和20%三唑磷乳油(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兰坪县稻作区的调查研究,得到在该地区水稻三化螟为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并与我国水稻生产的其他地区进行相比,危害较为严重,找出最佳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兰坪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兰坪县稻作区的调查研究,得到在该地区水稻三化螟为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并与我国水稻生产的其他地区进行相比,危害较为严重,找出最佳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兰坪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