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年县池塘养鱼有1.2万多亩,一般都采取春季投放鱼种冬季捕捞成鱼,所以,冬季整修鱼塘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提高池塘单产的极好时机。但由于池塘自然生态条件千差万别,致使养鱼单产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池塘年久失修,塘浅埂塌,既不能蓄水防旱,又不能深水养鱼,水体生产水平低。二是池塘连续二三年养鱼或更长时间,塘内沉积大量的残饵与淤泥,使池塘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据测定鱼塘一年沉积的淤泥大约有13—15厘米厚。一般鱼塘单产越高,沉积的淤泥越厚。鱼群活动空间也随之而小,不利于密放精养高产。为了池塘达到水宽、…  相似文献   

2.
养鱼池塘条件优劣、养鱼技术水平高低、饲养管理精细与否,以及饵肥料供应情况好坏等都严重制约着池塘养鱼产量的提高,尤其是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前提。而低产鱼塘产量低往往与这几个方面因素分不开,甚至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条件,必须对养鱼池塘、养鱼方式等进行改造和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有养鱼专用塘15.5万亩,1989年平均亩产115kg,其中1万亩左右高产塘,平均亩产400kg以上,部分鱼塘亩产可达1000kg,但仍有10万亩鱼塘,亩产不足70kg,属于名副其实的低产塘。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上产量,增效益,省局决定分年度、有计划地改造这批鱼塘。《低产鱼塘改造技术要点》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今后,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其自身也必将逐步地相应地得到完善。一、养鱼池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唐文联 《内陆水产》2002,27(11):28-28
冬季枯水季节,是兴修水利、改造鱼塘的好时期。农村养鱼池塘,绝大多数是零星分布的以蓄水灌溉为主要用途的山塘小水库以及村前屋后的用水池塘。这些塘、库一般面积不大,基础设施差,淤积、渗漏现象较严重,成为制约养鱼产量的主要因素。要想养鱼获得高产高效益,必须抓住冬干时节进行改造。改造内容与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排去塘底淤泥,扩大池塘库蓄水量俗话说“深水养大鱼”。山塘小水库的库容量较小,有的山塘原先虽然较深,但由于多年失修,底泥淤积很厚,使池塘逐年变浅,蓄水量逐年减小,必须进行挖塘整修,使蓄水深度达到2…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国家的扶植下,洞庭湖区已建成规格化的商品鱼基地鱼池十四万亩。为了提高基地成鱼养殖技术水平,改变目前养鱼产量较低的落后状况,更好地发挥基地建设的效益,我们于1983年开展了“火面积池塘养鱼高产试验”,建立了一批养鱼高产试验塘,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努力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促进了商品鱼基地养鱼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将83年部分试验鱼塘的生产力初步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万年县池塘养鱼有800多hm2,一般都采取春季投放鱼种冬季捕捞成鱼,所以,冬季整修鱼塘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提高池塘单产的重要措施。但由于池塘生态条件千差万别,致使养鱼单产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池塘年久失修,塘浅埂塌1既不能蓄水防旱,又不能深水养鱼,水体生产水平低。二是池塘连续二三年养鱼,塘内沉积大量的残物和淤泥,使池塘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据测定鱼塘一年沉积的淤泥大约有13—15cm厚,一般鱼塘单产越高,沉积的淤泥越厚,鱼群活动空间也随之变小,不利于密放精养高产。为了池塘达到水宽、水深、水活、水肥养…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斗门县是地处珠江河口的大沙田粮产区,田多人少,养鱼历史短,现有的七千亩鱼塘,大部分都是在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利用围田的荒河、低塘逐步整治发展起来的。这里的鱼塘基础差,塘型普遍浅、狭、小,塘基低矮崩烂多。所以,认真整治鱼塘成为发展淡水养鱼的重要课题。为了改变鱼塘的落后面貌,我们遵照毛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池塘精养的鱼用饲料供应紧张,价格猛涨,鱼塘基建开支增大,资金紧缺,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一时间,有些鱼塘还耕了,有的鱼塘荒废了,一句话,池塘精养出现了困境。为了探索池塘养鱼的新路子,我们于1989——1990年在安岳县天马乡的王家湾塘进行池塘施化肥养鱼技术的研究。池塘施化肥养鱼技术旨在采用施化肥,兼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9.
娄底地区有池塘12万余亩,池塘平均亩产由1981年的65.7kg增加到1991年的122kg,最高亩产已突破1t。1991年全区池塘放养面积119978亩,产鱼14630t,亩产在150kg以下的竞有73000多亩,占池塘放养面积的61%。如何提高中低产鱼塘单产,已成为我区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措施不配套,要使塘鱼高产,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一、改造池塘条件我区多数池塘普遍存在“浅、小、瘦、漏”的情况,抑制了鱼类的生长。因此,必须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花大力改造池塘条件,把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改善鱼类的生活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姜艾燕 《内陆水产》1996,23(1):13-13
首先,加快老池塘改造步伐,创造高产条件。这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实行渔业集约经营,一亩水面当几亩用的必由之路。群众的经验是“寸水斤鱼、宽水养大鱼,深水出高产”。历史留下来的小塘、浅塘,推行先进科学养鱼技术是不能奏效的。只有进行鱼塘基本建设,进行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死水塘改活水塘,塌塘改好塘,即“四改”。达到池塘面积0.2-0.67公顷,水深2米以上,机电配套,能灌能排,才能提高池塘生产水平。其次,提倡以青、草鱼为主的混放密养,改变现在普遍的以鲢、鳙鱼为主的模式,发挥  相似文献   

11.
潘树良 《科学养鱼》2003,(12):27-27
近年来,养鱼户为了提高成鱼和鱼种产量,纷纷建造高产鱼塘。那么,建造高产鱼塘应注意些什么呢?1.注意鱼塘位置的选择高产鱼塘应建造在河道、水库、渠道、山塘附近。这样,水源可靠,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另外,应建造在住地附近,便于管理,但不宜建造在苦楝树旁。2.注意鱼塘土壤要求壤土和含沙土均可,但以壤土为好。若是沙土,应用黄泥垫底夯实,防止漏水。3.注意鱼塘水质要求鱼塘水质及水源水质要求无污染、无毒,不含对鱼类有害物质。4.注意鱼塘面积的要求鱼种塘1~3亩,成鱼塘3~10亩为宜。鱼塘面积过大易受风浪袭击,不易培肥水质,不便管理和捕…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我市淡水养鱼发展较快。1990年,利用养鱼水面29100亩,养殖总产2808吨,平均亩产96kg。但从整体布局来看,发展很不平衡,亩产在200kg以下的低产塘所占比例较大,约23400亩。这些低产塘条件坏,标准低,管理粗,效益差。为了挖掘池塘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我市对低产鱼塘改造了18056亩,平均亩产由原来的80.8kg增加到153.2kg。总产量2766.7吨,比上年增加1280吨。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低产鱼塘的制约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要使塘鱼高产必须抓好以下改造技术措施。一、加深鱼塘,扩大水面。要想获得较高的鱼塘产量,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浅塘小水面鱼池,屯水量较小,鱼类栖息范围窄,自然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鱼产量直接受到抑制。那么此类鱼塘的改造,主要是浅塘改深塘,小塘改大  相似文献   

14.
祖国各地     
养鱼高产综合技术在崇明开花上海水产学院池塘养鱼教研室与崇明县水产局合作,承担市科委1983年下达的科技攻关任务,在该县推广池塘高产与综合养鱼技术。去年底,以市科委为主的等单位组成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抽样验收的结果,预计崇明县万亩鱼塘的平均亩净产达350公斤以上,比82年翻一番有余,比攻关任务要求85年达300公斤的指标超额16%以上。该县1978年开始挖塘养鱼,几年来发展很快,1985年鱼塘面积已超过二万亩,在市郊仅次于青浦名列第二。新开的“生塘”多、没养过鱼  相似文献   

15.
首先将鱼塘水位加深,以便产生水温分层效果。当上层水温升高,超过鱼类适温范围时,鱼便可潜入温度较低的底层水中,池水加深也有利于天然饵料的大量繁殖,适宜水深为成鱼塘3米;鱼种塘2米左右,面积小,水位浅的庭院养鱼池,要勤换水或保持常流水养鱼,以便鱼安全生长。 精养高产鱼塘,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池水透明度降低,需要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  相似文献   

16.
一、养鱼池塘的条件鱼池的规格质量,直接影响到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稳产高产鱼塘条件的标准要求是:(一)面积和水深。俗话说“宽水养大鱼”,这就是说养鱼池塘要大些深些,以利高密度多品种养殖,实现高产。一般成鱼池面积3—7亩为宜。池水深度以常年水深为准。养鱼高产典型经验表明: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王宪璋 《内陆水产》2008,33(2):12-13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各种养殖措施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控管理非常重要。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改善养鱼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必须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抓鱼塘清整 鱼塘经一年养殖后,池底沉积大量的淤泥和有机物质。在春节前后,抽干塘水将过多的淤泥挖去进行暴晒或霜冻,并整好塘基,修好进、排水口栅栏,已可增加池塘蓄水量,又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标准高产鱼塘设计要求,水深平均2~2.5米,面积3~8亩一口,东西向,塘底平坦,不漏水,有新鲜水源,能排能灌。  相似文献   

19.
彭泽鲫等优质鲫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名特优鱼类养殖,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普及池塘高产、高效养鱼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成鱼质量和经济效益,我局于1997年~1998年承担临沂市科委下达的“池塘养殖异育银鲫高产技术推广”和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下达的“彭泽鲫等优质鲫鱼高产技术推广”项目。现将我县项目推广的技术部分总结如下。1 改造池塘,提高池塘的质量标准在实施中,对参试塘的水源水深、面积、底质、防逃设施等做了具体规定,并对条件不适宜的塘进行了整改,做到浅塘变深塘,死水变活水。具体掌握的标准是:1.1 池塘土质保肥、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20.
肥水养鱼是我国传统养鱼的一大特色。目前施肥的种类大多为粪肥和化肥。这里向广大养鱼承包户介绍一种新的追肥方法——塘泥还塘。即每年的7~9月份,在成鱼塘中罱取池底淤泥,加粪肥或氨水或少量石灰,拌和均匀,然后全池泼洒,作为池塘肥料。也可在晴天中午用泥浆泵将池底淤泥吸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