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营造的29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4次抚育间伐利用和获得的木材经济效益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小陇山林区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下营造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效益巨大,29龄林分4次抚育间伐及保留林木的木材效益达到89500.30元/hm^2,利润52301.78元/hm^2。以造林投入为基数,依产值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73.32;依利润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38.84;每公顷林木的木材年纯收益达到1803.51元。  相似文献   

2.
以长岭岗林场21,22a生两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作研究对象,用3次间伐和皆伐获得的木材经济效益为依据,计算得出南方高山地区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中小径材的经营初步效益,22a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从间伐到皆伐的效益达到5.31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0:98.30;21a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从间伐到皆伐的效益达到4.65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0:37.79。探讨分析了南方高山地区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中小径材的经济效益,为南方高山地区经营日本落叶松中小径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是辽东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为解决乱采种,种子质量低劣等问题,提高种苗质量,从1985年开始,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疏伐抚育,改建133.3hm^2母树林的试验,对改建母树林的种子品质,产量,母树林种子的育苗质量进行了调查。经调查看出,利用现有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改建树林是一种经济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实施不同方式的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间伐技术措施,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影响较大,其中定量下层间伐法间伐4年后,无论是胸径还是材积,其上层木平均生长量和生长率以及优势木的比例都表现最优;其次为定量强度和定性下层;机械间伐和对照表现最差。培育优质材种以定量下层、定量强度、定性下层间伐法为好;培育中小径材以定量上层间伐法适合;机械间伐法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林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与密度与主要力学强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工林日本落叶松硬度和主要力学强度适中,与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结构相对均匀,弦径干缩差异性小,可满足各种木制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豫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89块标准地为研究材料,将豫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划分为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韦布分布、干玛分布、贝塔分布等5个类型。并通过多元回归,初步分析了影响日本落叶松林分直径分布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辽宁东部山区高龄日本落叶松林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残存的少量高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了林分及林木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林龄60~86年生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分当中,直径≥30cm的大径材比率均在90%以上;各调查林分的胸径连年生长量还维持着一定的旺盛生长势,间伐后胸径生长变化率向正的方向转变趋势明显;与日本落叶松原产地日本长野县相比,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几乎没有差异。按照日本的落叶松长伐期经营标准,这些调查林分还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可进一步大幅度延长其培育年限,实施长伐期经营。  相似文献   

8.
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木胸径生长规律和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期和间隔期。利用林木冠幅与胸径生长的相关规律,计算出不同经级林分适宜的密度指标,作为确定间伐强度的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湖北亚高山丘陵区及其附近的相似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7 ̄9a生时宜进行首次间伐,经4 ̄6a后再进行第2次间代。  相似文献   

9.
针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构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火险评级指标体系。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析,建立了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模型,给出了有效的可拓区间数,确定了各个火险评级指标在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险等级评价中的权系数,为构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险等级的动态评估演化模型、促进林地更新、实现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收集积累的大量观察数据,分析了长白落叶松投入的生产资源数量与产出的产品数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并采用理查德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三种林分的投入产出模型,是人工林培育投入产出定量分析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纸浆林合理伐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Richards生长模型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基本模型,建立了整体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研制了不同造林密度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生长过程表。通过不同林龄林材物理性能和纤维形态、化学分析及纸浆造纸生能确定工艺成熟龄。贴现率采用12%,以内部收益率、收入与成本比、土地期望值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对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纸浆体合理轮伐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日本落叶松纸浆林中等立地以上合理轮伐期为16-18a,内部收益率可提高3.8%-14.1%,达到15.8%-26.1%。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重茬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孙翠玲郭玉文郭泉水关键词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重茬地力衰退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Lamb.)Car.)生长快,适应性强,是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我国落叶松人工林栽培面积已达...  相似文献   

13.
以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的670株代表性样木材料,对该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编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12种材积备选模型均具有较好地拟合效果;通过多模型比较和选优,确定出山本式模型3为最优模型,作为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二元材积方程式;经适用性检验,模型精度符合研究区林业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树力  刘大兴 《林业科学》1997,33(4):321-329
以马尔柯夫过程理论为基础对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进行了模拟密度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培育密度和相应的抚育间伐对象。结果表明:马尔柯夫过程理论确能反映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直径转移过程,这对于定量分析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直径分布的动态规律,从而拟定合理的密度控制措施非常有益;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成林后的密度控制间伐无论从培育森林方面,还是从取得木材、加大林分收益方面考虑,都应该以间伐小径阶的林木为主;20-25龄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以0.7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造林密度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获得人工林优质速生丰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充分发挥日本落叶松林分最大的生产潜力,2005年3月,在建始县高岩子林场开展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分析造林密度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包括对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保存率等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初植株行距以3 m×2 m的单位面积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16.
柯甘肃小陇山林区不同年龄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回归分析和模型选优的方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估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单株的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3.617、29.846、123.954、177.482 kg,各林龄段干、根、枝、皮、叶各器官生物...  相似文献   

17.
孙震  唐宇 《吉林林业科技》2021,50(6):7-10,25
利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野外调查数据和CBM-CFS3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蓄积生长模拟效果较好,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PP)随着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后趋于稳定状态;林龄为20年左右时,NPP达最大值;日本落叶松地上生物量碳储量随林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林龄为50年左右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松树众多无系选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扩繁推广,其优良性状可以完整地传递下来,松树无性繁殖困难,这就要引进组培微繁工厂育苗新技术,目前首先应从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日本落叶松、红松和长白松种子园、收集圃以及松树杂要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植株加速繁殖推广工作。从黑松、长白松和樟子松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在5-7a生时,其树(苗)高、地径的平均值分别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在5-7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1963∽1964年在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营造的沙松纯林、沙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及沙松-阔叶混交林等不同林型人工林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产量观测,通过计算机拟合运算优化出指数函数Y=ae^bx,对各种类型沙松人工林进行了生长预测。结果表明,各类沙松人工林均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到55年生主伐时可获得可观的木材产量;除沙松-落叶松混交林外,其他几种混交林型材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结合生态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因素分析得出:在东部山区的适宜地区应大力推广培育沙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林等针阔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森林经营角度阐述了日本落叶松商品林的经营特点,系统提出不同经营目标的定向培育技术措施,同时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更新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用于指导日本落叶松商品林的定向培育,为今后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商品林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