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农村社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农村社区却最缺乏资金,因此要加强农村资金问题的研究。首先,农村金融组织需改革深化,挖掘农村资金的潜力,着重使农民的资金的“资产”投入转向“生产”投入,其次,农村资金运动已呈现了新特点,这些特点有:分散化及结构复杂化;总量增大,周期时间延长,资金运动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再次,农村社区资源的需求与供应呈现的新特点,这些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部分农村社区已展开“微治理”的实践探索,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4个方面:党政部门牵引式凝聚合力、治理空间下沉式缩微规模、多元主体横向式协作行动和制度确权精准式满足需求。为完善农村社区“微治理”模式,本文探讨了农村社区“微治理”的改善路径,即培育“微组织”凝聚多元共治新合力、激活“微空间”激发基层阵地新活力、统筹“微资源”提升基层治理新效力、打造“微产业”重塑基层治理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三农”为主的国家,全国8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且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正处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发展阶段,巨大的发展压力使这些地区保持着较大的资金需求。而近几年农村领域的资金流失不断加剧,使本已存在的资金供求缺口呈现日益扩大之势。以某一农业为主的地区为例,担负农村领域主要资金供给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70%以上降到50%左右。但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建设大大落后于城市。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农村社医的建设置于与城市社区建设同等的位置。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领域的多元化构成是极为重要的,可借鉴国外农村社区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形成中国农村社区金融的新构成。以国家银行、农业开发银行为主体,大集体的农村信用社和小集体性农村合作银行为辅,发展农村的商业信用,引导农村民间借贷为手段,从而形成新的构局。  相似文献   

6.
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对金龙镇农村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情况的调查为了掌握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1997年农村资金需求变化趋势,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资金,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全面发展,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深入全...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历年的中央文件均体现出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其间的缘由和逻辑是什么值得关注和探讨。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社会政策和制度设计角度,梳理出农村社区工作从国家主导的社区规划变迁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农村社区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国家为农村社区提供的外在环境、资源和要求,能够与农村社区内部各种关系有机协调和健康发展,最终目标是促使农村社区工作实现高质量服务“人”和“社区”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陈建通 《新农村》2009,(11):37-38
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没的一部分,具有基础性、群众性的特点。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内涵在实践中被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特别是农村社区教育因其人群和地域的差异,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如何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如何完成党的“十七大”规定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而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这无疑给我们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视阈下农村新社区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21-18922,18947
在界定农村新社区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新社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改革成果共享的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发扬基层民主。指出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盲目跟风,生搬城市社区建设模式;资金不足,农村新社区配套机制不健全;定位模糊,农村新社区缺乏持续发展动力。提出了促进农村新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要结合实际,整体规划,科学布局;二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进市场机制;三要加大科技投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四要拓展筹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投资应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制,逐步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量。农村资金的来源应该多元化.利用政府和民间组织以及农村金融的互补优势.尽可能地完善农村资金供给体系。其中.我国农村最为薄弱的也是最有必要开发的就是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阐述农村资金供需缺口形成的原因是: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旺盛、农村资金的外流和金融机构的农村信贷业务收缩,并从完善政策性金融扶持农业经济、引导商业金融进入农村经济领域、合理利用民间金融以及合理引导资金有效回流等方面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250-252+268
分析了农村地区持续老龄化的现象对农村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相关建议:加大“三农”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消费观念,刺激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完善社会保障,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志英 《河北农业》2007,(10):41-41
据有关部门介绍,为了保持农业稳定增长,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政府出台了4项补贴措施。即: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41.5亿元;农机具补贴6亿元;农业生产资料补贴120亿元。农民将从中直接获得309.5亿元的补贴。对新农村水利建设“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60亿元,用于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去年中央和地方共投入430亿元,改扩建农村道路12公里。“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改扩建农村道路。  相似文献   

14.
张旭光 《农学学报》2012,2(9):73-78
社区矫正需要有一个结构良好、功能健全的社区,作为其顺利开展的矫正主体和矫正平台,然而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难以有效承担社区矫正的重任。因此,必须按照社区矫正所具有的特定价值目标追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矫正框架下进行的农村社区建设应当具有社区包容性、社区危险控制性、社区生活保障性、社区教化性、社区群众自治性的特点,同时具备这5个特点的农村社区才是真正符合农村社区矫正发展要求的农村社区图景。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农民富,天下足;农村稳,天下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研究当前农村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积极探索新路子,寻找新对策,确保农村大局稳定,是事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领域的多元化构成是极为重要的,可借鉴国外农村社区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形成中国农村社区金融的新构成。以国家银行、农业开发银行为主体,大集体的农村信用社和小集体性农村合作银行为辅,发展农村的商业信用,引导农村民间借贷为手段,从而形成新的构局。  相似文献   

17.
蒙维洋  毛杰  钟在明  李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42-13744
选取嘉兴市南湖区有代表性的农村新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社区工作者基本情况、工作效能、服务态度方面对农村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难以满足农村新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农村新社区的管理需要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治觉悟和素养、学习和实践能力、服务效能,制定社区工作者长远发展规划,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实现社区工作者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对策主要包括:优化整合当地资源,将资源变资产;推动资金变股金,将分散资金聚集;让农民变股民,带动农民群众富裕起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激活农村资源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建立农业规模经营新模式。同时也可以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有必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注重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强调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并建立综合配套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11,(9):33-33
重庆垫江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城乡建委的具体要求,定下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到2012年,实现垫江县中心镇“五个一”建设全覆盖,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实现“六个有”;建设农民新村25个,实现“六通”和“六有”,使其成为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巴渝新居2500户,同时,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省农村社区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省现有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并找出其中阻碍发展的因素;根据云南省情,提出适合云南特点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为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的实施者和农村社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