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牵手合作社受到鼓励。2010年4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2010年5月,中央组织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强调注意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参与实践锻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一项战略制度。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知识丰富,朝气蓬勃,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生活;大学生"村官"使得大学生接受基层锻炼,了解国情民意,培养了其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学生"村官"可以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提升村级组织干部文化素质。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积极意义。作者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符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总结大学生参加选派工作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心怀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为进入公务员队伍作铺垫、尚未形成成熟的职业规划、缓解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等因素。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未真正领会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精神、缺乏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意识等思想误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等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加强岗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对于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尹德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25-20127,20176
对大学生"村官"的任用和评价情况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引导"村官"工作的落实和大学生"村官"应摆正心态投身到农村建设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周鸿 《中国农垦》2014,(11):37-40
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的建设实际,为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推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过程既是大学生村官展示能力才干的过程,也是组织、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自身实践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制度的缺失、大学生"村官"工作得不到重视、个人能力经验的不足及政策实施不到位的角度分析了当今大学生"村官"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加强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晋升机制以期达到改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1,(3):17-17
宁夏于2008年首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聘期将满。为引导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后有序流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我区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后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  相似文献   

8.
比起其他省市区,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启动时间算是较晚的。重庆市在2008年相继颁布了《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重庆市大学生到村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落实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职务等相关配套政策,《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计划5年内实现村村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9.
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促进城乡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是1项全新的改革和尝试,一些相关的制度和配套机制还很难及时到位,观念的转变也需时日。因此,剖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建立科学、稳定的“大学生村官”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起,中央组织部开始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时至今日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合约即将到期,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如何?今年7~8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依托百村十年观察平台,共获取27个省的276名大学生村官信息,并对其生活、工作情况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相似文献   

11.
万秋蓓 《农家顾问》2010,(10):18-18
随着今年的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的完成,2010年毕业获各省选聘的新一批大学生已先后奔赴农村基层开始自己的"村官"生涯,他们或将自己开辟新的"战场",或将和往届的师兄、师姐们那些"老"大学生村官一起,与驻地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紧密合作,共同为发展农村、繁荣基层燃烧青春、贡献力量!在"新、老"大学生村官共处的时间里,大力提倡"牵手共建"——传、帮、带,将十分有利于"新"大学生村官朋友们的快速成长,避免他们走弯路、交"学费",必将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他曾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到农村去工作;他既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又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淇县坡袁庄村党支部书记介同彬让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动作",令许多人咋舌的同时,也被他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3.
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实践亦证明,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部分市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期满后就地创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以来,四川省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据目前统计显示,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任村(社区)干部的不足500人,在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以上。看来,如何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环境,确实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了。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要广泛征求农村基层单位的意见,确保招到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避免盲目选派;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条件,建立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模型,要求大学生"村官"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力、品性;从拓展外延、拔高层次、逆向培养等方面完善选聘模式,从而选拔出真正具备能力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更好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以来,广州市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1428名,目前在岗1158名,全面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计划。广州站在"人才强市"的战略高度,以"一会一刊三基地"为依托,以"三位一体"培训为抓手,打造大学生村官工作广州模式,形成一套涵盖教育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内容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一度大学生“村官”招考时节。据媒体报道,中组部、中宣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为大学生报考村官出台了很多倾斜政策,今年的“村官”招考也因此格外引人注目。据相关统计,到2008年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13万人。但大学生村官网在对2009年到期的北京大学生“村官”去向进行的调查显示,抽样的大学生村官中选择考公务员的占46%,续签、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占12.87%。政府推荐工作的占16.7%。自谋职业占到10.51%。考研占到4.18%。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11,(7):16-16
湖北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市县乡党委和组织部门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借用大学生"村官"。湖北现有大学生"村官"约3500人,他们为新农村和基层政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大学生村官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庞丽丽 《甘肃农业》2006,(10):60-62
以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文化反哺农民,开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探计了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讨论了大学生做村官职业期望过高、功利性强,村官待遇差、没有相关配套措施,难适应农村是熟人社会等不利因素,提出的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路是坚持严格把关,提高选拔质量;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村官的素质要求与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挑选10万名大学生到村里任职,2009年确定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并下拨专项补助基金,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实施。高等院校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基于当前农村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需求,探讨高校培育村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