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临床表现为仔猪头部、眼睑水肿及发生神经症状,剖检可见仔猪下丘脑、胃壁、肠壁和肠系膜出现水肿,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和致病性肠毒性血症。仔猪水肿病发生死亡迅速,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有时发生在4个月大的仔猪中),该病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危害,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特别是生长迅速、强壮的仔猪往往多发,目前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是危害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猪水肿,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别总结了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猪水肿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发病仔猪以眼脸及周围泛红水肿、神经症状和全身特别是胃大弯、肠系膜及脑部水肿为特征。仔猪断奶后的免疫能力、营养水平和遗传抗性是影响猪水肿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就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做下交流。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是常见于断奶仔猪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仔猪水肿病实际上是由一定的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剖检主要病变为胃壁水肿,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头部水肿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发生仔猪水肿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断奶的猪仔受到了大肠杆菌的感染,仔猪水肿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神经症状与水肿是仔猪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发生率最高的时期是仔猪断奶后的14天之内,食量大,健壮以及快速生长的仔猪更容易出现水肿疾病,这种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对仔猪发生水肿病的因素、在临床治疗时所表现的症状以及相关的防治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孙剑伟 《农技服务》2011,28(8):1180+1193-1180,1193
仔猪水肿病又叫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通过对发病情况作详细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丹  孙静 《新农业》2011,(3):33-33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8.
严松奎 《北京农业》2011,(18):95-96
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胃水肿。是仔猪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其特征为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都有发生。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仔猪少发生。带菌母猪传播给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猪场和某些窝的仔猪。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这些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外毒素,因为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将该病称为水肿病,该病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肠毒素是造成幼畜腹泻的主要因素,常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索可引起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急性、致死性疾病,也是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常发生于断奶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较高,给小猪的培育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及其中西医结合诊疗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神经症状、胃壁和肠系膜水肿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死率高达90%以上,严重危害仔猪健康。该文阐述了仔猪水肿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重点介绍了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期为该痛的防治提供参者。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最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最易发病,常是突然死亡1-2头,其他仔猪不见发病,有时仔猪先后发病。病猪以眼睑水肿、面部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仔猪患该病后极易发生死亡,是导致仔猪发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猪水肿病又称为猪胃肠水肿,是断奶仔猪由于病原性大肠杆菌毒素引发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仔猪,作为猪的常见病之一可在小肠中定植,产生毒素后引起肠毒血症。该病多在春季和秋季发作,发作突然且病程短,出现运动共济失调,病猪会出现头部水肿、惊厥、全身或局部麻痹的主要表现。剖检变化为大肠间膜、胃壁、头部皮下的水肿。通常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是该病的多发群体。该病致死率高,治疗难度大且治愈率比较  相似文献   

15.
苑静 《现代农业》2014,(1):94-95
<正>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病。本病猪群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国内外到现在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1]。一、病原猪水肿病是由产类志贺毒素SLT-2e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和全身水肿。二、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在断乳后1~2周的仔猪,尤其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仔猪群,死亡率很高。三、临床症状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病状为特征,表现为四肢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水肿病又叫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凋,惊(忄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 1.流行病学 主要为带菌母猪传给仔猪,呈地方流行性,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秋季。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常见于身壮、生长快的小猪,如初生得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 2.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体温39~40℃,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水肿病又叫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度致死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重视。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其是断奶后5~15天、生长快、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猪场和某些窝的仔猪,不广泛传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导致规模养殖大户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黄白痢、仔猪腹泻、仔猪水肿等都是仔猪极易感染的疾病,极易导致仔猪死亡。因此及时的诊断治疗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发,以全身组织水肿为主要发病特征,常发生于仔猪;本病主要由组织间水肿和细胞水肿共同作用引起;预防本病需要提高母源抗体含量和仔猪群管理质量,药物预防时首选抗生素拌料剂型和饮水剂型,治疗本病的最佳时期是发病初期,越往后预后越差,治疗药物宜选择敏感抗生素注射剂型,同时尽量降低注射应激给本病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