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动物检疫是科学防治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动物检疫还存在很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动物检疫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分析。1动物检疫工作现状1.1产地检疫工作普遍存在出栏动物的场、户不主动报检,逃避检疫,检疫难度大、效率低等不少的困难。据统计生猪产地检疫率约占一半;牛羊占40%左右。家禽则占95%。1.2检疫人员不足检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工作时东奔西跑,难以应付。如乡镇检疫人员只是几个人,承担着动物疾病  相似文献   

2.
象山县于 1 996年开始实施生猪产地检疫 ,几年来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 ,坚持常抓不懈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 0 0 0年全县生猪产地检疫 7.37万头 ,检疫率达92 .1 %。2 0 0 1年 1~ 6月 ,全县出栏生猪 3.9万头 ,实施产地检疫 3.7万头 ,检疫率95.2 %。现将该县检疫工作情况介绍如下。1 基本做法1 .1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生猪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 ,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 ,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也是执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县年存栏生猪 6万头左右 ,其中散养户约占 3/4。因此 ,全县 36名检疫…  相似文献   

3.
产地检疫是一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遵化市从产地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和深化产地检疫工作新途径。为了切实搞好产地检疫,遵化市全面推行了畜禽出栏报检和畜牧中介人(以下简称中介人)管理制度,有力促进了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95%以上、规模养殖动物产地检疫率100%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保护人类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受动物养殖点散、面广、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动物产地检疫率一直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已成为当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1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1.1产地检疫率低,质量不高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主要还是以散养户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且养殖数量一般较小,出栏时间不一致,加之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对产地检疫认识不够,甚至有的养殖户为了不交产  相似文献   

5.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动物调离产地前进行的检疫,即到场到户检疫,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产地检疫把动物疫病控制在产地,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和流行,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产地检疫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在检疫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检疫人员不到现场、检疫工作不到点不到位、不按检疫项目实施检疫、"隔山开证"及出现事故责任难以追究等问题,这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检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凭产地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但从东海县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目前生猪产地检疫率不足50%,牛、羊、家禽产地检疫率则更低,多用运输检疫取而代之。主要存在动物防疫和检疫脱钩,养殖和运输户对动物产地检疫重要性认识不足,图省事,不主动报检,收购屠宰部门不给予积极配合,动物检疫部门重点环节把关不够严格,监督执法部门对面广量大的动物产地检疫监督力不从心,有时难以到位等诸多问题,与国家的规定相差甚远。现就搞好动物防疫检疫联动,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谈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动物检疫工作是有效防止动物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中存在检疫申报率低、检疫队伍素质不高、产地检验执法主体地位较低、检疫和执法监督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做好宣传,提高报检率;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强化监督工作,认真执法;提高动物检疫监督的力度;合理设置检疫站点。  相似文献   

8.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法定职责,经过多年努力,宣威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虽然得到了有效开展,但也还存在着问题:农村养殖户数量多、分布广,检疫难度大;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检疫工作经费紧张,官方兽医严重不足;部门配合不协调;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检疫行为不规范。结合宣威实际,应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解决: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建立部门协作工作机制,争取工作经费;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对运销户、规模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全市动物检疫申报点的规范化建设;规范开展动物产地检疫。  相似文献   

9.
正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项重要行政许可,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各地普遍存在产地检疫率不高的问题,增加了动物疫病扩散、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本文从养殖场户、检疫人员、客观因素等方面,对动物产地检疫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从宣传教育培训、惠农政策、严格执法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的解决措施。一、产地检疫率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从以前只有个别乡镇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到现在全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面达到100%,实现了规模化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社会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5%的目标,并且规范了动物产地检疫程序,做到到场、到户临栏检疫。现将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监管基本情况1.1动物卫生检疫监管成效显著一年以来,累计检疫动物157万头(只),动物产品6.2万t。在基层检疫工作中,按照检疫规程到场到户实施产地检疫、规范检疫出证和检疫行为,做到了检疫率、出证率、票证回收率全部达到100%,动物饲养场产地检疫率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实现了中心城区检疫监管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正>面对畜产品安全监管面广、线长的实际,东丰县不断加大产地检疫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力度,全面实行产地检疫报检制度,确保报检率达到100%;认真做好定点屠宰检疫,严把屠宰检疫关,动物凭动物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进入屠宰场,进行宰前检疫、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康乐县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全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国家强制免疫密度占应免的100%,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畜禽申报产地检疫率、畜禽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动物防疫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已逐渐成为封丘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搞好动物检疫工作,切实保护畜牧业发展,我县狠抓乡村检疫网络建设,提高检疫人员素质,加强监督检查等,使动物检疫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猪、牛、羊的产地检疫率分别达到85%、75%、80%,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主要做法是:1深入宣传《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动物检疫的认识我们坚持把宣传《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贯穿于整个动物检疫之中,坚持重点宣传和长期宣传相结合,掌抓不懈,坚持面向领导、面向社会、面向管理对象、面向…  相似文献   

15.
正产地检疫是有效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通过产地检疫能及时发现动物疫病,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传播,有效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食品安全。但是笔者在四川省平昌县农村考察的情况表明,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普遍存在检疫难度大、检疫不规范、检疫费收缴难等问题,产地检疫工作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一、现状及原因1.农村检疫工作条件较差。平昌县是典型的山区畜牧业大县,畜  相似文献   

16.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第一关,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的首要措施.为切实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各级业务部门采取了很多工作措施和方法,也推广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力图把产地检疫工作抓好抓实,彻底控制疫病的传出和扩散,防止进入流通环节,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牧业发展,保障人们的消费安全.产地检疫是有效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通过产地检疫能及时发现动物疫病,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传播,有效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食品安全.但是据笔者在我县农村考察的情况表明, 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普遍存在检疫难度大、检疫不规范、检疫.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产地检疫主要是在一些畜禽出售与调运之前,对其检疫。在检疫期间,能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畜禽疾病的传播。所以说,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对策有效控制具有重要作用。1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几年,随着产地检疫制度的不断发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申报检疫工作落实不到位、逃检、漏检现象时有发生。1.1养殖场户申报产地检疫的积极性不高产地检疫是近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定边县在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切实保障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但仍然存在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量大、检疫人员不足、检疫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服务措施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对此提出增加动物产地检疫人员配置、提升检疫人员专业素质、加大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经济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产地检疫报检点等针对性对策,旨在保障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动物产地检疫是整个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开展产地检疫,对于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养殖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但产地检疫因情况复杂、工作量大面广,使各地开展面极不平衡,效果也不一致。下面,笔者将影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的因素与对策浅述如下,以同仁供参考。1影响因素1.1领导认识低有的地方政府及畜牧主管部门领导对开展畜禽等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产地检疫存在面广量大,需要人员多、收费难、怕增加农户“负担”引起上访等诸…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法制素质普遍提高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客观上对动物检疫及其实施机构和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此 ,农业部提出 ,检疫工作从 1 997年开始 ,利用三年时间 ,实现“四个到位”即 :产地检疫到位 ,屠宰检疫到位 ,仪器设备到位 ,队伍素质到位”。1 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四到位”的情况1 1 我市有 33个乡镇和 1 1个涉农办事处 ,目前开展产地检疫的有 2 4个乡镇 ,占82 7% ,产地检疫率在 73%以上。生猪屠宰实行全封闭机械化屠宰线 ,屠宰检疫工作严格有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