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资电商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随着这三年来的炒作,仍然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农资电商不可能实现,大多数人认为是个方向。现在笔者与同行们分享,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第一,农资电商不是一个新业态。表面上看农资电商好像是通过互联网完成了销售活动,但是实质上营业的形态并没有改变,只是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型工具。第二,农资电商缩减了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农资流通体制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模式,但互联网来了,原有的传统模式逐渐被改变着,从农资上网到电商进村,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农资渠道、思维、物流、服务。本期将从关键时刻、关键模式、关键人物这三个角度对电商发展进行总结,电商之路远远没有停止,我们也希望农资流通的改革继续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商务对传统农资企业,是一个观念革新的挑战,是一个市场变革的挑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迅速改变着我国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甚至开始撬动农资流通的业态。各大农资企业都有"触电"行动,2015年被业内称之为农资电商的元年。到底我们的农资渠道面临什么问题?电商能解决哪些问题?只有真正客观地研究出现问题的根源,才能让农资电商的构架设计成为传统渠道的延伸,才能建设出最接地气的农资电商。  相似文献   

4.
<正>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农资电商这个话题日益更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概念出现,让人在信息化的浪潮下感受到科技对农村、农业带来的转变。不管是农资生产企业利用传统渠道嫁接的电商的平台,还是第三方力量自建的平台,都抓住了农民最想要的东西进行不断完善。现在农资电商也讲"借力",很多电商平台的发展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在战斗,想要站得更高,如何去借助巨人的肩膀呢?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与联想合作的云农场以及老刀网络的微农商,看看他们是如何借力前行的。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5月18日,农资电商领域杀出一员猛将,老刀网络经过一年潜心开发的移动电商平台,微农商APP正式宣布上线。这是目前第一个面向农村农资行业的开放性O2O移动电商平台,其能帮助传统农资行业实现"互联网+农资"的模式升级。进入2015年,电商正在深度改变我国整个商业生态体系,随着李克强总理倡导以"互联网+"为工具,以大众创业为形式,改良中国经济结  相似文献   

6.
<正>11月6日下午,由《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农资与市场》杂志社主办的"2016农资创新经营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召开。业内转型先驱和专家同与会的六百余名厂商代表共同探讨"电商与大户改变下的农资新生态"。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农资市场的从业者感知到农业产业已经发生巨变。农民变了,对手变了,那么面对巨变,农资营销该怎么办?会上,《农资与市场》杂志社首席专家刘春雄认为,农资新生态已经形成。他表示,目前的新  相似文献   

7.
<正>从去年开始农资行业还是大面积关注农资电商的发展,今年几乎到达全行业都关注的高峰。随着宁波展会期间电商大会的召开,行业内的人士认为农资电商太热了,近期某媒体召开了农资发展论坛,与会代表更是笑称是前几天电商大会的延续。难道农资电商真的很热吗?记得电商大会上有嘉宾说目前农资电商是浑水摸鱼阶段,仔细一看他给列出这些所谓的电商,确实够浑水摸鱼的。有些应该说不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几年,行业内讨论最多的就是农资行业与电商的结合。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更是为电商发展大力宣传。去年本人开始从事农资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和圈里朋友讨论了不少电商的看法,也写了一些想法。其实,农资电商不是目的,大家千万不要为了电商而电商,不要把电商理解得过于神秘。农资电商不是终极目的,利用电商发展的机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探索企业未来的新型商业模式才值得大家关注的。行业内曾经有种声音:农资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农资行业几乎都要  相似文献   

9.
<正>农资电商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企业应当更多思考,当电子商务掀起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时,能给企业提供的盈利点在哪里?当然,农资销售需要强大的物流和服务,但在设计农资电商体系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一直是被企业所重视的。这主要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对于交易平台来说有一定的盈利优势。有望改变现有的农资经营模式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无解,互联网金融被寄予厚  相似文献   

10.
<正>这几年农资电商在行业内喊得山响,尤其农资媒体可谓是连篇累牍的地报道,给人有不走农资电商之路就会被淘汰出局的感觉。大部分经销商深受影响,内心感到恐慌,对未来深感迷茫,不知往何处去;也有经销商跟着喊农资电商是未来农资经营模式,但在行动上等别人这条路走通了再跟上;也有的经销商付之实践。但几年时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一年来,电商几乎成了解决传统渠道疑难杂症的代名词,各类农资企业提出各种电商的概念。特别是一些舆论导向,似乎在都市成功的淘宝、京东模式可以一下子复制到农村市场。而实际上,农村市场中的农资产品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大宗货品的双重属性,和都市电商流通的货物有本质的区别。即便是阿里巴巴、慧聪网这些以做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起家的网站也没能解决生产资料货品交易流通的问题。所以,农资行业的电商梦要更冷静,也要更符合实际。农资电商的设计要解决农资市场问题。这是河南万庄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慧清提出的理念。万庄农资电  相似文献   

12.
读懂互联网,才能看懂真正的农资电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该风投做的事情,农资人要自己做;本该免费的互联网模式,农资圈却要挣钱;本该获取金融上的费用,农资人却要在产品上找利润。在现实中,虽然不少农资企业风风火火开启了农资电商模式,但本质上并未改变企业的经营现状,真实的网上交易的数量极其有限。尽管如此,近一年来,农资电商的概念搅动着农资圈、  相似文献   

13.
<正>本周一,从朋友处听到,某水溶肥料厂要建电商平台,惊讶之余我也在琢磨,为什么这么一个小的肥料企业也要建农资电商平台?是不是这个老板脑子一热,就拍板决定了。当然,我并不是反对企业创新或者企业升级,而是企业做什么,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要看清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首先,农资电商不是一个单纯农资的问题,而是农村电商的问题。脱离农村电商谈农资电商,有点不切合实际。毕竟一个农户购买农资的次数非常有限,况且农业生产只是农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下,"网购"已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就可"逛商店",随时下单,通过网上支付或货到付款就可购买到自己喜欢又价廉物美的商品,还享受着"送货上门"的服务,省时、省力,又省钱,这一现款现货交易方式轻松而又快捷。然而,农资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必需的特殊商品,多年来赊销非常严重,在许多地方赊销成了农民的一种习惯,成了行业的一个"顽疾"。现款现货是电商交易的方式,正在崛起的农资电商也不例外,要让习惯了赊销的农民用现款去购买农资,这无疑是农资电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现阶段,一个个农资电商都在跃跃欲试准备上线运营或已运营,那么农资电商遇上赊销,如何让农民"买账"?  相似文献   

15.
坤哥 《中国农资》2014,(30):4-4
<正>上周咱们说了很多农资电商发展中存在许多困难,了解的人也都认同困难确实有,还很大,但是农资电商之路最大的困难不在外部而是在内部。三十六计中有"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通俗讲就是,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说农资电商困难还是在企业内部,在员工内部,在思想内部。如果农资行业进入到电商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5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河南万庄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涉农公司获得了"最具投资潜质创新企业",这也是农资企业目前唯一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荣耀。在会上进行路演的"万庄电商模式"也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的肯定。在一个追求快钱和高回报的行业中,万庄农资一现身竟然获得如此关注,不但让万庄农资欣慰,也为农资电商的发展热潮注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正>电商将会助力农资行业下一次腾飞,农资行业也将成为电商革命的另外一个阵地。农资市场空间估计有15000亿元,其中化肥8000亿元,农药3000亿元,农机4000亿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很多农资品牌做电商都遇到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左右互搏的问题,甚至是价格冲突,而平台建起来了,又不知道怎么维护,加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集客成本很高,留存率很低,不知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电商三部曲,渠道升级引上去;农户慢慢来接受,垂直电商大势趋。农资企业转型电商平台,借用新型渠道,解决现有销售中存在的问题,想法虽好,应注意节奏。正如之前企业的那些担心,实际上是没有从行业的角度思考农资电商的发展过程。就算是C2C电商的大面积暴发,其前期也是经过B2B的发展积累;那些B2C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对原有专业卖场的升级,并利用互联网思维,给予了创新。对于一直依赖于渠道推广销售的农资行业,如何把电商引入,是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发展农资电商之路,第一步可以考虑利用第三方,或自建平台,逐步补上B2B业务,因  相似文献   

19.
坤哥 《中国农资》2014,(34):4-4
<正>农资电商是梦想,关键问题在思想。究竟是网入农资,还是农资来上网。近期和朋友们讨论了很多有关农资电商的话题,不管是理论的延伸,还是企业的尝试,农资电商都不再是空想,正在逐步实现的道路上一点点前进。很多人对电商持怀疑态度,并且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其根本是思想有点错位。担心物流成为农资电商发展瓶颈的人,实际上沒有看到物流行业的发展,总希望自身解决全部困难;担心农民不上网购买农资的人,是沒料到日用品电商向农村市场的扩散;第三方平台逐步被放弃,是因为没有帮企业做好产品规划,与传统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农村市场同所有行业一样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前,原有的农村市场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所改变。从农资上网到电商进村,从农产品进社区到消费品下乡,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农村的渠道、模式、物流和服务。特别是农业生产上端的农资电商热潮、下端的农产品网站销售以及串联上下游的农村金融互联网化等三大农村生产关系板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此,中华合作时报社成立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课题组"以农资电商模式、县域金融互联网化、农产品电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