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红枫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以美国红枫为试验材料,对美国红枫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进行研究。采用L16(44×23)型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IAA配比以及外植体叶片或嫩茎段诱导率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观察、比较和方差分析,得出不同浓度6-BA与IAA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不同的影响,嫩茎段的诱导率高于叶片,WAP 0.6-BA6mg/L IAA0.3mg/L为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朱樱花籽苗、幼苗茎段和叶片,成年植株茎段和嫩叶等不同外植体和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能力是:籽苗茎段带节茎段叶片,籽苗茎段和带节茎段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用种子播种一个月后的籽苗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不会褐化,其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BA1.0mg/L+NAA2.0mg/L,诱导率为100%;多年生嫩茎产生的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率为0%,以幼苗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BA2.0mg/L+NAA1.5mg/L,诱导率为100%。通过对1%升汞对外植体消毒时间的不同实验,得出1%升汞消毒外植体6min褐化率、污染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以照山白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试管苗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其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Read+ ZT 4.0 mg/L+ NAA 0.05 mg/L+蔗糖(3%),诱导率达92.41%;最适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Read+ ZT 3.0 mg/L+ NAA 0.1 mg/L+蔗糖(3%),增殖系数达7.56;生根培养基为Read+ IAA 0.5mg/L+蔗糖(2%),生根率达92.5%;NAA不适宜照山白杜鹃生根诱导;将试管苗移栽到松毛土∶泥炭土∶河沙=1∶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9%.  相似文献   

4.
以长白柳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长白柳嫩茎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芽苗生根的影响。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植株再生各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嫩茎基部直接再生芽苗的培养基:N-68+2ip3.56 mg/L+NAA 0.03 mg/L,诱导率为93.5%;生根培养基为:1/4MS(大量元素)+IBA 0.04 mg/L,生根率达99%以上。成功诱导出长白柳嫩茎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优良银白杨离体快繁再生体系,培育速生高产的银白杨苗木,以西藏银白杨叶片、茎段作为不定芽诱导的初始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中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二次不定芽诱导,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银白杨不同材料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6-BA∶NAA为5∶1是银白杨不定芽诱导的最优激素浓度配比,银白杨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材料为当年生带腋芽茎段;6-BA(0.5mg/L)+NAA(0.1mg/L)+KT(0.2mg/L)为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最优激素浓度组合;不定芽增殖的最优激素7浓度组合为6-BA(0.5mg/L)+NAA(0.2mg/L)+KT(0.2mg/L)+IBA(0.2mg/L),平均增殖系数最高。综合考虑得出:MS+6-BA(0.5mg/L)+NAA(0.1mg/L)为银白杨不定芽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材料为银白杨当年生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KT(0.2mg/L);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KT(0.2mg/L)+IBA(0.2mg/L),pH5.8。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红叶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Lindl.)Ricker)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分别采用75%酒精(15~60s),0.1%升汞(6~12min)进行消毒。对不同取材部位(顶芽以下1~9茎节),不同激素(6-BA,NAA,ZT)和浓度的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1%升汞处理时间8min时,最适宜的75%酒精灭菌时间为45s;而在0.1%升汞处理10min时,污染率最低且存活率最高。茎段选择稍硬枝茎段(顶芽以下4~6茎节),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萌发率。6-BA1.0mg/L+NAA 0.15mg/L+ZT0.15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达到35.83%,萌芽苗生长状况较优。建议使用稍硬枝茎段(顶芽以下4~6茎节)作为红叶榆叶梅组织培养的外植体,使用75%酒精45s+0.1%升汞10min作为红叶榆叶梅茎段的灭菌处理方式,选择6-BA1.0mg/L+NAA0.15mg/L+ZT0.15mg/L作为诱导培养的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7.
《湖北林业科技》2017,(3):21-23
以蓝莓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外值体类型、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对蓝莓启动阶段、增殖阶段、生根阶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容易萌发的外植体类型为幼嫩枝,萌芽率可达85.3%,增殖培养基以WPM+ZT1.0 mg/L+6-BA0.5 mg/L+NAA0.3 mg/L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则以1/2 WPM+NAA1.0 mg/L+活性碳1.0 g/L为最好,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算盘子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算盘子无菌苗茎段为材料,建立了算盘子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5mg/L;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1mg/L。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算盘子组培快繁有显著影响,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当配比得到算盘子快繁的最佳培养体系,可以解决算盘子产业化生产中种源质量参差不齐和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预备试验可知,兴安杜鹃的根、茎、叶为外植体,根段更易产生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根段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4MS+ZT 0.5 mg/L+IBA 0.2 mg/L+NAA 0.02 mg/L培养基,其诱导率为73.33%。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设计,首次建立了丹红杨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丹红杨叶片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0.20 mg/L+6-BA1.00 mg/L,诱导率为57.50%;叶柄、无芽茎段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基诱导为MS+6-BA0.30~0.80 mg/L+ZT0.30~0.80 mg/L+NAA0.02~0.05 mg/L,诱导率为82.26%;根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0 mg/L+KT0.50~1.00 mg/L+NAA0.50~1.00 mg/L.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R0.10 mg/L+NAA 0.10 mg/L.胚性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WPM+6-BA0.20 mg/L+TDZ0.001~0.003 mg/L+KT0.50 mg/L+NAA0.05~0.10 mg/L.  相似文献   

11.
以腋花杜鹃和Rhododendron‘Germania’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激素浓度对其增殖效应;基本培养基类型、NAA和IBA浓度对其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为影响腋花杜鹃和Rhododendron‘Germania’增殖的主效因子,茎段组合ZT 2 mg/L,腋花杜鹃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率达408%,茎段组合ZT 1 mg/L是较适合Rhododendron‘Germania’增殖的组合,增殖率达632%;NAA和IBA为影响腋花杜鹃生根的主效因子,且NAA的影响大于IBA,在WPM+NAA 1 mg/L+IBA 0.75 mg/L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为85.33%,NAA为影响Rhododendron‘Germania’生根的主效因子,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1.5 mg/L+IBA 0.5 mg/L,生根率达89.33%。  相似文献   

1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探讨BA浓度、NAA浓度、暗培养时间以及AgNO3浓度对小桐子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诱导小桐子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 mg/L BA+0.5 mg/L NAA+暗培养14 d+0 mg/L AgNO3.  相似文献   

13.
以神仙草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神仙草在添加了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MS+BA 1.0 mg/L+NAA 0.1 mg/L;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是:MS+BA 2.0 mg/L+NAA 0.1 mg/L;生根适宜培养基是:1/2MS+NAA 1.0mg/L。  相似文献   

14.
以黄樟秋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黄樟组培繁育体系,研究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及配比对黄樟茎段不定芽诱导、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樟带腋芽茎段最佳启动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4.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培养7 d开始萌动,诱导率可达76.67%;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MS+2.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3.78;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在此培养基中幼苗培养13 d开始发根,生根率达85.56%。上述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黄樟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生根率,为黄樟优良品系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尾叶桉(Eucalypt urophylla)优良新无性系的无菌组培苗为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6-BA、NAA不同质量浓度配比对尾叶桉无菌幼苗丛芽增殖率,以及生根粉种类、质量浓度、不同IBA和NAA配比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6-BA质量浓度为0.01 mg/L,丛芽增殖率在NAA质量浓度为0.01、0.1 mg/L时递增;而NAA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则有利于生根;筛选出适宜尾叶桉优良无性系ZQUA10的增殖培养基为MS+0.01 mg/L 6-BA+0.01 mg/L NAA+30 g/L蔗糖+6 g/L卡拉胶,增殖系数达到4.7;筛选出适宜尾叶桉优良无性系ZQUA1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ABT1+30 g/L蔗糖+6 g/L卡拉胶,生根率达到57.5%;筛选出适宜尾叶桉优良无性系ZQUB58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 mg/L IBA+0.5 mg/L NAA+30 g/L蔗糖+6 g/L卡拉胶,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以黑果枸杞1年生苗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黑果枸杞组织培养各阶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嫩茎段腋芽诱导与生长的培养基为MS;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1.0mg/L;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2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MS+6-BA 0.4mg/L+NAA 0.2mg/L;诱导生根的组培苗在实验室内打开瓶口炼苗7d,在温室内移栽到穴盘或合适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基质为森林土、河沙及蛭石,其比例为2∶1∶1。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林业科技》2016,(1):80-83
以沙柳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ZT、NAA组合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ZT、NAA组合,沙柳幼芽高生长最佳培养基为1/2 WPM+ZT 1.0 mg·L~(-1)+NAA 0.1 mg·L~(-1),沙柳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WPM+ZT0.1 mg·L~(-1)+NAA 2.0 mg·L~(-1)。在参试的MS、WPM、B5、DCR、White 5种培养基中,最适合沙柳幼芽茎段诱导及生根的培养基为WPM,叶片较绿,根较长,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18.
以荆半夏的叶片、叶柄及块茎为材料,实验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半夏组织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S+2.0 mg/L 6-BA+0.5 mg/L NAA诱导培养基中,叶片最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块茎次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70%,且容易出现褐化现象。而由叶片所形成的愈伤组织接种到MS+1.0 mg/L 6-BA+1.0 mg/L NAA分化培养基中,出芽率最高,达100%,且试管苗长势旺盛;半夏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3 mg/L NAA。此研究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荆半夏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湖北地区特色经济药用植物荆半夏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青蒿的带芽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0.1%的升汞在不同消毒时间的消毒效果,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相同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0.1%的升汞的消毒时间为8min时污染率明显较高,消毒时间为10min时会给外植体造成严重伤害,使其不能继续生长,消毒时间在9min左右效果最佳。青蒿茎段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mg/L+IBA0.1mg/L,不定芽诱导率高达100%。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1.5mg/L+NAA0.1mg/L,生根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生根数量多且根系粗壮。  相似文献   

20.
以紫边碧玉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5mg/L+AC 0.2g/L,适宜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1mg/L+AC 0.2g/L,适宜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mg/L+KT 1mg/L+NAA 0.2mg/L+AC 0.5g/L;增殖苗高3cm以上时,可直接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