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春种马铃薯在山区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从选地、整地、选种及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个环节,为春种马铃薯在屏南县的栽培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土层深厚、土质沙壤、高寒干冷、凉爽宜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繁殖推广,选择出了多个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总结出了一套集起垄栽培、覆膜集雨保墒、机械化播种作业为一体的旱作马铃薯栽培技术措施。栽培技术.选地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地势平缓、土质疏松、肥力中等的沙(绵)壤地块作为马铃薯的种植田块。前茬作物以非茄科作物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梯田旱地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抗旱产粮栽培模式,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梯田推广种植。1选地、整地1.1选地在本区域海拔1400~2200m之间选择向阳、较宽、较长的梯田地块种植。宜选前茬作物为冬小麦、马铃薯、豆类地块,不宜连茬,也不宜与胡麻、谷类作物轮换倒茬。在选茬适当、面积较大且向阳的梯田地里种植全覆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在我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以上,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镇龙镇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乡镇,也是马铃薯的主产区。经过多年种植,现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是茄科作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马铃薯与水稻、玉米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深耕20~30cm,播种及时耕耙,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  相似文献   

5.
1选地,整地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要与茄科作物进行轮种。旱地栽培可与玉米、大豆、甘薯、小麦、油菜等作物换茬轮作。应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稍偏酸性的田块。耕作层最浅不低于33cm,土垡细碎(直径<2cm),整地要求:播种前深耕、耙细、整匀、平整,然后开槽起沟。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马铃薯,不但导致病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大春马铃薯覆膜集雨保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高海拔春旱地区大春马铃薯覆膜集雨保墒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质脱毒壮龄种薯、选地整地、播种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植保措施、适时收获等内容。该技术经过充分的试验和生产示范,技术经济效益好,适合盐源及类似严重季节性干旱和无灌溉设施地区马铃薯栽培,也可供其他作物(如玉米)集雨节水栽培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晓玉 《种子科技》2020,(7):30-30,32
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科学构建是实现高产栽培的重要基础。分析了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播种前、播种期及播种后等方面,具体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提高了马铃薯的栽培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全山区县,春季干旱无雨,灌溉条件差,旱地作物产量和效益不高。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的发展,一些抗旱高产高效作物栽培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针对本地区气候特点,我们经过不同区域多点实验、示范,马铃薯深耕起垄、双行穴播、覆膜栽培,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0-15%。  相似文献   

9.
<正>克新1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利用米拉为基础材料,经过连续两年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品种。2003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克新15在我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8年我省种植6.03万hm2,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95%。2009年我省种植面积增加到5.03万hm2,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9.16%。为更好的发挥克新15的增产潜力,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轮作与选地克新15适宜的前茬为小麦、玉米、大麦、大豆,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做好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山区马铃薯产量较低的原因,如种薯品种多而杂、质量较差,栽培管理不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提出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要点,能够保证山区马铃薯产量逐年丰收稳产。  相似文献   

11.
古浪县山旱地马铃薯覆膜时期与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旱地马铃薯覆膜时期与种植方式对土壤湿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覆膜时期的沟侧栽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均高于垄侧栽培;同一位置种植的秋覆膜栽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均高于顶凌覆膜和播前覆膜;秋覆膜沟侧栽培较秋覆膜垄侧栽培、顶凌覆膜沟侧栽培分别增产7.0%、20.6%。  相似文献   

12.
胡晓红 《种子科技》2023,(23):46-48
以临潭县为例,探讨了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重点,分析了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与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从选地与整地、及时施肥、覆膜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深入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推动马铃薯栽培技术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始,研究了地膜玉米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的养用结合技术。以玉Ⅰ米高产高效栽培为目标,从耕作、播种、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产量效应、增产原因和经济效益分析,结合选用对路高产良种、配方施肥、适时茬口衔接、合理田间配置四项关键技术,形成了高寒山区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的产量,以威芋 5 号马铃薯原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白色透明膜垄作、黑膜垄作覆土自动破膜、白膜半膜覆盖集雨、黑膜半膜覆盖集雨 4 种不同覆膜方式及露地栽培不覆膜对马铃薯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有效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覆膜最高能缩短 16d;不同海拔地区覆膜方式也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在海拔为 953m 的地区以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达 2079.91kg/667m2、2078.54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5.17%、25.09%;海拔高度 1562m 的地区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达 2286.12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8.99%。4 种不同覆膜方式均较露地栽培不覆膜纯收益增加。因此,推荐在黔西北山区中低海拔 950m 左右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在海拔 1500m 以上地区采用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产量较高、在我国栽培区域较为广泛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马铃薯为喜冷凉性作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间作作物,可鲜食,还可以加工成薯片、薯条、薯全粉等多种食物。国内外很多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从事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为马铃薯的种植和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作为一种理想的作物,也伴随着林果业的发展,核桃果树树龄和树冠不断增大,核桃—马铃薯间作模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经多年的栽培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合适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区杂交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隔离、苗床播种、苗床管理、耕地、施肥、生长期管理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为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低海拔地区马铃薯冬作栽培的品种类型与栽培方式,为冬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费乌瑞它、米拉和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起垄覆黑膜栽培、起垄覆白膜栽培和常规栽培方法,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类型冬作产量表现和不同栽培方式的保温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具有增温效应,其增温效果依次为:起垄覆白膜起垄覆黑膜常规栽培。米拉平均产量最高,为1706.43kg/667m~2,其次是威芋5号,产量为1567.80kg/667m~2,费乌瑞它产量最低,为768.56kg/667m~2。费乌瑞它虫害率最高,达到90%,商品率最低,为55.41%。米拉虫害率为10.57%,商品率为85.24%。威芋5号虫害率最低,为2.33%,商品率为84.94%。覆膜栽培能起到增温保湿、提前出苗的作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产量和商品率高,虫害发生轻,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孙慧杰 《种子世界》2014,(12):44-45
<正>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玉米制种的成功经验。从1998年开始在甘南县良种场进行覆膜制种,制种产量与未覆膜相比,成倍增产。大垄覆膜主要功能就是增温、保水、增产。选茬整地,改垄夹肥玉米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和轮作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从茬口的选择上,除甜菜茬、向日葵外均可种植,这两个作物的茬口属硬瘦茬,不适于种玉米。选地要选择排水良好,不积水的地块种植。要求做到伏秋整地,规方连  相似文献   

19.
棉花花生宽幅间作是山东省缓解棉油争地矛盾,实现稳棉增油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解决传统间作机械化及作物间轮作倒茬等难题,2014年开展宽幅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生产环境、品种搭配、播前准备、播种与覆膜、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秸秆还田与残膜清除等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对粉用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研究地膜覆盖对粉用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对宁夏西吉地区主栽的宁薯4号品种采用不同播期下地膜覆盖和未覆膜两种栽培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使马铃薯开花期提前,从而增加薯块的生长时间,5月上旬到7月中旬,保水效应和抗旱增产效果明显,覆膜比未覆膜增产47.8%~67.2%。对主栽的青薯168号采用不同时期覆膜和不同时期揭膜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前覆膜可以优化土壤环境,在块茎增长时期以后揭膜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覆膜效果,提高马铃薯产量,最高增产可达76.3%。因而,在马铃薯种植期间使用地膜覆盖并适时的覆膜揭膜,能有效提高粉用马铃薯的品质及商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