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晋杂3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晋杂3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10337A6为母本、恢复系3037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3年7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区域试验中,晋杂32号平均产量为8 970.5 kg/hm2,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7%。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产量高,抗旱性、耐瘠薄性较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适应性广,适宜山西省晋中盆地及其以南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晋杂36号是以自选不育系20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J75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早熟高粱新品种,其生育期125 d,株高165.8 cm,穗长29.1 cm,穗质量161.2 g,穗粒质量120.9 g,千粒质量27.2 g;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598.0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3.7%;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系统登记。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高粱春播早熟区春季种植或夏播区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高粱品种富硒能力的差异,筛选富硒能力较强的优质高粱品种,以山西省主栽的7个高粱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在高粱开花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研究不同施硒量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叶面喷施外源硒能够显著提高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且随着喷施硒剂量的增大高粱籽粒硒含量增加;无论喷硒与否,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不喷硒条件下,7个高粱品种中以晋糯3号、晋杂22号籽粒硒含量较高,分别为0.160,0.142 mg/kg;在摄入硒的安全范围内,开花期亚硒酸钠喷施剂量以80 mg/kg最适宜,品种中晋糯3号富硒效果最好,籽粒硒含量达0.296 mg/kg,晋杂22号次之,籽粒硒含量达0.277 mg/kg,晋糯3号和晋杂2号籽粒硒含量约为对照的2倍,均达到谷物富硒标准。高粱开花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各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山西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选择晋糯3号和晋杂22号进行富硒高粱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邮编:030600,电话:0354—3963982)选育的高粱新品种“晋杂28号”,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755-1757
汾酒粱2号高粱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2015年育成的酿造高粱新品种,其试验用名为晋中13-2。该品种以自选不育系A22783A为母本、自选酿造专用高粱系恢复系EM1383为父本组配而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33 d,比对照晋杂22号晚1 d,株高174.4 cm,具有分蘖力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综合性状优异、产量高等特点,省区试平均产量为9 354.0 kg/hm~2,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10.1%,籽粒粗淀粉(干基)含量74.96%,是优良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晋杂1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的酿造高粱杂交种,近年来该品种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本文以多年的试验结果为基础,主要介绍了晋杂12号酿造高粱品种在武威市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为武威市酿造高粱产业健康发展及大面积推广种植酿造高粱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高粱杂交种晋杂3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47-48
高粱杂交种晋杂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8年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的高粱杂交种,平均产量9 261.0kg/hm~2,同期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10.3%。生育期129.4 d。种子次生根健壮、发达,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很强,幼苗叶片呈绿色,株高169.0 cm,叶绿色,叶脉白色,穗长33.3 cm,穗形纺锤形,穗码松,紧度中紧,颖壳红色、卵圆形,穗粒重99.4 g,千粒重32.3 g,粒红色,粒形扁圆,粒质粉质。抗旱性、耐瘠薄性较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适应性很广。  相似文献   

8.
<正> 晋杂12号由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育成,1994年5月通过山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晋杂12号(原名晋杂87—1)是以具A_2细胞质的V_(?)A为母本,以1383—2(即HM 65晋粱5/恢7)为父本配制而成。为春播晚熟区的高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高粱品质与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之间的关系.[方法]试验选用4个高淀粉高粱杂交种晋杂22号、晋杂23号、晋杂34号、晋糯4号进行了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试验,对其出酒率和基酒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晋杂34号酿造大曲清香型白酒品质最好,晋糯4号对于提高白酒出酒率方面有显著的作用.[结论]研究可为清香型白酒生产提供优质酿酒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10.
“晋杂20号”由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而成,2004年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5年通过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18-520
晋杂3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外引恢复系南1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粱杂交种,于2013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区域试验中,晋杂33号平均单产为9 486.9 kg/hm2,比对照增产9.8%。该品种植株矮,株型紧凑、穗型中紧,抗倒伏,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收获;适宜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在吉林省白城、内蒙古赤峰等示范种植也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晋杂33号"是在2013年3月份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其以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并外引恢复系南133为父本杂交选育获得,是一种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植株矮及抗倒伏和耐密植等特点及优势,应用机械化栽培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文章对高粱品种"晋杂33号"的选育及机械化栽培技术展开探究,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夏播高粱新品种晋杂3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54-756
晋杂30号是山西农业大学以黑龙30A为母本、01-226为父本选育出的适于夏播的高粱品种。2010年,参加山西省中部复播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486.6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4.8%;2012年平均产量5 562.5 kg/hm2,增产13.0%。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生育期95~100 d,籽粒蛋白质含量11.12%,淀粉含量71.91%,具有植株矮、抗倒伏、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等特点;适宜于山西省吕梁、晋中、太原地区小麦收获后有110 d生长期的地区推广种植,且要尽可能早播。  相似文献   

14.
“晋杂33 号”是在2013 年3 月份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其以自选不育系SX605A 为母本,并外引恢复系南133 为父本杂交选育获得,是一种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植株矮及抗倒伏和耐密植等特点及优势,应用机械化栽培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文章对高粱品种“晋杂33 号”的选育及机械化栽培技术展开探究,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育成抗旱、节水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晋杂10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延安市种植的高粱品种,从山西省和辽宁省引入优良高粱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并按照最适播种条件进行统一播种和管理。结果表明,综合抗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晋杂25、辽粘6号、辽粘3号、辽2297和龙杂产量较高,抗性较强,适合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晋杂12号"高粱系山西省高粱研究所利用新型细胞质不育系为父本组配而成,是我国育成的第1个新型"A 2细胞质"杂交种,在选育和利用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解决杂交高粱品种长期利用单一细胞质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杂交种子籽粒白色角质,解决了高粱杂交种子、根茎短,芽鞘软,顶土力弱,播种难抓全苗的生产普遍性问题,1996年引入我县示范推广以来,以高抗丝黑穗病著称.其农艺性状较当地推广的"抗四"及"晋杂11号"较佳.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高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是种植高粱较多的省份之一,长期的种植和选择,形成了遗传基础丰富的资源材料。建国以来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共收集、保存、鉴定和编目入库3 298份资源材料,占全国高粱资源总数的18.3%。通过性状和特性鉴定,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优良的资源材料在生产和高粱育种上普遍应用,如离石黄(离石)、三尺三(汾阳)。一些抗性资源也在高粱抗病虫育种方面发挥了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山西省高粱育种专家通过有性杂交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出了株高适中、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杂交种。晋杂5号(TX3197A×三尺三)就是典型的事例。父本三尺三是山西省汾阳优良的地方品种,配合力高,适应性强。晋杂5号是中国春播晚熟区高粱的主栽杂交种,曾在我国的高粱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是种植高粱较多的省份之一,长期的种植和选择,形成了遗传基础丰富的资源材料。建国以来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共收集、保存、鉴定和编目入库3298份资源材料,占全国高粱资源总数的18.3%。通过性状和特性鉴定,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优良的资源材料在生产和高粱育种上普遍应用,如离石黄(离石)、三尺三(汾阳)。一些抗性资源也在高粱抗病虫育种方面发挥了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山西省高粱育种专家通过有性杂交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出了株高适中、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杂交种。晋杂5号(TX3197A&#215;三尺三)就是典型的事例。父本三尺三是山西省汾阳优良的地方品种,配合力高,适应性强。晋杂5号是中国春播晚熟区高粱的主栽杂交种,曾在我国的高粱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粱新品种晋杂12是山西省高粱研究所于1993年利用新型细胞质不育系为父本组配而成,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新型A2细胞质杂交种,在选育和利用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解决杂交高粱品种长期利用单一细胞质可能带来毁灭性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粱杂交种晋杂12自1996年引入我县示范种植以来,表现高抗丝黑穗病,农艺性状优于当地推广品种抗四、晋杂11(抗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