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病防治是渔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许多养殖单位及养鱼户在养殖实践中,由于不注意鱼病防治或随意乱用药,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现将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文魁 《水产养殖》2009,30(12):37-38
低洼地区鱼塘养殖过程中,一般在天气变化剧烈,特别是大暴雨后最易发生鱼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鱼病是低洼地区鱼类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年的养殖生产,现将大暴雨后鱼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鱼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鲑鳟类养殖常见疾病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鲑鳟类是世界性的主要冷水养殖鱼类,鱼病的防治在鲑鳟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鱼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是提高鲑鳟养殖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07,(5):78-78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水产集约化养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水产高密度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水产动物疾病也在不断发生、蔓延,给养殖户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鱼病的防治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安全有效地防治鱼病,快速准确诊断鱼病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健所在。鱼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要重视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要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鱼病的防治工作就成为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鱼病应采取积极措施,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合理用药。对每月多发的鱼病做到心中有数,对鱼病及早进行全面、高效、准确的预防,就能够大大减少水产养殖的经济损失。现将一年中每月多发的鱼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广大的养殖生产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渔业社会化服务,解决近几年来鱼病危害严重的老大难问题,使养鱼户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武岗县水产站于86年4月27日开设了一个“鱼病诊所”,热情为群众服务,截至7月10日止,为群众检查诊断病鱼1510尾,提供漂白粉5000公斤,中草药175公斤,出售各种西药、中成药等鱼病防治药物价值4000元,开出鱼病诊断处方680张,印发鱼病防治资料1200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1987~1990年辽宁地区池塘养殖鱼类的鱼病调查结果。共发现各种鱼病31种,其中传染性鱼病13种,侵袭性鱼病14种,其他鱼病4种。这些鱼病中,鲢鳙鱼肾脏艾美虫病引起大批死亡的现象属国内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8.
陈昌齐  唐毅 《水产科学》1994,13(1):11-14
江河船体养鱼是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的集约化水产养殖方式。船体养鲤过程中鱼病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为细菌性疾病;烂鳃、赤皮病常以暴发性死鱼的形式出现,其危害最为严重;鱼病的发生与江河汛期流速、水温、含沙量及浮渣的急剧变化密切相关。针对江河水域环境因子特点采取相应的鱼病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密度的大幅度提高,常常会引发鱼病,同时因地区间的苗种、亲鱼流动的频繁,也相应扩大了鱼病的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一旦发生鱼病,不权影响生长而且成活率也会下降,严重时大批死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鱼类栖息水中,这给鱼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患病鱼又大多丧失食欲不能服用药饵,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泼洒或挂袋,这种疗法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一死,对于病重的鱼却很难奏效。因此为了减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主张提倡“以防为主健康养鱼”。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普及,鱼病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药物防治以其快速、方便、准确有效的特点已被生产者接受。适时适量地对症下药,科学地进行鱼病防治是水产养殖者的愿望。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将几种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周月秀 《海鲜世界》1993,(3):6-9,36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养殖生产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病害也日益严重,已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了加强鱼病防治工作、我们对鱼病病原区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是现代养鱼、预防鱼病发生的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所谓鱼病的生态预防,就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底环境的生态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除鱼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1 大水面鱼病防治 大水面是指养殖水体在0.2hm~2以上的精养或粗养池。也就是指普通的池塘养殖水面。大水面养殖具有水体面积大、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鱼群密度相对较小,因而鱼病传播速度慢、鱼群发病率相对较低的优点。但由于水面大,也具有鱼病防治不便、用药成本相对较高等缺点。针对这些特点,在鱼病防治上应该掌握以控制水质为主,外泼内服结合,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蟾胡子鲶(Clarias batrachus)又名两栖胡鲶,为我区新引进的养殖品种,养殖试验正在各地推广,但其易发生哪些鱼病,如何防治?报道的资料不多。两年来,我们在鱼病门诊中,诊治蟾胡子鲶寄生虫性鱼病多起,现将病原、症状、药物治疗和几种药物对蟾胡子鲶致死及安全浓度试验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几十年来的南苗北运和养殖密度的逐年加大,许多北方过去没有的鱼病也在我省逐步蔓延开来。笔者从事水产工作二十多年,专项从事鱼病防治工作也有近十年历史,深感到鱼病防治的好坏是当前影响我省渔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5,30(9):26-27
6鱼病防治 黄颡鱼的鱼病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由于黄颡鱼人工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在鱼种和成鱼养殖中,已发现了一系列的流行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17.
刘真 《水产养殖》2022,(1):72-73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鱼苗种类和养殖池塘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较大,需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避免鱼病大范围传播.使用抗菌药物防治鱼病时,需确保药物种类和剂量使用的合理性.因此,养殖人员应正确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生态预防鱼病是利用鱼类生态和养殖水体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属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至消除鱼病的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有机结合。目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  相似文献   

19.
八、夏季使用渔药的注意事项 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来临,鱼病也渐渐地进入高发期,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用药高峰期也逐渐到来。但许多水产养殖户不了解鱼病防治过程中的用药特点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不当,或根本不会用药,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经济上的浪费。常见的情况是,养殖户防治鱼病时,通常采用先杀虫、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把寄生虫性鱼病称之为侵袭性鱼病。侵袭性鱼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大鱼小鱼都可感染,对鱼最敏感,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害会造成一些养殖鱼类的减产或绝产,是制约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杀虫药物的大量使用,使一些寄生虫产生了抗药性,原有的药物剂量已不能将寄生虫体杀死,新的药物剂量又较难掌握,为此,把近几年在治疗常见的几种侵袭性鱼病的办法介绍给大家,供广大从事水产养殖的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