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受重采轻造思想的影响,营林跟不上采伐,导致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急剧下降,进而引起经济效益下降,特别是开发较早的林区更为严重。为了维持林区社会再生产,不得不加大采伐量,这又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质量下降,从而经济效益进一步下降。这种恶性循环就是造成现今林区“两危”(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主要根源。要使林区走出“两危”的困境,除了国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及林区本身积极发展林木产品深加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尽管开发较晚,也同其他国有林区一样,昔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依然面临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厄运。究其原因,概括的说,除了有经济体制的弊端,社会基础簿弱等客观因素外,这种在全国国有林区既普遍又性质相同的通病,是国家较长时期对林业政策导向上的失误,本文主要从导致“两危”的方针政策入手,探求国家与地方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使大兴安岭林区避免“两危”的发生。为决策者和经营者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浆果资源的利用现状,主要浆果资源的生境特点及经济价值,提出了浆果资源的开发方针,开发原则及途径,以便为林区“治危兴林”合理开发利用浆果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50多年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生态建设.为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区域经济和稳定边疆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但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重点国有林区开始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森林资源急需休养生息.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在1998年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全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实施8年来.中央已累计向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投入天保资金280多亿元.不仅为森林资源的恢复发展、缓解林区“两危”局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  相似文献   

5.
伊春是我国东北的老林区,是国家商品材基地之一。原有可采蓄积4×10~8m~3优质木材。当时误认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结果在半个世纪内砍伐殆尽。一个欣欣向荣的百万人口大林区,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日趋繁荣之时深深地陷入了两危(可采林木资源危急,经济危困)之中。其教训之一,就是忽视了经济林的培育,丢掉了大量财富。这个大林区有许多宝贵的特产资源可供开发,有多种山野果可以培育成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林,山梨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采访,经常听到林区的领导和专家提到这样两个词:资源危困和经济危困。因为我对林区经济知之甚少,所以也就难以想象这两个词所概括的实际状况.在林管局领导的建议下,我来到阿尔山林业局采访.阿尔山林业局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温泉著名,但是,自然美景却无法掩盖资源危困和经济危困给这里的领导和职工带来的忧虑.这个局1946年  相似文献   

7.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日益减少,林区的“两危”严重影响着林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如何扭转“两危”局面,振兴林区经济是摆在林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扭转局面。在林区改革中,国家应根据国有林  相似文献   

8.
目前,森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可采林木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的问题.做为资源开发型的森工企业,森林资源危机势必导致经济危困.缓解两危,首先要缓解经济危困的燃眉之急,同时尽快恢复森林资源.这是林区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有林区作为国家最大的森林后备资源培育基地和木材、林产品供应基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对天然林的过度采伐,致使国家宝贵的天然林资源急剧减少,导致十分严重的生态后果,也使林区本身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地境地。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使国有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而且由于国家给予配套政策和资金,为国有林区深化内部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摆脱“两危”困境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停止天然林采伐后林区深化改革和转产分流的新形势,国有林区面临着严峻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枯竭,林业“两危”日趋严重。只有对林区各种资源全方位的立体开发,才能缓解日趋严重的“两危”,促进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野生植物是森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现在我们仅就开发与利用野生经济植物可行性做以论证,并提出自己的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宝英 《林业科技》1998,23(3):50-52
大兴安岭林区发展庭院经济的探讨郭宝英(大兴安岭林管局科技处庭院经济是林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庭院经济是解决林区分流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形式。大兴安岭林区自1964年开发以来已经30多年,目前正处在资源和经济的“两危”状态,特别是进行林场体制...  相似文献   

12.
我们大兴安岭林管局,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林业部的直属企业.现已成为国家初具规模的机械化林业基地.20多年以来,由于经营方式单一,一方面,丰富的林区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森林资源越采越少.虽然林资危困对我们这个新开发林区来说,还不是主要矛盾,但却是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是林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是解决林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发生经济危困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国有林场的一项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4.
论述加快林区绿色食品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结合大兴安岭林区实际,就如何加快林区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对缓解林区“两危”,振兴林业企业,指出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兴安岭林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初步探讨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谭俊,李雪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是1964年开发建设的国家重点林区,总经营面积846万公顷。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实现产值14.4亿元,创利税1.52亿元。但该林区现已陷入经济危困...  相似文献   

16.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是国家首批57户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森工集团之一。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产业基地,龙江森工的发展像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经历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的困境,经过林区人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最终龙江森工浴火重生、渡过难关,并顺利完成转身,走上了经济发展、林区和谐盼陕车道。  相似文献   

17.
林业改革的着眼点必须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发展和扩大,使林业生产摆脱两个“危困”,实现“两增”,走上“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了摆脱“两危”,现在林区正在发动群众开展讨论,为战胜资源危困,经济危困献计献策。无论是更新观念,深化改革,还是实行立体开发,增加效益都离不开现有森林资源。如果现有资源都保护不好,任其遭受危害,怎么谈得上增加资源。资源不能增加,增加经济效益又从何谈起。造成林区资源危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长期执行过量采伐的结果。另一方面与森林  相似文献   

18.
1998年 9月 ,我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以后 ,主要依靠林木采伐改造更新为经济支柱的省直林区 ,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困。有限的天然林保护经费远远满足不了林区最基本的需求的时候 ,林区的决策者们不得不把战略眼光投向非消耗林木资源的多种经营方面 ,希望通过多种经营项目的开发挽救脆弱的林区经济 ,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改变林区的命运。无疑 ,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开发是发展林区经济的主要方向。但是 ,笔者认为 ,无论怎样开发 ,必须坚持以林为主的经营方针 ,这是保证林区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 较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林区的认识很片面,提出了“绿色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号。随着森林的过量采伐和林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林区出现了经济危困和资源危机,“两危”的现实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为了摆脱困境,发展林区经济,一些有识之士都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上寻找突破口,有的已经收到成效。笔者认为,发展林区经济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我国开发建设最早的林区之一,由于过去长期集中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该省森工林区正处于可采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时期。如何使这个老林区的森林得以恢复,经济得以振兴,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对该省“五五”时期和“六五”时期的两次森林资源的清查,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除了进一步认清了可采资源危机的严重事实外,还认为只要更新观点,改变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木材利用领域中的潜力仍然是很大的,特别是林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