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淮安县地处淮河下游,由于低洼圩区较多,涝渍灾害成为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矛盾。因此,大力发展了机电排灌,兴建了占全县排灌设备保有量67.8%的低扬程泵站。然而,据测试资料分析,这类泵站的装置效率仅有27.4%。中小型泵站,尤其是扬程在2.5米以下的低洼圩区泵站能耗大也是一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泵站经济效益这个核心,多方  相似文献   

2.
泵站机组装置效率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泵站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工程运行及管理所需的技术参数,验证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合理,是泵站技术改造和技术经济指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实际机组装置效率测试时,由于平原地区小型泵站自身管路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流量测量仪器设备安装的要求,故采用渠道断面流速法进行流量测量。并且由于小型泵站装机容量较小,采用双瓦特表法进行输入功率测量。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并且适用于平原地区小型泵站的机组装置效率测量。  相似文献   

3.
刘述坤 《排灌机械》1993,11(3):36-37
沅江市现有排灌泵站381处、594台、55362 kW。机电排灌遍布全市,为抗灾夺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机电排灌普查和建档的同时,通过对典型泵站测试,结合实施八项技术经济指标考核,进行了泵站技术改造。据1989年以来各年度统计,每年装置效率都有所提高,特别是1991年我市被水利部定为水利科技推广试点市,机电排灌技术改造效果更佳,平均装置效率由35%提高到40%,全年节电395万kW·h,减少电费开支31.6万元。提高泵站装置效率,对降低排灌成本、节约能源、扩大排灌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拍门已成为中小型泵站用途极为广泛的断流设备,拍门的开启度大小直接影响着管道效率的高低,而管道效率又是泵站装置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拍门的节能研究对于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耗至关重要。在一般的排灌泵站中,大都使用的是门铀按装在管道出口顶部的钢制或铸铁平板拍门。由于拍门都有一定的自重,因此,拍门完全要靠管道的水流冲力才能开启。这样,拍门就对管道水流形成一定阻力。拍门自重越大,开启度越小,对小流的阻力就会越大。据我们对直径600mm的拍门开启度测试表明:当拍门开启度为40°时,泵站效率为62%;当拍门…  相似文献   

5.
一、影响泵站装置效率的主要因素 泵站装置效率是反映整个抽水装置的有效利用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表达式如下: η装=η机η泵η传η管 式中:η装-泵站装置效率;η机-电机效率;η泵-水泵效率;η管-管路效率。 可见装置效率与电机、水泵、传动设备和管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是泵站运行效率较高的设备之一,即使小型变压器,在额定负载时效率也可达到95%,大型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效率可达99%左右,因此,在计算泵站装置效率时都未计及变压器的电能损耗。然而,变压器是长期接在电网的电器设备,大有节电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7.
孙兰英 《排灌机械》1993,11(2):18-19
淮安市地处淮河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纵横贯穿,低洼圩区较多,涝渍灾害是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因此,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了机电排灌事业。至1991年底,全市机电排灌设备保有量已达9849万kW,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机和电,固定和流动,大中小相结合,能灌、能排、能降的机电排灌体系。我市泵站多数建于60年代,当时圬工泵为较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陆续进行泵站节能技术改造,并且普遍对泵站实行了目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电泵站的管理水平、工程和设备完好率及泵站综合装置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  相似文献   

8.
大型泵站变速-变角综合经济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泵站扬程变化幅度大、变化频度高、年运行时数长,应实现经济运行。分析泵装置效率特性,提出大型泵站变速一变角综合经济运行理论,并给出运行方案。结果表明,与单一变速或变角经济运行相比,泵站实现变速一变角综合经济运行,平均泵装置效率可再提高1%~5%。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影响泵站装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现有泵站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泵站装置效率的措施,对信后在现有和新建泵站的设计、管理和改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泵站装置效率的诸因素中,水泵运行效率是对整个泵站装置效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根据南通县对现有小型泵站测试,实际运行中的水泵效率平均只有65%左右。因此,改善运行条件,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是当前泵站改造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地处里下河下游,地势低洼,易涝易溃。70年代和80年代初兴建的500多座轴流泵站,基本上都是用的20ZLB-70型泵,由于扬程低(都在2.0以下),泵站装置效率普遍不高,一般在35%~40%左右。新建时,最高的也只有42%。离水电部颁标准净扬程在3.0米以下特低扬程泵站,站效率达50%以上的要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泵站工程中综合装置效率(η装)在定义和计算上的偏差,以及综合装置效率与能源单耗之间的不对应情况,提出了泵站枢纽效率(η枢)新概念,使泵站效率指标体系更趋完善,并与能源单耗唯一对应。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我省机电排灌站大都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沿江滨海地区,排涝扬程一般在三米以下,有的地方仅几十公分。在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泵站,即使是七八十年代初期兴建的泵站,都同样存在着实际扬程低于水泵的最佳性能扬程,使抽水装置长期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泵站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经实地测试调查,规划设计较好的泵站,其效率不过是35—50%,许多泵站低于20%影响泵站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对模型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换算,得到水泵原型装置的性能参数;再考虑水泵运行的传动效率和电机效率,得到原型抽水装置特性曲线;最后经插值计算,得到离散的水泵特性参数。分析泵站在不同机组投入运行条件下的可工作区间,结合工程设计参数,得到在实际调度过程中可能运行的所有工况;将此工况区间进行离散,得出各个工况点下梯级泵站系统的高效运行方案。以密云调蓄工程梯级泵站中屯佃泵站、西台上泵站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轴流泵和混流泵在本工程运行中的效率情况,其结果作为泵站优化调度的基础数据,为梯级泵站调水工程的初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做好电灌工程的节能降耗工作,叙述了泵站能源单耗与装置效率的关系,装置效率的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分析了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泵站能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何永海 《排灌机械》1993,11(2):37-38
我县根据水利部提出的现阶段机电排灌泵站的装置效率不应低于54.4%以及提水能源单耗不高于5 kW·h/kt·m的考核指标,从1989年起掀起了全面泵站改造的高潮。为了搞好这一工作,首先进行了泵站普查和泵站装置效率普测,在摸清全县泵站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泵站综合技改试点;然后对各类不同泵站进行因地因站制宜的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1991年11月底完成泵站改造217处,改造容量10010 kW·h,年可节电96.83万kW·h,效果相当明显。在进行泵站改造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下面几个  相似文献   

17.
泵站进出水对装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英 《排灌机械》1992,10(4):42-43,53
机电排灌站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排灌区的农业产量,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反映机电排灌站效益高低的指标是泵站的综合装置效率。从泵站综合装置效率的计算中可知,泵站的进出水效率(管路效率η_管,水池效率η_池)直接影响泵站的装置效率。如何提高这方面的效率,是我们在泵站建设或技术改造工作中需要作一些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黄麻涌竖井双向贯流泵站机组结构的选型与研究,介绍了竖井双向贯流式机组的(水力模型、齿轮箱、轴承、密封、电动机等设备)的结构型式、技术参数及选型原则,阐述了竖井双向贯流式机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装置运行效率高等优点。分析了竖井两侧流道的结构型式,对竖井内设备的结构与安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竖井双向贯流泵站可在河网地区的农田排涝灌溉泵站工程及城市防洪排涝引水泵站工程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大树刘泵站工程解决了引黄水不能自流入淀的问题,为新区建设提供重要生态水源保障。对该泵站水泵型式、机组台数、进出水流道、装置效率、噪音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南水北调水泵天津同台模型试验测试成果,选择适合该工程水力条件的泵型。通过优化系统水力性能、装置效率,以降低运行费用。结合真机测试验证水泵性能,为工程安全、高效、稳定、环境友好运行提供依据。泵站建成经试运行,水泵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指标正常,运行期间噪声在75 dB(A)以下,进一步验证了机组选型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抽样测试资料,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低扬程轴流泵站装置效率偏低,一般在20%~40%之间,有的甚至低于15%,平均效率约30%左右。这与我国部颁最低标准55%的要求差距较大。影响低扬程轴流泵站装置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注意到有些泵站机泵选配合理,进出水建筑物设计也得当,但装置效率却无法提高到规定的指标。经过计算复核,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中忽视了管路的配套设计,致使管路运行效率普遍较低,直接影响整个泵站装置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论述低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