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玉米空秆的成因造成玉米空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调查,发生空秆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是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二是气候因素。当光照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2.
玉米空秆俗称枪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不结子粒.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某些玉米品种的空秆率竟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气象因素、栽培因素、病虫危害三类.  相似文献   

3.
调查2010年双辽市玉米空秆的发生原因,指出部分玉米品种出现空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水肥条件和光周期敏感性等复合因素造成玉米雌穗滞育和伸出延后。品种是内因,气候是外因,主要是6月下旬时段性干旱和7月中下旬光照对玉米生育与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他因素如玉米生育速度、种植密度、蚜虫危害和倒伏等加重部分地块空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形成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1.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1.2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  相似文献   

5.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一、形成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2、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  相似文献   

6.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 一、玉米空杆的原因 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  相似文献   

7.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子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玉米空秆和倒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1.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 玉米空秆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与果穗发育时期玉米体内缺乏碳糖等有机营养也有关。当光照弱时,光合产物减少,雌穗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空秆即增多。另外,水肥不足、弱晚苗、病虫害、密度过大等因素均可造成空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空秆又叫“空身”,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有分化出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 1,因地制宜选用玉米杂交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止空秆,势必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选用良种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粗放的地方,宜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土壤肥沃,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宜选用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用多穗或双穗品种,由于它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使空秆减少。  相似文献   

12.
正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1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1.1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空秆的发生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玉米大田生  相似文献   

13.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的现象。引起玉米空秆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自身的生理遗传原因和对不良外界环境反应敏感导致的。在玉米栽培环境中,同一条件下不同品种表现空秆是不同的,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块及不同栽培条件下表现空秆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王秀萍 《新农业》2011,(7):21-21
2010年,玉米空秆现象在辽宁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重,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分析其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空秆已成为玉米生产的一件大事。一、玉米空秆的发生原因1.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玉米营养期长生物量大,吸肥力强,需肥量大,营养供应不足就会增加空秆率。如氮素不足则会造成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减少,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间对营养的需求,使得果穗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相似文献   

15.
正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某些玉米品种的空秆率竟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一、玉米空秆的原因1.种植密度过大对于同一品种,在同等施肥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空秆率逐渐增加。在同一块地上,每个玉米品种都有适宜的栽培密度,栽培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合成有机营养减少,因此空  相似文献   

16.
正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一、发病原因1.品种因素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一些纯净度差、未经品种适应性试验的玉米单交种直接进入大田生产,往往因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生育期延长,玉米幼苗生长不整齐,出现大小苗分化,小苗生长不良,不能形成正常果穗,造成空杆。此外,品种的自身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从目前调查看,生育期长的稀植品种空秆率高,密植品种影响小些。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空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主要原因1、营养代谢不良。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少,便会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杆率增多:在旺长阶段,如果矿物质营养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向雌穗上部分配的有机物质少,从而也形成空杆。  相似文献   

18.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因为,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空秆和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空秆和倒伏是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玉米减产的两个重要因素,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倒伏、空秆既有普遍原因,又有不同年份、不同情况的特殊原因,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栽培和管理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一、空秆发生的原因1、遗传上的原因。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致使茎杆中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们在生产中发现,部分玉米高产田空秆现象严重。据调查,一般地块空秆率为5%~15%,严重地块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是,在果穗发育时期,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不足,雌穗发育迟缓或停止,导致空秆增多。也就是说,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水肥不足、营养失调、密度不合理等问题,是形成空秆的主要原因。要降低玉米空秆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