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滨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农作物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现状,并进行全面科学评价,为制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和项目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楚州区小麦秸秆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1-202
本文依据《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的夏季作物小麦进行系统地调查和研究,获得该地区小麦秸秆的草谷比、收集系数、秸秆总量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评价,对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系数测定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采用田间测定及文献调查研究的方法,测定了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草谷比系数及秸秆可收集系数,估算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秸秆资源量、地区分布、资源密度等,并对秸秆资源分布进行分析评价,为吉林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优化秸秆产业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施甸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施甸县2009年秸秆理论资源量为77.57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69.47万t,年生产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46.62万t,单位播种面积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9.57 t/hm2,人均秸秆资源量为1.41 t。为制定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项目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丘陵山区作物秸秆资源量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反映易门县近几年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进一步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易门县农田建设工作站充分利用《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结合10年来的秸秆资源利用统计台账和问卷调查,通过综合分析,阐述当前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和措施,为清洁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加大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对于农业节能增效、农民增收和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焦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秸秆综合利用建议,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莘县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调查,摸清了莘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产量、分布、收集方式和利用途径等状况,分析了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农业部于2009年3月5~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全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启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378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科[2009]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农牧科发[2009]73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朱晓兵  乔磊 《河南农业》2020,(13):18-18
近年来,孟津县非常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为了全面掌握孟津县农作物秸秆生产与利用情况,笔者于2019年3—4月对全县5个乡镇6个行政村的120户农户进行了摸底,调查了每户农作物的种植种类、秸秆产生量、秸秆主要利用途径及比例,同时,对县内的12家市场经营主体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孟津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途径探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达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调查,探讨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达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芒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思路与对策措施,为今后在芒市有效地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芒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查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德宏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德宏州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总结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内涵,综述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5种利用措施和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未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加强秸秆肥料化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重视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机械装置及储运体系的改进和开发;利用秸秆资源产出各种副产品的单独过程加“环”组“链”技术改进和开发;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开发和效益评价,旨在为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的开发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春 《农学学报》2015,5(2):42-46
为了明确农村种植业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对北京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了各地区的秸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和小麦,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4.9%,秸秆利用主要以秸秆还田为主。除家庭燃用、秸秆还田以及养畜等用途外,北京仍有10%的剩余秸秆资源。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郊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文摘     
灰色关联理想解法在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不仅保护产地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而且是循环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机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主要分为秸秆用作饲料、食用菌基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为了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进行合理优选,根据文献信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值,应用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集成赋权方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采用灰色关联理想解法将指标权重和指标属性值进行集结,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黑龙江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优选中。该文分析的适宜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排序为: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燃料化利用〉食用菌基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优选结果与黑龙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相吻合,同时优选结果为按照多元利用原则规划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提供支持。此外该文评价指标的赋值根据已有文献信息进行9级赋值,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很方便的用于不同区域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本文针对滁州地区农作物秸秆还田现状进行调查,并简析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期给全国农作物秸秆还田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互助县主要农作物(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秸秆资源现状利用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分析,提出适宜于本县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对推进全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芳 《河南农业》2020,(7):31-31
内乡县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的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20万hm2,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2017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量为65.87万t。一、秸秆综合利用量从利用数量来看,2017年,内乡县秸秆总产量77.16万t,利用量65.8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5.4%,其中,夏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达到96.2%。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其带给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好处。本文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提出了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还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其它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秸秆,在农业上实行种养结合的模式这三种措施,总结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法的重点研究方案,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开发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