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5种是最常见的病原[1].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不合理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最常见,至今仍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目前,巳发现约有150多种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奶牛乳房炎,其中包括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或酵母菌、病毒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防治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对包头地区4个规模较大的奶牛场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是引起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并且分离的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防治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抗生素的应用在奶牛乳房炎控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病原微生物—宿主—抗生素三个方面及相互作用关系中论述了奶牛乳房炎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机制,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吸收、分布及抗生素的细胞内分布;细菌的被动选择、耐药性和细胞内寄生;细菌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抗生素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乳腺的重新感染。  相似文献   

5.
导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但病原微生物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因[1],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但各地病原感染情况不尽相同。本试验通过对柳州市部分奶牛场采集奶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用药提供可靠依据,以促进柳州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之一,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大肠杆菌也较常见,这3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总发病率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该病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乳房发炎。该病的发生常常给奶牛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本试验采集南京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汁,并分离到3株细菌,经过对这3株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生化试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均为O2血清型大肠杆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经济损失较大。因其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因此,在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上,必须根据其发病原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将奶牛乳房炎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1.1病原微生物感染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多达100多种,较常见的有几十种。(1)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最常见疾病。当奶牛因细菌感染引起乳房炎时,无论是真性乳房炎还是隐形乳房炎,抗生素治疗都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抗生素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同时,会在牛奶中产生药物残留,直接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也给奶牛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廉价而又无药物残留的特点,而蒲公英一直是中国古典医学典籍中治疗乳房炎的首选药物。因此进行中药蒲公英的药敏试验,以期为用蒲公英治疗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由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奶牛乳腺所引发的一种炎性症状,其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由于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不但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大量损失,还对奶制品加工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损害。本次研究对某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第3次送栓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在实验中,通过鉴定培养基及PCR鉴定方法对奶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检测到的病原菌再进行药敏试验,从而测试其有效的治疗药物,并进行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细菌性病原种类及致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选取辽宁地区某大型奶牛场75头临床表现为乳房炎的奶样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通过生化方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场奶牛乳房炎细菌性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8.7%、64.0%和54.7%,存在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85%)及氯霉素类药物(耐药率>30%)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9.5%)、环丙沙星(9.5%)、头孢噻呋(7.1%)和氧氟沙星(4.8%)比较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影响生产奶牛的泌乳量,而且严重影响乳汁的卫生质量。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约有1/3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引发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约有150多种,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方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疗效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局部炎症。这些病原由细菌、病毒及真菌等组成 ,以细菌居多。在细菌病原中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等最多 ,其中有不少为人畜共同病原。奶牛乳房炎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二种。前者发病程度严重 ,但发病率低 ,隐性乳房炎虽无临床型表现 ,但用SMT可检测到阳性 ,细菌分离可查到病原菌 ,发生率高 ,对奶牛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响。生奶生产是奶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故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乳房炎是奶牛场最易发生的疾病之一,也是制约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机械性刺激、化学物理性损伤及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引起发病,而微生物感染是主要原因,已发现有150多种病原,其中大肠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现将临床发现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兰州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试剂(ILMT)方法对神木县某奶牛场51头奶牛20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选取强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革兰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1.37%(16/51),乳区阳性率为17.5%(35/200);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3大类,且有两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其中耶尔森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3大类病原菌都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有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万古霉素5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可选用此类药物治疗奶牛的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严重的导致泌乳功能丧失,使奶牛被迫淘汰;同时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乳房炎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原及发病机制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病原按种类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四大类。据报导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多达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霉形体2种,真菌及病毒7种。奶牛乳房受到不良的物理、化学刺激,导致…  相似文献   

17.
奶山羊急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人们已从奶牛乳房中分离出130多种病原微生物,其中包括多种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但是,引起羊的隐性乳房炎和急性乳房炎的病原菌是否与奶牛一致,还未见相应的报道。本试验对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为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非抗生素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在治疗方面.自从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抗生素一直是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基本药物。但人们逐渐认识到抗生素会残留在牛奶中.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乳房炎的非抗生素疗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热点。即通过调节乳房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减少乳房感染。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绵羊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羊的乳头、乳腺、乳池的局部炎症,病原菌微生物引起绵羊乳房炎与奶牛乳房炎不同的是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有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乳房炎的危害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绵羊产奶量下降,甚至还会影响泌乳功能,最终使母畜被迫淘汰。目前对绵羊乳房炎的控制主要采取改善环境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抗生素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20.
正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治疗效果不显著,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乳腺组织纤维化,乳房萎缩,导致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引起乳房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以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为主,其中以细菌感染较多见。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单味药物防治乳房炎的效果不够理想。本试验结合相关文献报道,采用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西药组方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