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镇麦5号”(原名“镇9903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2000年以“扬麦158”/“宁麦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2.
“连麦1号”(原“连9825”)系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0年由“淮麦18”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3.
“扬麦13”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江苏、安徽小麦主栽品种。我镇自2005年秋播实施小麦良种补贴后,大面积成功推广了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2006、2007年均获高产。现将品种推广过程与获得高产的原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华麦1号”(原名“湖西9701”)系江苏省徐州农垦农科所和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型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市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经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7.
“宁麦13”(原名“宁0078”)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以“宁麦9号”系统选育而成,于2005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已申请品种权保护。我市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该品种,2005年示范种植3000多亩,表现出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大穗大粒、抗病性强、耐湿性好、适应性广、易于栽培、高产稳产,2006年秋播将成为我市主要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花4号”由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以“泰花2号”作母本、“中83—15007-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泰州市作物品种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9.
“徐麦856”(原“徐州856”)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郑州8329”“86195-14-4-4-1”杂交于1998年育成。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1~2003年连续两年参加淮北小麦品种区试,2001~2002年度平均亩产471.13kg,比“陕229”增产15.44  相似文献   

10.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5号"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5号”(原名“W4536”)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T45和T366分别作父、母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3年儿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国审玉2003067),2004年2月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省区试、东南区试、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及各地示范种植,“苏玉糯5号”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全国玉米种植地区春、夏、秋播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盐麦1号     
正盐麦1号是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区域试验,参试名称“盐麦0730”,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国家初审、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盐麦1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05。2020年技术转让给扬州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特征特性春性小麦品种,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层整齐,熟相好。  相似文献   

12.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为高产优质,耐肥抗倒,抗白粉病、赤霉病。2005年我镇种植“扬麦13号”19980亩,在旱灾、虫灾严重情况下,平均亩产355.4kg,其中两块千亩丰产方亩产达3814kg,比相邻的大面积“扬麦13号”单产增7.4%,比常规品种增21.7%。  相似文献   

13.
“宁麦14号”(原编号“宁008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定名,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2005~2006年,我场进行了一定面积的试种示范,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扬粳糯l号”(原名“香粳糯04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泰州市种子公司联合以“香粳糯91-21”/“广陵香糯”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新品种展示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河南和上海等省市迟熟中粳稻区推广种植。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淮麦20”系淮安市农科院育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郑州891/烟1604”,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于黄淮南片(苏北、皖北、豫中、豫北等地)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6.
德麦7号系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应用系谱选育法以云植437作母本,892-1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品质好、抗病性强的特点,广泛适宜春麦区种植,2005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滇审小麦200501。  相似文献   

17.
“科棉4号”(原名“A257”),由江苏省大丰棉花原种场与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于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引进我市,经连续几年的试种、示范,该品种具有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植棉户的欢迎,现已成为我市棉花当家品种之一。200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4,(18):26-27
扬麦11号小麦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南京农业大学杂交选育而成,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淮南麦区尤其是白粉病高发区种值。  相似文献   

19.
“扬油4号”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175~200k,具有亩产220kg以上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20.
百事灵通     
新品展台小麦新品种“扬麦14号”通过审定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2,电话:0514-7340868)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扬麦14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马铃薯新品种“中大1号”通过国审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邮编:100081,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