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草地畜牧业概况草地畜牧业是利用草地直接放牧牲畜,或将草地作为饲草刈割地以饲养牲畜的畜牧业。现代草地畜牧业包括草地牧草生产、草地畜禽生产、畜产品加工与流通、草地牧场景观及文化经营等环节在内的产业,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类型。草地牧场包含不同经济性质的牧场,既包括国营牧场,也包括家庭牧场和多种混合所有制的牧场。草地和生活在草地上的肉牛、羊、马、兔、鹅等草食畜禽是草地牧场主要的生产资料。现代草  相似文献   

2.
<正> 新西兰由于其发达的草地农业而著称于世。新西兰的草地在习惯上依着地形特点大体分成低地草地(Low country或 down country),丘陵草地(Hillcountry)和山地草地(High country)。前两类草地主要分布于北岛,南岛的坎特伯里平原和南部冲积平原及其与山地的过渡地带。这两类草地气候条件优  相似文献   

3.
<正> 建立人工草地的基本目的在于获得丰富而优质的饲草或同时用以恢复和增进地力。人工草地包括混播和单播的多年生或一年生牧草。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生产条件地区的人工草地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其基本目的和实质是一致的。人工草地涉及的学术领域较为广泛,需要多学科的配合,以促进人工草地的发展和提高。关于人工草地的研究,过去多着重于农业技术方面,对其中大量的生态学问题研究甚少。为了使人工草地稳步向前发展,以适应畜牧业向现代化过渡的需要,我想从四川的具体条件出发,谈谈人工草地建立中生态学的研究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草地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北方草地大面积退化,生产力下降,同时自我恢复功能降低或丧失等。本文阐明了北方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只有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利用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 桂西是广西的商品牛产区,其养牛以放牧为主,且草地面积比耕地面积多一倍以上。探讨其草地和养牛问题就有重要意义。一、桂西的山丘草地桂西山地和丘陵地的草地可分两类,一类以禾本科草为主,一类以芒箕草(Dicranopteris linearis)为主,少数属两者混生或过渡类型。因牛不爱吃芒箕,  相似文献   

6.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北方草地大面积退化,生产力下降,同时自我恢复功能降低或丧失等.本文阐明了北方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只有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利用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苜蓿草的加工利用加拿大南部的草地几乎全是人工草地和经过改良的半人工草地。人工草地又多以苜蓿草地和草坪草地为主。在苜蓿草地的利用方面,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利用形式。一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作为放牧地利用;二是以清种苜蓿收割后加工成方型或国型草捆贮存...  相似文献   

8.
青海大通种牛场草地类型及其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海松 《草业科学》2004,21(6):13-16
根据野外调查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类型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通种牛场草地可划分为3个草地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15个草地型.宝库河两侧滩地、河谷地为低地草甸类,海拔3 050~3 230 m山地阴坡为山地灌丛草甸、阳坡为山地草甸,3 230~3 400 m为高寒灌丛革句或高寒草甸类;3 400 m以上为高寒草甸类,草地类型垂直分布明显.为改良和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草地农业的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牛奶生产显得十分紧张,这就引起了对草地的关注。日本的原生草地,即所谓天然草地,主要是用于晒制干草,或作为农民的牛马圈垫草,或作为牛的夏季牧场。在这一草地上,大部分天然牧草是粗老,高纤维化,营养低和产量不高。像这样的草地是不适  相似文献   

10.
托叶胡枝子     
<正> 科名:蝶形花科学名:Lespedeza stipulacea Maxim. 普通名称:朝鲜胡枝子(Korean les-pedeza) 异名:长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Maxim.)Makino]. 用途:广泛地用作饲料,在草地上主要是6月至霜冻这段时间生长。亦为宝贵的干草和绿肥植物,并可用于土壤改良和保特,可种植于肥沃地,也可用于瘠薄或侵蚀地或废弃的坡地,可与各种作物(包括粮食和麻类)轮作,或种植于多年生禾草草地和瘠薄的天然草地。还可用作果园覆土作物和道旁种植。  相似文献   

11.
卢翔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15,(9):1423-1431
放牧是合理利用、培育改良草地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不同放牧强度、放牧方式以及家畜采食等提高或降低草地植物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草地植被群落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寄主植物密度,通过影响寄主植物对周围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病原真菌的传播来提高或降低病害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同时,不同放牧强度、家畜采食习性、草地生产类型、放牧史以及放牧分布型也分别提高或降低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本文综述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草地病害的影响,指出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把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与草地植物病害的影响结合起来,并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加以研究,最终切实可行地通过提升放牧管理达到减轻或防止草地病害发生的目的,实现统一放牧、病害管理以及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牛学礼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17,26(11):205-215
微根管(minirhizotron, MR)技术自出现以来,因其方便、简洁、省时省力和能够原位观察的特点而在植物细根(直径<2 mm)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草地植物细根在土壤养分循环和草地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学者运用微根管技术研究草地植物细根的进展,主要集中在草地植物根系产量、寿命及周转速率对气候变化、草地管理与利用以及土壤生物的响应等方面。多数研究认为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会增加植物细根根长、根数量或生物量,降低根系寿命;春季发生的细根寿命相对秋季发生的细根较短。刈割和人工施加氮肥对天然草地植物根系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成倍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减少物种丰富度。植物细根寿命与直径呈正相关关系,周转速率与直径呈负相关关系。微根管技术在今后研究的重点可围绕4个方面:1)放牧、草地利用与管理以及土壤生物与草地植物细根的相互关系;2)根系寿命或周转速率对土壤碳库或养分库的影响;3)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草地植物根系发生变化的机制。通过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微根管技术服务于草地根系研究,促进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根系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草地植被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杰  郭君喜  陈俊  张鹏莉  胡远彬 《草业科学》2011,28(6):1058-1065
利用β 二项分布模型解析法定量探明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的3种典型草地植被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卡方检验证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草地、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草地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的主要组成植物种对β 二项分布模型具有很好的吻合性;3种草地群落的总物种数顺序为黄花蒿草地<羊草草地<百里香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羊草草地<黄花蒿草地<百里香草地;均匀度指数为羊草草地<百里香草地<黄花蒿草地;0.25 m2样方内的平均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羊草草地<百里香草地<黄花蒿草地;群落整体的空间分布异质性指数为黄花蒿草地<羊草草地<百里香草地;0.25 m2样方内的平均生物量为百里香草地<黄花蒿草地<羊草草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草地的土壤性质,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在3种草地中的变化趋势为林草间作地>荒草地>退耕还草地,脲酶活性在0~10 cm土层的变化趋势为林草间作地>荒草地>退耕还草地,10 cm以下土层的变化趋势为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荒草地,蔗糖酶活性为荒草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蛋白酶活性为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荒草地,多酚氧化酶活性在3种草地中的变化各异;土壤养分含量在3种草地土壤中表现为林草间作的高于荒草地和退耕还草地。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不同,正负兼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表植被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的林草间作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都较高,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巧家县石漠化区不同治理措施草地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对云南巧家县尖山社不同治理措施(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下石漠化草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植物种生物多样性和草地植被的年鲜草总产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物种数最多,改良草地次之,人工草地最少。4种草地共有植物种少,不同草地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或偶见种不同;人工草地优势种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改良草地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封育草地为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4种草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均为封育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均匀度为封育草地改良草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天然草地;各类草地的产量和品质与其植物多样性指数间存在相反变化趋势;人工草地为最有效石漠化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其次是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治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正> 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某一种群或群落光合生产力的大小。它不仅是研究植物种群及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的基础,而且在草地生产力的估计及草地植物的利用及管理方面也是很有用的。本文对东北松嫩草地的优势植物羊草  相似文献   

17.
<正> 正确地进行草地建设可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得以调节,物质能量流得以正常运转,使草地生态系统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在未来的现代化草地畜牧业中,草地建设是促进牧业发展、维护草地生态平衡的积极因素。因此,在草地生态平衡理论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探讨草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当前生产实践中,具有  相似文献   

18.
<正> 以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的畜牧业叫草地畜牧业。草地畜牧业经营的对象是草地和牲畜,其最终产品是乳、肉、毛、皮等畜产品。草地畜牧业经历两个生产过程:一是植物生产过程,即牧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叫第一性生产(或叫初级生产);二是动物生产过程,即牲畜将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叫第二性生产(或叫次级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利用南方草地资源,对四川嘉陵江中游河滩草地面积和江陵坝草地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河滩草地资源丰富,但生产力和利用率比较低;通过比较本地区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生产能力,说明本地区河滩草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论述了该地区开发河滩草地,发展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草地畜牧研究与生产,系统论述了草地畜牧理论及实践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过程决定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属性,其资源属性决定生产草食牲畜的利用途径,发展形成草地畜牧业。基于草地营养循环,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放牧亚系统及储料饲喂亚系统构成基本封闭的循环系统;基于能量流动和生产实践,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资源生产及草地资源利用、产品输出构成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二者统一于放牧场内发生,放牧场是草地畜牧管理的基本单元。草地畜牧学是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研究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营养供给与牲畜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草地畜牧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为草地土壤培肥、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资源利用。割草与放牧饲养为草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方式,产量与有效营养浓度乘积的最大值或累积最大值是草地割草或放牧利用关键,放牧能是草地放牧所特有的能量消耗组分。草地放牧饲养需要有计划、有规定、有处方,形成计划放牧;草地储料饲养需要有目标、有预案、有设计,形成设计饲养;最终提高饲草转化率及饲养效益,实现放牧场管理的某一特定目标。草食牲畜饲养经历了零散饲养、连续放牧饲养、划区轮牧饲养及集约大规模饲养的发展阶段。草地畜牧为粮食节约型肉品生产途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肉品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和富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