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插秧具有节水、节本等优点。要实现插秧机械化,育出的秧苗符合标准是关键。冀东稻区经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水稻地膜隔离层(双膜)育秧方法,其技术体系包括床土选择及配制、双膜床制做、种子处理、精细播种、农膜调温、肥水管理及秧苗标准等。该项技术育成的秧片较好地实现了与插秧机的衔接、配套。  相似文献   

2.
水稻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在育秧过程中不需使用任何育秧载体材料,培育好的水稻秧苗用专用切秧装置进行切秧处理后,形成标准规格的秧片,配套用于插秧机实现机械插秧。与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有载体(塑料秧盘、打孔地膜、塑料编织布)育秧机插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疆伊犁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机插秧育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床土培肥及加工、秧田选择及整理、种子准备、标准化软盘双膜育秧、苗期管理、苗期倒春寒应对等方面介绍了适用于机械插秧及大格田的秧苗的软盘双膜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膜平铺育秧容易产生膜面与畦面紧贴(贴膏药)现象,造成大面积烂秧,降低了成秧率,因此,选择适宜的隔离物是大面积推广地膜平铺育秧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我县农村有丰富的油菜壳资源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我们于1989年早杂育秧期间,在文竹乡白源村进行了用油菜壳作隔离物的地膜平铺育秧试验。其方法是: 选择在肥力中等偏上、常年育秧的田块,播种后,在畦西撒上一层油菜壳作隔离物。然后铺上地膜育秧(以下简称地膜平铺育秧),以露地湿润育秧作对照,三次重复。供试组合为威优48,3月28日浸种,4月1日播种,5月1日移栽,秧田期定点观察。试验本田的肥水…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地耐寒育秧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1992,(1):11-12
文章从秧地准备、浸种催芽、播种、苗床管理及插秧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稻作专家原正市先生的旱地耐寒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6.
迟熟中粳盐稻12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育秧技术与机插秧栽培技术,前者包括场所选择、床土准备、苗床准备、确定播种期、种子处理、精装床土、定量播种和秧苗管理等;后者包括平整大田、机械栽插、水浆管理、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7.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不同育秧基质替代营养土在安徽安庆培育水稻机插秧苗,调查分析了各处理的出苗率、成秧率、地上部秧苗素质、根系、干鲜质量。结果表明,用水稻育秧基质育苗能够明显提高机插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尤以安徽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安庆亿科育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育秧基质优势更明显。建议大面积推广水稻基质育秧,为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编织布育秧机械化插秧和育湿润铲秧人工插秧两种不同插秧技术的早稻佳辐占品种生产大田的苗情动态跟踪,结果表明编织布育秧机械化插秧比育湿润铲秧人工插秧具有提高工效、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等三大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9.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岩棉隔离层水稻旱育秧,是水稻旱育秧方式的一项革新技术,经我扬科研站试验两年培青壮秧率在96.8%。1995年,我场11队继续承担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应用“岩锦隔离层水稻旱育秧技术”试验示范,经手工插秧与本田管理取得成功。1试验内容与方法1.1育秧及秧田管理试材选用岩棉和育秧专用肥及河沙,采用竹木大棚和竹弓小棚,秧田面积4lin‘。以上床隔离层常规旱育技术为对照,秧田面积182m‘,施用化肥、壮秧剂、敌克松等。秧田管理以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实施。试验品种为星稻6号。做廉:翻后搂碎整平,四周筑起10cm高与宽小埂。用农膜…  相似文献   

11.
<正> (三)关键技术研究 A、育秧技术: 育秧是保证机械插秧顺利实施和提高插秧质量的先决条件。适于机械插秧的低成本育秧法,是把开闭式旱育秧和软盘嵌合起来,从而达到育秧规格的新方法,也是开闭式育秧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机械插秧对秧苗要求高,需要育成无病,整齐、单株干重达30~35毫克、3.5片叶、根系健壮、盘根后成为毯状秧片的中秧。成功的育秧方法,具有四个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水稻机插秧高速播种生产线上采用红黄土作育秧基质,播种效率大幅提高、肥水管理简便、秧苗素质达标、运秧方便。该配套技术体系农机化程度高,可大幅降低基质用量和用工成本,实现工厂化专业化育秧,加速机插秧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机插水稻的稀泥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泥育秧技术是一种新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它具有培育的秧苗质量好,规格标准均匀,秧土中不含石子等杂质;能提高插秧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设备故障;有利增产;且技术简单,用工省,成本低。2011开始在福建各地多点示范,效果良好。介绍了机插水稻的稀泥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机插秧专用型旱秧绿(下简称旱秧绿),是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研制的机插秧育秧专用肥,集肥料、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于一体,具供肥、补素、防病、杀虫、促根、壮苗等诸优点,为了探索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是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即插秧弯腰,中耕弯腰,收获弯腰),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必要措施。一、概况: 水稻插秧机械化是在秧地育秧→拔秧→插秧的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70年代中、末期一直至今,在东南亚-带稻区掀起了以工厂化育秧与机插的热潮,所谓的工厂化育秧就是利用30厘米×60厘米的塑料秧盘进行播秧、育秧、绿化,整个过程都是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完成的,其育秧流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16.
南方杂交稻机插目前仍然以毯苗育秧机插为主,采用撒播育秧,无法实现杂交稻稀播少本种植,制约了杂交稻的推广以及杂交稻机插产业化的提升。在多年对毯苗机插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了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突破了杂交稻毯苗育秧机插技术的瓶颈。该技术改变传统流水线撒播为定向定位条播,显著降低了机插播种量,提高了机插秧苗质量。同时配套相应机插技术实现了杂交稻少本均匀种植,漏秧率降低到5%以下,并提高了机插群体均匀度。2019年和2020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可节省用种量29.2%,提高产量10.2%,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稻生产机插秧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了水稻插秧的劳作辛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田劳动力紧缺的矛盾。 湖北省赤壁市柳山湖镇农机科技示范户熊全安,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省市专家指导下采用科技新产品可降解麻地膜进行机插秧盘垫进行集中育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育秧的基质,以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湘陵628S’为试验材料,比较了5种育秧基质在毯状秧盘育秧条件下14 d秧龄期的秧块质量和秧苗素质,并对其中4种基质育秧的机插秧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湘晖基质、湘晖基质+细干土1∶1混合基质和食用菌菌渣基质在秧块质量、秧苗素质和机插移栽质量等方面均优于细干土和稻田泥浆基质。其中湘晖基质+细干土1∶1混合基质和食用菌菌渣基质的秧苗盘结力较为适中,而食用菌菌渣基质的秧苗素质表现最好,机插移栽后漏插率最低,每穴苗数均匀度合格率最高(72.7%)。综合秧块质量、秧苗质量和移栽质量,以食用菌菌渣基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机插秧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其健康快速地发展。介绍了高邮市机插秧育秧、机插的3种主要模式,分析了机插秧服务减少成本、追求利润、机械故障现象频繁、取土困难、服务面临弱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秧池质量差、备土不足、播种量大、用盘数多、窨水播种程序颠倒、苗床管理粗放、机插质量下降等技术操作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合格的农技队伍、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大补贴和考核、农技农机相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培育适于机插秧要求的秧苗是机械插秧成功的关键。综述国外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并指出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