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结合工作实践,对呼伦贝尔市有关大豆产业现状做一小结。对今后的发展战略与措施提出初浅意见。呼伦贝尔市属国家优质大豆产业带,也是全国大豆面积最大的市,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县是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翰族自治旗。呼伦贝尔市年播种面积50万hm2,总产70万t。分别占自治区的75%、全国的5.5%和4.5%。缺水、重迎茬种植是目前大豆生产的主要障碍。要增加国家支持和技术投入,努力提高品质、单产、总产。要建设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贸易及加工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耀 《中国种业》2019,(8):26-27
介绍了泸州市大豆种植的自然条件、种植面积、产量、栽培品种和模式等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泸州市大豆生产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促进大豆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大豆是主要农作物,大豆产量效益的增加有利于中国的农业经济,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绿色食品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应该朝着绿色种植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大豆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种植大豆中产量少、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提出全程机械化种植绿色大豆的新概念,从而对提高大豆产量、提升大豆品质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绪波 《种子科技》2023,(18):70-72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种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大豆营养价值丰富,能够制作多种豆制品。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酸和核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豆种植已经成为北方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阐述了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研究了大豆种植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实现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病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阻碍之一。大豆菌核病作为一种多发病,会对大豆生长造成各种不良影响,不仅会出现产量下降的现象,还会对后续种植产生不利影响。对当前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使我国大豆种植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大豆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社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已经成为大豆种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东北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技术,提出了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期望在保证大豆产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质量,更好地推动东北高寒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豆属对光线强度以及温度高低敏感型作物,跨区域种植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为明确国内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技术,改善大豆种植情况,对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南方多作大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春大豆区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提升机械化水平、轮作倒茬与保护性耕作提高大豆产量;黄淮海夏大豆区可以通过抗倒伏品种、前茬深松、研发推广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大豆产量;南方多作大豆区可以通过发展红黄壤地区大豆生产、套作、简化生产环节等提高大豆产量。本文通过对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情况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改善大豆种植现状,提高大豆产量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毓峰 《种子科技》2023,(23):97-99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能够被制作成多种豆制品。大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酸等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大豆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大豆的产量严重不足,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此,应加大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加强大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分析了大豆栽培技术的要点、大豆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选择优质大豆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品种的适应性和种植生态适应范围,为荥阳市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品种选择依据。结果表明,除获黄一号、郑97196出苗较差,对产量影响较大外,其他几个品种表现较好。综合来讲,驻豆9715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宜在荥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2019-2020年河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太行山区试验站在河北省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太行山区就本区域大豆产业现状与生产种植情况进行调研,调查、收集和整理本区域技术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大豆产业基本情况、大豆分布及种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介绍,为提升河北省太行山区大豆生产水平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面临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加工企业不愿用国产大豆、大豆大量进口而无采购权定价权、大豆产业技术创新缓慢等因素的制约,要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就必须突破这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0世纪30年代,中国曾是世界上大豆第一生产大国,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缩减,至90年代初中国已由大豆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加入WTO后,由于大量进口,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将受到严重的冲击.东北三省的黑、吉、辽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拥有丰富的大豆品种资源,大豆总产量占全国的45%~50%,面对入世的冲击,应立足我国大豆(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三省86份品种资源为材料,通过对蛋白质、脂肪含量的评价分析,为选择适合不同加工用途的大豆品种及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河南出现了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现象,制约省内大豆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单产面积提高缓慢、投入少、品种更新慢、与加工企业缺少连接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河南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加大投入、制定大豆产业计划、做好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植不规范、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了重大影响。从种植技术、施肥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大豆优化种植技术,以促进大豆质量与产量的提升与增长。  相似文献   

15.
秦红 《种子科技》2023,(19):75-7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大豆产量,是当前我国粮油安全的重点。文章以重庆市为例,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与农机推广实践现状,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措施、优势,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播种方法、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有效提升粮食产量,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不仅是生活中所需的农产品,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被人们广泛种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关系着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着个体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为了增加大豆的种植效果和收成产值,针对现阶段的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探讨,分析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提高大豆种植产业效益,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起,四川省大豆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大豆种植黑马。就国内外育种发展比较、四川大豆育种情况等进行总结概述,分析了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的机遇与现存的问题,对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促进大豆商业化育种发展上,加强分工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大豆新品种;建设领军龙头企业,推进大豆种子企业建设;保障大豆种业发展,健全种子售后服务体系4条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呼伦贝尔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重点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新型主体培育等系统建设,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标准化、高新化、规范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大力提升了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围绕近几年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技术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讨解决途径,以期为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宁夏灌区大豆生产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生产模式为西瓜套种大豆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近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在宁夏灌区示范种植西瓜套种大豆面积累计6000余hm2,常年种植面积800hm2以上,每hm2西瓜产量7500~8000kg、大豆产量200~250kg,实现了宁夏灌区西瓜套种大豆从无到有的栽培历史记录。生产实践表明,西瓜套种大豆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西瓜生长到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为做好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成立前的准备工作,2007年1月6日农业部办公厅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筹备成立工作会议“.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刘新录、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等领导参加了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大豆种植、加工、科研、流通等单位及社会团体的相关负责人,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就大豆产业形势、大豆产业协会章程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