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准确把握个体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运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边疆9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自己设计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对应分析,数据用SPSS13.0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男生差;家庭居住地以本民族为主的地区的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以汉族和其它民族为主的地区的研究对象;有宗教信仰的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没有宗教信仰的研究对象.年龄、在老家生活时间长短、离开老家的时间长短、在老家的上学时间长短等其它个体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症状的预测因素,确定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构成,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西南某大学7 961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及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调查,对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在专业、性别、地区、民族、是否师范、是否受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专业、性别、地区、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和心理症状具有显著高相关,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神经质解释了大部分的变异.结论:心理健康档案建构宜于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症状的预测因素,确定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构成,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西南某大学7 961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及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调查,对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在专业、性别、地区、民族、是否师范、是否受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专业、性别、地区、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和心理症状具有显著高相关,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神经质解释了大部分的变异.结论:心理健康档案建构宜于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相似文献   

4.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边疆9省中抽取900名生源地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运用卡特尔16PF进行心理测验,并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4个因素中,忧虑性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影响,而紧张性因素只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言语交流的障碍,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语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进一步了解使其产生交流障碍的言语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找出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汉语言语的难点、排斥情况和言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更大、更先进的言语环境的适应性,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对两所高校4 94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成人,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区分不同的学生群体,根据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及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所面临的竞争日渐激烈,其心理压力亦不断加大,如何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1]。单亲大学生在大学中占一定比例,为调查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单亲学生有何异同,选取在校本科生中的单亲学生,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的《学生自然状况问卷》对单亲学生进行测试,观察其心理健康状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一般调查问卷、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更年期综合症的Kupperman评分法以及访谈等方法,对50名农村更年期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比较低,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与年龄、文化水平、家庭人口和收入都有相关性,并且与更年期综合症成正相关。最后,根据影响心理症状的各项因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吉林地区脑卒中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吉林地区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患者疾病信息.结果患者SAS,SDS评分与其年龄、文化水平、医疗费支付方式、患者Rankin量表等相关.结论吉林地区脑卒中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医疗费支付方式、患者Rankin量表评分及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26名边疆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主要是贫困学生较多、生活俭朴,求知欲强、学习刻苦,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文化基础薄弱等。对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特殊教育管理路径和模式进行探讨,主张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心理健康,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团体心理辅导由于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17名大一学生开展6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采用SCL-90、“大学生活你过得快乐吗”调查问卷和团体辅导效果调查问卷,对17名学生施测。研究结果表明,较团体心理辅导前、辅导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因此,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尤其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敌对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人格在社会支持和专业适应性之间的作用,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少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极其不适应;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在社会支持水平和人格特质上有显著差异;专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和内、外向性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和精神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和人格特点进入总专业适应性的回归方程,可以有效预测专业适应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和专业适应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青年职业学院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提取6隔壁反映在校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子与最新的SCL-90量表因子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最为显著的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是否有宗教信仰。因此在日常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西部地区贫困学生信仰并正确引导,加强对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李智萍  舒曼 《农业考古》2007,(6):240-242
为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采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45名家住农村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独生、父母是否离异因素上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而性别、家庭收入、家庭气氛在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上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P〈0.01)。最后,根据现代健康心理学理论提出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入手,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活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状况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改善学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湖南省某大学一年级本科46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是否通过英语四级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F=3.513、6.982、5.978,均P0.05);不同家庭关系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F=3.95,P0.05)。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中,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精神病性、冲动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均显著负相关(r=-0.194、-0.252、-0.344、-0.315、-0.273、-0.241、-0.195、-0.221、-0.164、-0.306、-0.236、-0.223,均P0.01);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中仅强迫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r=-0.130,P0.01)。结论:性别、民族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有一定的影响,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又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此外,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既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付家营村和晋宁县新街乡安江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访谈法进行调查,并与全国正常成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其结果不容乐观.研究得出:影响昆明市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住址、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建议健全昆明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解决昆明市农村老人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现实生活环境,主要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要表现在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气氛以及家庭结构等几方面,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早、最直接也最深刻。当然,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家庭环境良好与否,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行为修养、职业以及兴趣爱好等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教师自主与教师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对这一关系的影响,采用教师自主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SCL-90量表对1 25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自主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中小学教师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在性别和学段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教师自主能正向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即自主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3)领悟社会支持在教师自主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随着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低自主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华南地区某农科高校249名女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试SCL-90总分超过160分占22.49%,SCL-90总分及其多数因子显性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研究生的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结论: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有利于促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