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蚕桑生产发生了由队营变户营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变化后的新情况,我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了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发展“两户”、建设蚕桑基地,以及发展立体农业与商品生产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将栽植单一的“四边桑”调整为“四边桑”、“小桑园”、“大行间作桑”相结合的栽桑路子,选择较适宜于桑树生长发育的土质,栽  相似文献   

2.
<正> 安岳县华严镇,1988年开始实施把华严建成快速发展的优质蚕茧基地。到1990年,仅三年时间,采用“小苗直栽,一步建园”和“鸡桑扦插,快速成林”的新技术,走”以大行间作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路子,一举成功,建成粮桑型大行间作桑五千亩,小行间作桑四二千亩,共新植桑树一千余万株,为养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遂宁市蚕区积极育苗、栽桑、所栽的四边桑、大行间作桑、家庭小桑园等,栽植株、行距缩小,密度大,桑树病虫孳生为害严重,影响桑树健壮成长和桑叶产、质量。现就桑树断梢病在我市的分布、为害状况和防治措施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4.
<正> 从1981年以来,我县普遍采取“四边桑”和“小桑园”相结合的栽桑形式,积极引导蚕农向蚕桑专业化方向发展,先后有572户蚕农在补齐“四边桑”的同时,选用良桑品种新栽矮干、密植“家庭小桑园”共计834亩。由于加强了肥培管理,栽植当年  相似文献   

5.
<正> 安岳县华严镇,1988年开始实施把华严建成快速发展的优质蚕茧基地。到1990年,仅三年时间,采用“小苗直栽,一步建园”和“鸡桑扦插,快速成林”的新技术,走”以大行间作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路子,一举成功,建成粮桑型大行间作桑五千亩,小行间作桑园二千亩,共新植桑树一千余万株,为养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年的实践结果:粮食、产值年年增长;产茧、产值成倍增长。粮食90年比87年净增327万斤,产值710万元,分别增长19.8%、84.5%。其显著之点是人均增值,90年比87年增长334元。充分证明:栽桑七  相似文献   

6.
桑树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大志  陈伟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5,33(1):24-24,30
桑褐斑病又称焦斑病、烂叶病,是桑树叶部的主要病害。以前凉山蚕区桑树栽植以四边桑、大行桑为主,桑褐斑病发生较少。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凉山州栽了大量的成片密植桑园。通过田间调查,桑褐斑病在成片密植桑园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步蔓延之势。为减轻桑褐斑病的发生危害,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我市桑树概况: 1983年以来,我市因地制宜调整了栽桑布局,在完善提高“四边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小桑园”、“大行桑”。并实行桑粮、桑经、桑菜的合理套作,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8.
世界丝绸在中国,中国丝绸原料优势在四川,我省天府之国,栽桑养蚕,得天独厚。一是多属盆周山区,大部份是丘陵、半山区和山区,大量的梯形田土具有发展“四边桑”的巨大潜力,大量潮地具有发展大行桑的潜力大量的山地具有发展小桑园,间作桑园和成片桑园的潜力;二是四川的水、热、气、光的优势对栽桑养蚕相当适宜,特别是桑树生长周期长,决定了四季蚕基本均等的布局;三是农村经济落后,剩余劳力  相似文献   

9.
<正> 宜宾地区地处川南盆周,具有发展蚕桑生产的自然条件,一是多属盆周山区,丘陵、半山区、山区,大量的梯形田土形成良好的立体结构,具有发展小桑园,大行桑(间作桑园)、四边桑“三结合”的巨大潜力;二是川南的水、热、气、光的优势对桑树的生长适宜,生长周期长、长势旺,这就决定了一年四季养蚕  相似文献   

10.
<正> “地界桑”是我县蚕农在承包耕地分界处各自栽植的一行桑树,此种栽桑,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和耕作,又能促进耕地单产多收,是一种粮、桑、猪立体农业综合开发的较好模式。这种栽桑形式在我县试点后,已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与“四边桑”或大行间作桑相比,各有千秋,它有它的优点和实用价值,受到蚕农欢迎,很快就在全县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 栽桑养蚕,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栽桑模式、养蚕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七十年代主要是四边桑,以大队、生产队集体养蚕,量小面大。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四边桑逐步向小桑园、间作桑发展、分户养蚕。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亩栽3000株桑的速成密植桑园,仍分户养蚕,虽然养蚕量、产茧量有较大增加,但质量没有提高,蚕桑生产大起大落,为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蚕茧生产质量和效益,笔者认为,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今后蚕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永东乡甘家桥村今秋59户农民栽植桑树3.9万株,户平栽桑661株,其中栽植大行桑90亩、桑树2.9万株、小桑园10亩、桑树0.6万株、四边桑、围边桑0.4万株。为什么在丝绸市场经过几年低谷期的调整,目前刚开始起步回升,干部群众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新栽桑规模大,栽植规范,起点高,主要是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射洪农村中,蚕桑大户引导农民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代表了蚕桑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发展“四边桑”、“大行间作桑”的同时,充分利用非耕地、鸡啄地和开垦荒山荒坡,积极发展家庭“小桑园”,为自己形成规模经济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最近,我们调查分析了这些大户桑树的结构状况,发现形成蚕桑大户与发展小桑园有密切关系。1987年,射洪县养蚕收入超1000元的户有245户,其中有小桑园的户为186户,占1000元户的79%,拥有小桑园181.98亩,户平0.98亩。见表一。  相似文献   

14.
刘新民 《蚕学通讯》2000,20(2):55-56
经市秋栽桑督查组验收,今年秋栽桑栽出了特色。我市发展蚕桑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乡、村、社、户为主体,实行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集中成片栽桑,适度规模发展。以科技支撑,探索规范化栽桑模式,走基地建设,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道路,取得了良好开端。经市10月底验收表明:全市1999年育桑苗146.4公顷,超计划9.8%,排苗l07.8公顷,占计划80.8%。一步成园栽桑193.7公顷。秋栽小桑园198.l公顷,大行间作桑园509公顷,四边桑241万株。全市共计秋栽桑园90…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省推行“四边桑”、“小桑园”、“间作桑”三种形式栽桑,发展快,数量多,规模也较大,已出现桑树持续高产、高效益的典型。但是,还有不少地方由于栽植不善,树型混乱,全部进行冬季重剪,采伐不合理,管理粗放,肥培差,直接影响桑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的未到丰产期,呈现出衰败现象,因此,产叶量不高,叶质不良。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省推行“四边桑”、“小桑园”、“大行桑”三结合的栽桑布局后,广大蚕区栽桑的区域和面积有了进一步扩大,土壤和水肥条件均好的小桑园相继增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这类桑园若仍采用“冬重修”法剪定,势必会出现春叶低产、夏秋叶高产的开差更为增大,不利于“主攻春蚕”、不能发挥土、水、肥的优势夺取桑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阐述安岳县华严乡根据浅丘陵地区特点,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开创以大行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型栽桑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是全省快速发展蚕桑生产,粮蚕双丰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黄宗荣  汪勇 《四川蚕业》2000,28(1):56-57
<正> 宗海乡地处盐亭县东南角,距县城68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有耕地8000亩(其中田2418亩),有8个村,69个社,7000多人,2083户,其中养蚕户1500户。该乡现有小桑园1160亩(其中1999年新栽小桑园1050亩),占旱地总面积20%,大行桑、四边  相似文献   

19.
<正> 勾秀蓉:系盐亭县临江乡石坎村三组蚕农。她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治穷致富的重点来抓她,今年养蚕收入三千余元,成为绵阳市蚕桑致富的典型户。落实生产责任制后,针对山区特点,勾秀蓉带领全家10口人,承包耕地10.6亩,除保证粮食生产外,近年来栽植速成丰产小桑园4.4亩,利用田边地角和山坡栽“四边桑”,“围边桑”一万余株。她还总结出一套“头年栽桑,二年嫁接,三年每株产四斤叶”的科学管桑经验。由于实行良桑良法,她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1、四川及我市,从六十年代以来,蚕桑生产的发展基础,主要依赖于“四边桑”,并以队营为主,专业队护桑、专业户养蚕,集中售茧,小批量生产.因而.当时蚕茧单产较高,居全川及我市首位,我县团碾乡当时出现养蚕技术高产能手、省人民代表陈华超,具有专用标准蚕房、专用设备,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由于生产责任制变化以后,树随地走,承包到户,出现了大量养蚕护桑新手,“四边桑”已被大量出现的成片桑、大行间作桑、小桑园和专业栽桑大户的规模经营、规模效益所淘汰.如何振兴我县蚕业,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研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