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前不久才获悉袁勤迹辞世的消息,不胜叹息. 与袁勤迹相识的时间并不很久,大概有三四年时间吧.之前听过她的名字,也看过她的茶艺表演光盘,潮州陈香白老师曾多次向我提起过她,但一直无由会晤.人生就是这样,每多遗憾,正如古诗中所吟诵的:人生不相见,每如参与商.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袁勤迹没有赶上西湖春茶会“十佳茶艺小姐”的颁奖晚会,她匆匆去了昆明世博会,在那里的浙江园,向中外游人表演浙江风味的龙井茶礼、桂花茶艺以及她苦心编排的禅宗茶道。清音袅袅,溪水潺潺,茅草搭建的思源亭前,越来越多的游人被袁勤迹那融合了舞姿、画趣、禅意的禅茶艺术表演深深吸引。许多人看完后追着工作人员打听下一场演出的时间;外国游客则说:“中国人聪明,喝饮料都喝得很美。”。这让见过大场面的袁勤迹也十分感动。她当初寂寞创制禅茶表演的时候,就一直期待着这一天:让人们了解真正的中国茶道。袁勤这说,中国自古就有饮茶…  相似文献   

3.
1.引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茶文化在中国大陆开始复兴,各类茶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创作出来。就浙江地区而言,代表性作品有中国茶叶博物馆推出的"西湖茶礼"、"文士茶"、"禅茶"表演,以及已故著名茶艺家袁勤迹创作并表演的"龙井问茶"、"九曲红梅"、"佛家茶礼"等。  相似文献   

4.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6,(2):102-103
1990年春,上海湖心亭茶楼在上海率先推出了茶艺表演,至今已是第十七个年头了。而今,上海的茶艺活动已经是相当普及了。一些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茶艺课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茶艺班举办了一期又一期。举办茶艺活动,进行茶艺表演早已不是茶馆和茶叶经销商的专利了。由于我平时在喝茶  相似文献   

5.
《农业考古》2004,(4):8-9
(本报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团继去年11月应邀赴法国里昂参加"中国茶文化节"之后,今年6月23日至7月5日又应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法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等单位邀请,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一届茶文化周"活动,前后进行了10天50多场次茶艺表演,这是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闭幕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法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专门观看了茶艺表演,并给以亲切的鼓励.  相似文献   

6.
悼勤迹     
读寇丹先生"雁荡灵芽"和刘心灵女士的"芳迹归何处"?惊悉一代茶艺大师袁勤迹不幸英年早逝.痛失之余,特惋之,吊之!  相似文献   

7.
忆勤迹     
2007年11月,一个冬日的上午,我踏进正在装修的"清和茶馆"那一刻,心头掠过一阵隐痛:勤迹,我来迟了! 至今也不愿相信,一个那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朋友,一个处处给人以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女子,一个真正的有成就的茶艺表演艺术家,她还那么年轻,她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那天得到寇丹老师的电话,说她已是弥留阶段,要我们不要赶往杭州,说她已不能说话,也不能打扰……除了意外,除了悲痛,我们还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正>茶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茶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茶艺相关的表演活动,即茶艺表演。在茶艺表演中,由于茶艺表演主要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为主,因此,茶艺表演就有了较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形体美学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茶艺表演中的动作,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及情境结合的肢体语言,进一步探讨这些肢体语言的审美,从而为茶艺表演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这天,我第一次看到“私生活状态”的袁勤迹,她到家门口的弄堂里来等我。宽松的毛衣和蓝印布的长裤,精致的金丝边眼镜里盈盈的笑眼,声音跟电话里一样甜美。她在前面带路,垂腰的长发随意地轻扬。一直搞不清楚她的年纪,总之不是那种单纯然而平淡的双十年华。我飞快地想起一句:这个女人不简单。风姿绰约记得在去年,中国十佳茶艺小姐评比表演中,袁勤迹素袍广袖,高髻长眉,一派汉唐风范。盛唐的华美乐章,敦煌飞天工笔重彩的舞姿,曼妙从容的观音手印和以书法、楹联,她自创的禅宗茶道优美舒展,典雅宁雅,令人向往。不久前的桐乡菊花节…  相似文献   

10.
5月26日,2018年京冀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高职组)在我院成功举办.来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劳动保障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和我院等京冀7所高职院校9支参赛队的36名参赛选手,欢聚一堂,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共同学习.本次茶艺大赛设指定茶艺、茶席设计、创新茶艺及理论试题问答四个部分竞技项目.指定茶艺绿茶、红茶、乌龙茶的表演展示了坚实的茶艺基本功;创新茶艺中“祖孙茶缘”“丝路茶情”“铁观音”“常回家看看”等格局鲜明的主题表演,体现了各队选手对茶文化的深度理解.选手们通过“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席布置”等多方面的展示,向评委们再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和裁判的严格评判,我院现代服务管理系学生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范增平先生1988年6月首次来大陆在上海与陶艺大师许四海先生公开谈论和表演茶艺,从此打开了海峡两岸茶艺交流的大门,至今已经整整二十周年了.20年间,范增平先生两岸穿梭,往返上百次,为振兴中华茶文化奔走呼号,不遗余力,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茶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与很多大陆各界人士和茶艺工作者、爱好者建立了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2.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看到茶艺小姐的表演.今天来到元泰,我首先就想到"元泰"这个名称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一名称,我已经通过红茶屋、通过网站知道它的解释,是"一元复始,国泰民安"的意思,它讲的是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3.
10月14日-1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江西南昌女职学生表演的茶艺荣获茶艺大赛最佳表演奖.这个被誉为"中国茶艺师摇篮"的学校,校长是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的夫人程光茜.陈文华,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考古专家、茶文化专家,他致力于研究茶文化,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创办了第一本研究茶文化的学术刊物《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茶艺专业.他因在茶文化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为爱茶人士所景仰.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校多次邀请,盛情难却,我今天是第一次来演讲,来与茶艺专业的师生们进行交流。不过,我并不是第一次来学校,而是第二次。前不久,由于国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中心所属的首工美术馆需要茶艺人员,我就向他们推荐我们学校茶艺专业的学生,并陪同他们的一位馆长来学校实地考察,还观看了同学们的茶艺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茶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渐入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及小型聚会之中。生活型茶艺与表演型茶艺的分殊,使得观看或参与茶艺中的人有了不同的感受,或更亲近了茶,或更远离了茶。文章提出亲近佛法的爱茶者以"简净悟空"的生活茶艺为方便法门,在日常饮茶生活中,艺茶吃茶,感悟禅思想,身心兼修,清净心灵。倡导爱茶者将生活茶艺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便打开了一扇生活茶艺的禅修之门。  相似文献   

16.
侯玉雯 《农业考古》2002,(2):181-181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文艺家庭 ,父母是京剧艺员 ,俩个哥哥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文艺工作者 ,从小耳濡目染 ,我自认为算得上半个文艺人。因而曾经热衷过时装表演、歌舞编排和节目主持等文化娱乐事业。一年前我有幸结识了茶文化研究专家陈文华教授 ,并在陈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创办了“金海岸茶艺馆” ,同时组建成立了金海岸茶艺表演队。从此我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说我的茶艺馆带动了萍乡茶饮业的迅速发展 ;有人认为我编排的茶艺表演节目独具特色。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陈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为了编排出各种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节目 ,我走访…  相似文献   

17.
《农业考古》2007,(5):I0001-I0004
今年6月才成立的我国首家专业性茶艺表演团体“南昌女职白鹭原茶艺表演艺术团”的前身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队”,13年来经常应邀赴祖国各地进行演出,并应邀出访法、日、韩、芬、俄等国及港澳台地区,为弘扬中华茶艺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茶艺”成为一大特色 ,在国内已有一定知名度 ,其影响已波及海外 ,回顾近十年的历程 ,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办之始 ,“茶艺”定为选修课学校创建于 1 992年 7月 ,“茶艺”当即作为公关文秘专业的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旨在围绕女性特点 ,强化人文素质 ,结合美育教学 ,重在内涵气质。学生初次接触茶文化 ,就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由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先生任课。二、组建茶艺表演队1 994年 ,由香港茶艺专家、我校茶艺客座教授叶惠民先生亲授“茶艺”正式组建“南昌女职惠民茶艺表演…  相似文献   

19.
刘盛龙 《农业考古》2004,(2):154-154
我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宜宾电视台举办的《茶之秀》文艺晚会,观看了市里有名的“景盛茶坊”“亨达茶楼”“假日茶楼”及“叙府茶业公司”表演的“乌龙茶艺”“绿茶茶艺”“水果茶艺”,使人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艺术的感染,文化的熏陶。我最早接触到茶艺是在1989年北京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展示周上,那时我观看了台湾代  相似文献   

20.
户佳织 《农业考古》2004,(2):162-163
听说,拉丁语的Schola的意思是学校,原本的含义是少数朋友一起涵养情趣、探讨学问。袁勤迹女士是中国政府首次认可的高级茶艺师之一。她在自己的工作室开办了茶艺培训班恰恰如拉丁语的Schola一样优雅而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