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杂说鸟巢     
鸟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全世界约计9000余种。鸟巢也千奇百怪,而与巢有关的鸟类行为,则反映出它们丰富多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形形色色的鸟巢多数鸟儿在树枝上筑碗状的巢,家燕、金腰燕等在屋梁上做窝,这是大家看到过的。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楼燕、雨燕等,多在高楼和桥梁下筑巢。啄木鸟、林鸳鸯、树鸭等多在树洞中安家。啄木鸟是凿洞能手,每年都在树干上凿2—3个新洞,不过它自己只留一个做“产房”,用过的旧洞和多数新洞全让给别的小鸟小兽住了。翠鸟、戴胜、蜂虎等只在陡坡壁上打个土洞栖身。搏击长空的  相似文献   

2.
卓秀云 《云南林业》2004,25(4):25-25
一般鸟类飞翔的目的都是为了捕食或迁徙,达到目的后便停留休息或归巢。而有2种鸟类却与众不同,它们的一生几乎都在空中不停地飞翔。一种叫黑海燕的海鸟,从幼鸟离窝后开始就在空中不停地飞,最长的可连续在空中飞行10年。另一种是叫楼燕的陆地鸟,也是自离窝后就不停地飞,最长的可连续在空中飞行4年。黑海燕和楼燕都具有强劲的翅膀和特殊的生活本领,它们在空中吃喝,就连睡觉和交配也在空中。它们一生中只有在筑巢育雏时才落到地面。有人计算过它们的飞行能力,以楼燕为例,一只楼燕从会飞到第1次落地筑巢,仅这一段时间内,它就不间断地飞了50多万…  相似文献   

3.
正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无论是现场参加盛大仪式的七万余人,还是收看直播的亿万中华儿女,在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所振奋、被宏大现场所震撼的同时,也在天安门广场成群环飞的北京雨燕营造出的人燕相亲、生态和谐的美景中陶醉。大会现场,雨燕们时而低飞至人们的头顶与此起彼伏的红色浪潮共舞,时而"叽、叽、叽……"欢叫着翩飞进直播镜头,有的还与飞行庆祝表演的战机同框。被称为"吉祥鸟"的北京雨燕用优美的舞姿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喝彩!  相似文献   

4.
正7月19日下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正阳门城楼上最后一次检查了两只被救护雨燕的健康状况,"体检"合格后,它们拍打着强壮的翅膀,从工作人员手中一跃冲天,向西飞往遥远的非洲。两只雨燕幼鸟是热心市民分别在今年6月16号和6月24号在北京城区发现的,据推测它们是不小心从巢里跌落到地面,身体虚弱飞不回窝了。雨燕因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生态习性,习惯在飞行中张大嘴巴捕食飞行的小型昆虫,不会在  相似文献   

5.
8月13日下午,浸泡在洪水中的白龙江林管局舟曲林业局机关大院内发生了惊险一幕,舟曲林业局机关一名职工,在奉命准备用木筏渡水去办公楼内取重要文件时,不慎落人5米多深的水中,千钧一发之际,公安局长张军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起了落水职工。  相似文献   

6.
2015年7月19日—8月5日,在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处鹭类繁殖地.文章分析了其繁殖地特征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抗盐造林     
黄河林场为了提高盐渍化土壤的造林成话率,今年进行了开沟造林和开沟灌伏水排盐试验,方法是用机引开沟犁开沟。深约30厘米,上口40~50厘米,在沟内植树。观察仅仅开沟而不灌水或未经降雨,没有什么排盐作用,春、夏经过灌水后,表现出明显的效果(见表)。在五十顷圈春季开沟造林地上,6—7月采样测定,沟内土壤含盐量较沟间有大幅度下降,表层土(0—5厘米)的电导值,沟内相当于沟间的11.7%。  相似文献   

8.
山鶺鴒每年5月上旬由南方迁来青岛地区进行繁殖。很快成双栖息于阔叶树疏林中,大都在林间空地、沟河畔等地活动觅食。多筑巢于刺槐及黑弹树的水平树杈上,6月20日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5枚,以5枚为多。孵化期高峰为6月中旬,孵化率为98.4%,孵化期13天。两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3—14天,最早出飞为6月24日,最晚为7月11日。育雏期全部以农林害虫为主,有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也有蜘蛛及蝇类等。至9月底全部迁回南方。  相似文献   

9.
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防治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时,赤眼蜂在松林内被释放后,能够寄生距离放蜂点多远的寄主卵,是决定在松林内放蜂点分布距离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进行了该项测定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地林分概况试验在较平缓沙丘上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纯林内进行的。树龄17年,平均树高5米,平均胸径9厘米,郁闭度0.8,地被物稀少。二、试验时气象条件试验于7月6—14日进行。每天8时、14时、18时分别于中心点进行观测,记录林内温度、湿度、风速及风向。现将观测结果列表1、表2。  相似文献   

10.
正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也是一种体态健美的大型走禽。每年4月,大鸨从国外迁徙,回到中国的繁殖地——新疆阿勒泰,寻找长有低草和低作物的地面营巢、产卵和孵化。大鸨的巢非常简陋,只是由雌鸨在开阔草原的坡地上刨一浅凹形的圆形坑穴,多数巢中看不到任何巢材和内垫物,巢底土质较细密、松软,也有部分巢中散有少许枯草茎和碎石子。一般巢直径为25厘米-34厘米,深2厘米-5厘米,巢的直径随着孵卵的进行而逐渐变大。大鸨繁殖期的巢位多分布在草原小道路附近。它的巢大多筑在高190米-230米  相似文献   

11.
红交嘴雀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红交嘴雀在莫尔道嘎地区的繁殖行为和活动状况,为日后实施保护救护和深入开展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观察发现红交嘴雀2月中旬开始营巢,下旬开始产卵,每巢产卵3~5枚,多4枚。卵长径24.10±0.47 mm,短径19.15±0.27 mm,卵重2.98±0.07 g,孵化期17.10±0.24 d。育雏期18.42±0.32 d,育雏期平均每天递送食物13.6次;亲鸟有夜间不回巢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兰叶甲是杨、柳树种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幼虫食害树叶。由于近年来,71团大量营造单一的杨树纯林,给兰叶甲创造了良好的寄生场所,使其发生猖厥,危害严重。特别是杨树幼林及苗圃杨树幼苗受到很大威胁。 兰叶甲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面2至4厘米土中越冬。到翌年的5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上树食害嫩叶补充营养5至7日,然后交尾、产卵,到4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幼虫群集在树上危害长达一月之久,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在土中化蛹,7月中旬孵化成虫,7月下旬至8月成虫在每天的十三点至十八点在树冠下杂草和土中越夏,到天气凉爽时成虫飞上树冠取食危害。在九月上中旬当年成虫大量出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内3-10月开展黑鹳(Ciconia nigra)重点监测,记录了详细的繁育物候期。黑鹳在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繁殖期为3-7月,3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间距2 000~3 000 m,巢一般由干树枝筑成,呈盘状,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产卵,1年繁殖一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孵化期约30天,孵化率约55%,70日龄时具飞行能力,多栖息在河流沿岸及沼泽区域。食物主要是鱼类,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相似文献   

14.
正7月3日,救护中心举行北京雨燕科学放归活动。联合正阳门管理处、光明日报全媒体在正阳门城楼举行北京雨燕科学放归活动。活动选取由中心救护照料且恢复健康的北京雨燕进行放归,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向全球展示北京雨燕巢穴的高清实时画面及放归画面。在"雨燕日记--全球首个北京雨燕5G高清慢直播"中,对北京雨燕救护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宣传。本次放归活动的顺利开展,既科学放归了北京雨燕,保障其能及时适应野外环境,并跟随大部队迁徙,又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北京雨燕生活的公开持续平台,全面宣传北京雨燕与城市生态的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15.
普通燕鴴在南四湖为夏侯鸟,以食蝗虫为主,也食甲虫、蝽象、蜻蜓等。常三、五成群,甚或几十只、百余只活动在田间和湖滩草地上。3月中旬开始交配,下旬至4月上旬筑巢于草丛或田间凹陷处。4月下旬产卵,一巢3—4枚,多者达6枚。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8—22天,25天雏鸟出巢。两亲鸟轮流喂雏,初期一天平均喂5—7次,中期7—9次,后期渐少。一天每雏平均吃蝗虫50只。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代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总有这样一副独特景观:古燕常绕飞在天坛、颐和园等古建周围,叽叽喳喳。北京雨燕是北京的标志性物种,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繁殖前在5000只以上,繁殖后可能达到10000只左右,北京雨燕种群或逐渐回归壮大。  相似文献   

17.
香柏(Cupressus funebris Endl.)一般采用种子育苗,种子育苗两年才出圃定植,时间较长。一九七八和一九七九年我们进行了香柏的插条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插条育苗一年苗高达1米以上(种子育苗一年苗高仅40—50厘米)可出圃定植。香柏插条育苗是选取0.3至1厘米粗的枝条,截取插条长为10—15厘米,其截口应平滑。在苗床上以20厘米的行距开浅沟,沟宽5厘米,沟内以5厘米间距插条,插条入土深3—5厘米。扦插时应使插条靠于浅沟一  相似文献   

18.
白头鹎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头鹎在青岛地区属夏候鸟,每年4月下旬迁来崂山繁殖。5月15日营巢,5月25日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5枚。6月13日雏鸟孵化,孵化期15天。6月24日出飞,育雏期12天。育雏期间全部以食农林害虫为主,10月中下旬迁回越冬地。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桃醌在核桃青皮中含量,选取5个中国核桃产区,不同品种的核桃品种,在接近采收期(7—8月)跟踪研究青皮中胡桃醌含量的变化规律,发现核桃青皮中胡桃醌的含量在7月下旬到8月初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果实成熟呈下降趋势。在考察周期内不同品种核桃青皮中胡桃醌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强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强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是近年来发现为害油松的国内新纪录种,1998年在山西省阳城、沁水等首次发现,此后在全省各地爆发成灾。该虫在榆次市、太岳山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和成虫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也有少数以2龄-3龄幼虫或蛹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大量出孔扬飞,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8月中旬为化蛹盛期,9月上旬为子代成虫羽化盛期。越冬老熟幼虫于7月中旬大量化蛹,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