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农之友》2007,(8):49-49
1 清除匍匐茎 草莓匍匐茎的生长会消耗植株大量的营养,减少植株必要的营养积累,不仅影响花芽分化和翌年产量,也降低草莓的越冬能力。因此,草莓采后要随时摘除匍匐茎。在草莓繁殖圃里。不但要把母株后期发生的匍匐茎摘除,还要将过早形成的匍匐茎苗和延伸的匍匐茎摘除.为入秋后增生的匍匐茎留足空间。同时,在草莓采后,还要摘除部分老叶,只留植株上刚显露的幼叶2~3片。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07,(7):50-50
1 清除匍匐茎 草莓匍匐茎的生长会消耗植株大量的营养,减少植株必要的营养积累,不仅影响花芽分化和翌年产量,也降低草莓的越冬能力。因此,草莓采后要随时摘除匍匍茎。在草莓繁殖圃里,不但要把母株后期发生的匍匍茎摘除,还要将过早形成的匍匍茎苗和延伸的匍匐茎摘除,为入秋后增生的匍匍茎留足空间。同时,在草莓采后,还要摘除部分老叶.只留植株上刚显露的幼叶2~3片。  相似文献   

3.
6 植株及果实管理6.1 草莓 在田间管理中应经常检查栽植深度,以及摘除老叶和病叶。草莓为无限花序,开花数量多,导致生长衰弱,果小和畸形果增多,应注意疏花疏果。花序上节位愈高,开花愈迟,且多为无效花。故在现蕾后应疏去弱小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大果生长,增加果重且果实大小均匀,成熟期集中,减少采收次数。大多数草莓品种都要形成较多的匍匐茎,削弱母株生长而导致减产。故在无育苗任务的生产园,应及时去除匍匐茎。每年必须多次去除,一般不少于3~4次。在采果后匍匐茎大量发生期,每2~3周应摘除一次。采用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4.
大棚草莓促成栽培是利用大棚的冬季保温条件,防止植株进入休眠,使其正常发育,并采用花芽促成措施,来达到提早开花结果,提早上市,12月至翌年6月不断有鲜果供应,是一种效益高的栽培方式。适合这种栽培的草莓都是早熟品种如:丰香、女峰等。花果管理在草莓促成栽培过程中比较重要,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其关键管理技术有以下几方面:1摘除老叶和侧芽植株在大棚中生长旺盛时会产生较多侧芽,影响草莓开花结果,应及时摘除。另外植株基部的叶片由于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制造营养很少,留着只能增加养分的消耗,且易成为病菌孳生场所,应及早摘除,但必须保证6片…  相似文献   

5.
赵振海 《蔬菜》2013,(12):51-52
结合冀东地区草莓生产情况,选择适宜的一代脱毒种苗进行自繁,4月下旬定植,定植后15d左右缓苗后,及时喷施赤霉素,并摘除花序、果实及老叶,合理进行肥水管理以促进壮苗。  相似文献   

6.
草莓生理性病害是由于不正确的管理措施引起的,防治这类病害一般不需要化学农药,只需对不正确的管理措施加以改进即可。1尖顶软腐病1)症状。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软腐。保护地草莓在头年冬末到翌年早春时节最容易发生此病。2)发病原因。田间湿度大,光照效果差,结果期温度低。3)防治方法。①科学浇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覆盖地膜的草莓可膜下暗灌。②采用滴灌技术。③合理密植,改善光照。667m2栽植8000~12000株。及时摘除老叶、衰败叶、病叶,抹除顶芽。④保护地栽培草莓要做好结果期温度管理。无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追求商品果产量、提高品质和提升草莓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总结了大棚草莓花果期管理调控大棚温湿度、适量施肥补水、提高授粉效果、重视植株和花果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与分级包装等6项关键技术,确保草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协调,使植株健壮,叶、花、果比例合理,不旺长、不早衰。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9,(12):49-50
草莓生长到深秋.便逐渐进入休眠期。草莓根系浅。耐-8℃的低温和短时间-10℃的气温.温度再下降就会发生冻害.严重时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北方栽培草莓越冬防寒措施主要是进行覆盖。越冬覆盖防寒又保墒,利于草莓的生长。不认真进行覆盖防寒的草莓.表现出萌芽晚,生长衰弱,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草莓采果时间很长 ,植株常出现早衰现象 ,影响浆果的产量和品质。保护地草莓的追肥次数较露地要多 ,一般追肥 7~ 10次。第一次追肥 :在 10月中旬顶花序现蕾后 ,覆盖地膜前 ,叶色转淡时进行 ,以促进花序生长。第二次追肥 :在顶花序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 (约 11月上旬 )进行。宜尽量避开顶花开花时追肥。第三次追肥 :在顶果开始采收时进行 ,促成栽培一般在11月下旬进行。第四次追肥 :在顶花序采收盛期 ,约 12月中旬前后进行。此后 ,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都要酌情追肥 ,一般在新年前可 2 0d(天 )追肥一次 ,新年后半月一次 ,追肥时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完成花芽分化后,刚要进入休眠之前就开始采取保温等措施,使其不进入休眠,让植株正常生长,提早现蕾、开花和结果的栽培方式。可使草莓提早到12月上旬陆续上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苗雁 《山西果树》2002,(2):44-44
在草莓的高产栽培上 ,除了采取防病治虫、灌水施肥、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措施外 ,还必须抓好疏花疏果、摘除匍匐茎、除叶、植株更新等管理措施。1 疏花疏果 每株草莓一般有 2~ 3个花序 ,每花序可着生 3~ 3 0朵花 ,花序上后开的花多为无效花 ,即使能形成果实 ,也由于果实太小  相似文献   

12.
黄丹 《北方果树》2005,(4):61-61
培育壮苗是大棚草莓获得高产的基础,而壮苗离不开茂盛的叶片,在生长中,老叶与无效果枝如不及时修剥,将严重影响草莓新陈代谢。因此,种植户必须加强大棚草莓老叶与无效果枝的修剥和培管措施。1区别老叶与无效果枝1.1老叶草莓苗叶片外缘枯老、叶片黑厚、边缘有黄褐色枯死现象的叶  相似文献   

13.
草莓采收后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下年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加强采收后管理。①摘除匍匐茎。草莓采果后,要及时摘除匍匐茎,并割除地上部除幼叶外所有叶片,以促进母株生长发育。②施肥和灌水。水肥管理是草莓采收后重要的环节。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每666.7m2追施复合肥20~25kg,远离植株20cm的根系外围开沟施入。  相似文献   

14.
大棚草莓的经济价值高、产量高、栽培容易、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其中包括草莓选种及修建大棚、合理定植、草莓育苗、草莓植株生长过程中管理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栽培赛娃草莓宜两年一栽 ,春、秋季栽植均可 ,株行距 3 0~ 40cm× 40~ 5 0cm ,栽后及时防除杂草 ,加强肥水管理 ,采取疏花疏果 ,摘除匍匐茎和老叶等措施 ,才能生产优质大果  相似文献   

16.
草莓定植后如何养根,做好根系管理,不发根的原因,如何保护根系生长,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草莓开花结果期在4~5月份,此期要求田间持水量80%,日光照12~15小时,温度18~26℃,管理要点如下: 1)追肥。3月下旬~4月上旬,每667m~2土地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kg,以加速植株生长、利于新叶展开、促进开花结果。追肥要结合浇水,确保土壤湿润。叶面喷布0.3%~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 2)摘茎。摘除草莓匍匐茎能增产40%~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补光光质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补光光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红、蓝混合光为4∶1处理的草莓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叶片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日光温室草莓以红光∶蓝光为4∶1进行补光,最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增加草莓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部分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改善,补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果农之友》2012,(2):44
促进花芽充分分化,草莓花芽分化是否充分,是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花芽分化好,则花多、果个大、畸形果少。一般在定植前两周开始进行断根、遮阳、控氮、去老叶等方法来促进花芽充分分化。  相似文献   

20.
以抗病、早熟草莓新品种'紫金久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假植时期与短日照低温处理对草莓物候期、生长与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植与短日照低温处理均可以促进'紫金久红'草莓花芽分化与物候期的提前,同时均可显著提高草莓的第一花序花果数以及单果重与早期产量;假植促进了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而短日照低温处理虽在前期抑制了草莓植株的生长,但后期草莓植株的长势却优于非短日照低温处理。因此,假植与短日照低温处理都值得在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