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品种间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了甘兰型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油研1号”和甘兰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2号”。经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其丰产性好,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熟期适宜,抗逆性较好,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审定通过:列为贵州省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2.
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是遵义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 ,由于品种退化 ,产量徘徊不前 ,为探索适应本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 ,丰产性好 ,抗逆性强 ,生育期适中的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 ,推进全市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进行了优质油菜品种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及来源品种     供种单位遵油一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遵油二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油研九号   贵州省油科所杂选一号   贵州省种子站油研七号 (ck) 贵州省油科所1.2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以油研七号为对照 ,设 5…  相似文献   

3.
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甙 )是油菜的发展方向 ,也是我省“九五”农业十大工程之一。油研 8号油菜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育成的集优质丰产于一身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 品种特性1.1 生育期适中。油研 8号种植前茬是中粳水稻 ,于9月 19日播种 ,11月 3日移栽 ,抽薹期 2月 2 1日 ,初花期 3月 14日 ,盛花期 3月 2 0日 ,终花期 4月 15日 ,成熟期 5月 2 5日 ,全生育期 2 4 6 d,与本地种植的秦油2号、汇油 50基本一致 ,利于茬口安排。1.2 增产潜力大。 1997年至 1998年度南通市种子公司组织油菜品比试验 ,参试的 4个点 (…  相似文献   

4.
双低油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低油菜,即芥酸和硫化葡萄糖甙含量低的油菜,正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如何使其获丰产高效是广大栽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秦油7号、中油杂1号、中油杂2号、湘油15号、湘杂油1号、赣油17号、华杂4号、油研7号、两优586和赣油19号等优良品种可供选用。  相似文献   

5.
油菜换代新品种(组合)的引种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黔中地区油菜品种长期多、乱、杂所导致的单产不高、不稳的问题,近几年通过广泛引种和严格筛选提出了如“杂101”“蓉油3号”“油研一号”“油研6号”“89—2038”“绵杂905”“绵杂907”“贵油7号”等为代表的新组合(品种)可大面积示范推广,争取使油菜单产在本世纪末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杂交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油研7号,增产率1.6%~17.3%,而增产8.0%以上的有德油5号、乐油5号和德油6号。其中,德油5号产量高达181.3kg/667m^2,抗性和生育期都适应当地的生产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油研一号,是我所近几年培育的甘蓝型低芥酸油菜新品种,因其丰产性好,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在历年的区试试验、生产试验中,单产历居榜首。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生产中的增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特进行油研一号的播种方式的研究,为大田生产应用湜供技术参考。一、设计与方法本研究是在分别探明油研一号直播和育苗移栽适宜播期条件下,结合农业生产茬口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培育和引进推广的优秀品种进行产量、品质及抗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油研6号确具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和对油菜菌核病抗(耐)性较强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极佳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产2100公斤左右,明显高于油研1、2号,中油821和蜀杂1号,与(?)油2号、油研5号产量相当,对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优于油研1、2号,蜀杂1号和中油821,含油量、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1.43%、0.89%、28.77μmol/g和67.34%,含油量及油酸含量均较油研1、2号高,芥酸、硫甙含量均低于油研1、2号,并符合国际双低高油酸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油研6号”栽培试验刘富久(贵州省黔南州农技站)“油研6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制度及耕作水平条件下相应的栽培技术,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1993年秋在福泉县凤山镇羊老村进行栽培试验。1.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吴明亮 《耕作与栽培》2003,(2):10-10,29
油菜免耕栽培 ,是在水稻收获后 ,直接在自然落干的稻田栽培油菜 ,不需翻犁整地。可节省劳力、畜力投入 ;土壤自然落干保墒保肥效果好 ,苗成活率高 ;表土养分含量高 ,充分利用上季施肥遗留表土养分 ,提高养分利用率 ,可减少化肥投入。为了探讨目前大面积生产上的杂交油菜不同品种 ,在免耕栽培条件下的丰产性、适应性、为今后大面积免耕栽培提供依据 ,特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A .油研九号 ;B .油研七号 ;C .遵油 1号 ;D .杂选 1号 ,均由遵义市种子公司供种。1 .2 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遵义县茅粟镇、沿河村、苦水组严万…  相似文献   

11.
《种子》1992,(5)
1992年6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油研2号,黔油双低1号、油研3号、贵油7号,蜀杂1号、秦油2号共6个油菜新品种,现将部份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遵义县的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3.1~ 3 .4万hm2 ,总产 5 .6~ 6 .0万t。 90年代以来 ,全县相续主推秦油二号、杂 5 9、油研五号、油研七号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同时推广“油菜下田”的稻油两熟耕制和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 ,单产提高较快 ,1994~ 1996年 ,全县油菜平均单产 12 6 .7kg/6 6 7m2 ,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商品油料基地县之一。为了加快全县油菜高产优质高效地发展 ,克服我县大部分耕作土壤常因缺硼 (近 70 %的面积有效硼含量低于 0 .5mg/kg) ,甘蓝型杂交油菜易发生“主花序萎缩”和“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 ,199…  相似文献   

13.
为挖掘优质杂交油菜增产潜力 ,探索超高模式化栽培技术路子。根据“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技术实施领导小组的安排 ,我县特实施了优质杂交油菜单产超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以指导我县及全省同类地区的油菜丰产栽培。1 材料和方法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由遵义县种子公司提供 )。试验地点安排在遵义县三岔镇柏香村台村民组金付强农户责任田 ,田名“土地房” ,面积 10 0 0 .5m2 ,前作水稻 ,肥力中上等 ,常年水稻产量 6 50kg/ 6 6 7m2左右 ,当地海拔 90…  相似文献   

14.
1选择合适品种 为确保后茬适时让茬,在品种选择上油菜可选用早熟杂交油菜如蓉油4号、蓉油6号、油研7号、油研8号、华杂4号等品种,西瓜品种宜选用早中熟品种,如京欣1号、抗病京欣、郑杂5号、郑杂7号、丰乐5号等,棉花宜选用抗棉铃虫品种,保铃棉32B、中抗29、保铃棉1560BG等.  相似文献   

15.
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秉县是贵州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 ,为推进高产优质油菜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把握优质油菜品种推广动向和生产力 ,从而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上形成优势 ,特就 5个优质油菜组合进行田间品比试验 ,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概况1.1 参试品种名称及来源 品  种     来  源油研五号贵州省油科所油研七号贵州省油科所油研八号贵州省油科所油研九号贵州省油科所黔杂 93114 (ck)省农科院油科所1.2 试验点概况本试验地位于贵州省施秉县城关镇观音坝 ,地处东经 10 8°0 7′16″ ,北纬 2 7°0 2′4 5″ ,海拔高度为52 4m ,年平均…  相似文献   

16.
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类分析图.以相似性系数的大小来鉴定6份待测样品的品种真实性.本研究为种子管理部门针对油菜种子执法提供了一种鉴定杂交种真实性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对10份样品进行SRAP引物组合筛选,在分析的80对引物组合中找到多态性引物组合39对,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01个.经聚类分析表明,6份待鉴样品和对照样品油研50被聚为—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92~0.96之间,均大于0.9,而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被聚为其它3类,它们与油研50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37~0.48之间,均小于0.9.因此本研究认为,以相似性系数0.9为阈值是—种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植年限过长 ,我县原油菜主推品种秦油二号品种特性退化严重 ,严重影响了我县油菜单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优质油菜的发展 ,秦油二号将被新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所取代。为加快我县优质油菜的发展步伐 ,搞好我县油菜栽培品种换代更新 ,结合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实施 ,我县于 1997~ 1998年度进行了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同田对比栽培试验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油研七号、秦油二号1.2 参试单位及试验地点 试验设计 5个试点 :县农技站试点 :何坝乡塘堡村二组 ,海拔 74 0m ;何坝乡农技…  相似文献   

18.
1 选用良种1.1 主推品种与搭配品种1.1.1 主推品种 海拔 10 0 0m以下的地区 ,主选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 ;海拔 10 0 0m以上的地区 ,以油研七号和低芥杂交油菜油研五号主。1.1.2 搭配品种 油研八号、遵油一号、杂选一号、油研九号、中双四号、油研六号等。1.2 种子质量标准1.2 .1 纯度≥ 90 % 发芽 (成苗率 )≥ 80 % ;净度≥ 97% ;水分≤ 9% ;芥酸含量≤ 2 % ;低硫品种硫甙含量≤ 30 μmol。1.2 .2 精选种子 商品种子要求经过精选 ,用有标牌或商标的包装物进行小包装 ,注明品种名称、生产单位、品种介绍及防伪商标 ,防止假冒…  相似文献   

19.
秦油二号是我县 80年代引进的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 ,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点 ,90年代初成了我县油菜当家品种 ,但生育期长 ,茬口矛盾突出 ,不育株率高。油研七号是贵州省油科所研究培育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等优点 ,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 ,在我县推广较快。为了进一步科学的鉴定油研七号在我县的种植优势 ,1997年我县承担了省项目组安排的秦油二号与油研七号同田对比试验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为了摸索我县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油研七号的产量优势 ,1997年秋 ,…  相似文献   

20.
邵明波  王通强 《种子》1997,(4):60-61
甘蓝型双低、高油酸、高产、稳产、抗(耐)病油菜新品种,油研6号是通杂交系谱集团选择的育种途径选育而成。为克服因单株繁殖而引起的生活力退化,使种性得以保留和提高,采取繁殖地选开放单株种成株系选优系混合成原种的繁殖方式,有利于提高油研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