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类型多样的稻种资源,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现保存贵州本土和国内外引进稻种资源收集品9 000余份。其中包括一批已经完成鉴定评价的抗生物逆境(抗病、抗虫等)、抗非生物逆境(耐冷、抗旱等)和优质等特性的优异种质,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文章概述了以种质资源库保存与异生境繁育保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途径开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与保护工作。并围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种质资源是作物优良基因的载体,切实保护现有保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努力推进改良创新利用是当前乃至长远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概述了贵州稻种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并围绕其保护与利用的主题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稻种资源作为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稻作育种改良的物质基础,是水稻科学研究不竭的源泉,谁掌握了水稻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育种主动权.因此,稻种资源的收集保护、鉴定评价和保存利用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并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水稻遗传资源研究的组织概况全球性稻种资源的搜集、鉴定、保存和分发既是国际水稻所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也是该所进行全球稻种资源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该所自1960年建所起就很重视世界水稻种质的搜集研究和保存。起初,水稻遗传资源课题设置在植物育种系。为了确保已搜集的世界水稻种质的保存与利用,1977年底由日本政府和亚洲开发银行捐助210万美元建成了水稻遗传资源实验室。该室除  相似文献   

5.
贵州山地禾类稻种是山区的人们在山地特定的地理区域和原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与自然选择,在稻作栽培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融于当地特色文化的特殊种质资源.本文主要介绍贵州山地禾类稻种的典型表型特征,其保存现状及可利用前景,进而可为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和种质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从3月16-17日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获知,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收集与引进作物137种,种质资源16207份,共编目16371份,有30种作物10528份种质资源经繁种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有79种作物1585份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繁殖入国家种质圃长期保存,2016年新增入库圃  相似文献   

7.
广西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存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界推崇的一种保存方式,开展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能为野生稻资源利用提供丰富的优异种质与特异基因;为稻种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认真探讨广西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方式,保存检测技术方法及保护制度运行机制等问题,并提出广西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业》2020,(3):4-4
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菏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利用现状,开展了菏泽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普查收集种质资源 400 余份,被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确定接收 345 种,其中粮食作物 80 种,经济作物 36 种,蔬菜作物 119 种,果树作物 110 种,为作物育种、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对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覃初贤 《种子世界》2013,(11):40-41
作物种质资源是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种质贮藏是以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完整性和高活性,能通过繁殖将遗传特性传递下去。广西是我国作物遗传多样性地区之一,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多种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好的抗源。种质库中贮藏作物种质的种类丰富、数量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为了妥善安全保存好种质资源,防止经千辛万苦考察、采集、征集和交换、引种等收集保存的国家宝贵种质资源得而复失,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与实践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现形成了一套种质资源贮藏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正《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原理与技术》主要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含义与范畴,系统介绍了种质库、种质圃、离体库等保存方式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种子、植株、块根、块茎、茎尖、休眠芽、花粉等保存载体的寿命延长机制、活力丧失机制和遗传  相似文献   

13.
浅谈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燕 《种子》2005,24(6):53-55
作物种质资源是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种质保存是指以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和高活性,能通过繁殖将遗传特性传递下去.目前最常用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有:种子保存、植株保存、离体保存等.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种质资源为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然而近年来急剧增加的种质资源数量给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构建核心种质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410份小型西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6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采用不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按照20%的抽样比率构建小型西瓜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核心种质库的优劣。结果表明,马氏距离优于欧氏距离,偏离度取样法优于优先取样法,基于马氏距离和偏离度抽样方法获取的82份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小型西瓜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78—1984年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主持《国外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和抗三病二虫鉴定研究与利用》协作研究,共组织12省(市、区)15个单位对引进的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抗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性。从分生组织长期保存无性繁殖作物,超低温长期保存种子、花粉、营养器官,贮藏过程中遗传完整性研究及种子入库前处理等四个方面展示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1花生种质资源的地位与作用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繁衍、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为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收集与保存工作。同其它作物一样,花生种质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或农家品种、人工育成的改良品种、有特色的育种品系或材料、国外引进的品种或材料、野生种及其近缘植物、遗传操作及人工诱变创造的新材料等。花生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境花生新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花生育种和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的重视。我国花生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近十年来取得的进展.椎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决定于2011年9月25—72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全国作物种质资源学术研讨会暨遗传资源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9.
魏兴华  张丽华 《种子》1997,(1):43-45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有效地保持了作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而另一方面,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规模愈大,反而成了其评价、利用的障碍。核心样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此文将介绍核心样品的主要特点,并就核心样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作一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七五”期间,将3762份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贮入国家库,对4000多份稻种进行了农艺性状、抗逆性和抗病性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优良种质和双抗、多抗资源供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