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城市森林的各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生态化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森林被作为城市之“肺”,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森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绿化美化环境,增加城市风景。人们居住的环境需要以花草树木作为点缀,否则再好的建筑风格及其内涵都难以表达,即人们所说的“红花还需绿叶伴”。  相似文献   

2.
实施以城市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工程”,塑造“绿色生态城市”的全新形象,几乎是所有城市文明发展的共性。150年前,美国纽约占地8.6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建立,以种植大型乔木为主,草地只占1/5,开创了城市中人与自然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发展城市林业,增加城市森林面积是增加城市碳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城市森林“碳汇”能力的基础上,以徐州市为例,分析了徐州市城市森林的发展现状,以增加城市森林的“碳汇”能力为出发点,探讨了徐州城市森林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循环经济”体制得以完善的“硬件”的观点;认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能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物流、能流平衡,特别能实现有效控制“C”过量排放(人均森林面积至少要达到9 m2),控制环境污染;森林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建设新坐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言 《湖南林业》2006,(10):8-8
城市森林是由多种植物构成的有机复合体,由于它的发展历史不长,如今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之中。目前,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有不同的理解,尽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城市森林概念,但已达成一定共识:城市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体系;这种植被生长环境为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它不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水平为目的。城市森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为目的,以人为本,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力军——城市林业,即“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林业”,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城市林业定位与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实际。其发展模式的建立,必须尊重科学,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城市主城区绿化为中心,城郊结合部环城森林圈为基础,进出城干道绿化通道和沿江、沿河、沿湖防护林带网为骨架,  相似文献   

7.
根据景德镇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指出了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立足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瓷都、千年古镇、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形象目标,采取“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理念,以中心城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和城乡一体化“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彰显“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古镇、生态家园”森林城市特色,达到“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郭、绿网织全城、文化彰底蕴”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析城市林业健康发展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是“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林业”,它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林业;市城郊一体化,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林业。它既是园林的扩大和延伸,又是传统林业的凝炼与升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多,发展城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森林净化空气、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森林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森林城市的重要途径。针对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提出“城市森林”、“森林城”的建设目标,作者以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现有城市森林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的内涵及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旨在为城市森林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林业》2005,3(2):75-75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前不久,在沈阳市闭幕的“第二届城市森林论坛”上,辽宁省沈阳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宣读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授予沈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决定》,市长陈政高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强思卿手中接过写有“国家森林城市”字样的牌匾,沈阳市是继贵阳市之后第二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国家林业局同时公布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林业》2004,2(2):64-64
城市森林工程以现代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为指导.把城市地域内的建成区近郊区.远效区等地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布局设计.建立相对稳定而多群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控制和改善城市的大气污染.热岛效应粉尘污染.解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生态保健等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莲 《中国林业》2008,(16):24-25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城市林业”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由此确定了我国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目标,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这是古代诗人妙笔绘就的自然胜景.今天已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环境。倡导建设城市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新理念。我们应牢固树立城市森林化的发展方向.遵循自然规律.强化绿化意识.培育森林化.建立“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社会——自然——化”的和谐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4日第五版刊登了题为:“用自然观念孕育城市森林”一。章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广场缺少绿量,空间层次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如树种单一、同龄、单层、单行……植物配置上纯化的园林模式等”。章所及与我感觉到的搞城市森林难相吻合.章题目用了“孕育”城市森林,已孕育几十年了.还不是难产吗?  相似文献   

16.
森林城市的理念与建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通过增加城市及周边地区森林总量,以改善、调整、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构建人-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为目的;正确把握森林城市理念与建设特点,对于促进和提高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岳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阳市作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的试点城市,城市绿化坚持以森林为主,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此,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和总结了几年来城市建设的绿化模式和城市森林的建设成果供相关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城市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把“城市林业”作为一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弘扬生态文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保障。国家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国家森林城市”评选活动,是促进城市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包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载体,对不断提升包头的知名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体现城区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的特色,增加城市森林覆盖率,将“林网化”建设与“水网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期在发挥森林净化水体作用的同时,较好地利用城市水体改善森林生长环境;城市森林建设的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在植物配置上应以长效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