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明 《河南农业》2011,(12):33-33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大豆(Glycine max)属于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大豆属(GlycineLinn),别名黄豆,原产于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1]。大豆喜温、喜光,在充足的光照和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大豆的根长有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 、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淮北地区夏大豆播种期正值三夏大忙季节,都是在没有整地施肥的情况下板茬下种,大豆所需养分来源依靠前茬作物土壤中的残留养分和生育期间的追肥。因此,追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其追肥技巧是:  相似文献   

7.
正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制的夏大豆区,由于长期种植大豆,重茬现象很严重,表现为植株矮小、生育迟缓、病虫害较多、荚少粒小,显著减产。播种期的6月份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为抢农时、抢墒,往往采用铁茬播种,因此,搞好大豆苗期管理显得更加重要。现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查苗补种和手间苗为达到夏大豆幼苗期的苗全、苗壮、根系发达、茎叶茂盛的主攻目标,必须抓紧时间查苗补苗,在苗全的基础上及早实行人工手间苗、  相似文献   

8.
大豆属于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大豆原产于我国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但以春大豆占多数。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十一月份开始进入流通渠道。重迎茬对大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茎粗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开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又称黄豆,以种植季节划分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冬大豆4类。冬大豆是西畴县大豆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冬季农业开发的稳步推进其种植面积正逐年扩大,已成为冬季重点发展种植的主要作物。文章针对西畴县区域气候实际,专门介绍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生产参考。1适宜区域和播种时期1.1适宜种植区域西畴县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季光热条件较好,能有效满足大豆的生长发育需求,全县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农业科技部门全力以赴抓好大豆科研实验工作。龙亢农场今年承担的大豆实验100亩,包括:黄淮海夏大豆区域试验2组20个品种、黄淮海夏大豆生产试验1组3个品种、安徽省夏大豆区域生产试验3组12个品种、安徽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组19个  相似文献   

11.
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 《农家科技》2006,(6):11-11
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有三种形式:一是麦林点套夏玉米,二是麦林点套夏大豆,三是麦林点套玉米和大豆。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原因主要是,第一,能提早生育,趋利避害,麦后直播玉米、大豆,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正遇上伏旱,产量不高、不稳;采取麦林点套,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2.
正夏玉米和夏大豆是江苏沭阳县的主要旱作物,该县夏玉米平均产量7200千克/公顷、夏大豆平均产量3300千克/公顷左右,单纯种植夏玉米、夏大豆单位面积收入都较低,影响了当地农民种植积极性。该县农技人员在当地旱作田示范、推广夏玉米套种夏大豆高效立体种植新  相似文献   

13.
大豆产品优质化是当前夏大豆生产的重要目标。选择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推广优良品种、落实夏大豆优质化栽培核心技术,是实现夏大豆优质化栽培的必须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制的夏大豆区,由于长期种植大豆,重茬现象很严重,表现为植株矮小、生育迟缓、病虫害较多、荚少粒小,显著减产.播种期的6月份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为抢农时、抢墒,往往采用铁茬播种,因此,搞好大豆苗期管理显得更加重要.现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与春大豆相比,夏大豆生育期间的温、光、水等条件有很大差异,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夏大豆的生长,进而影响夏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湖南夏大豆在油菜、麦类等冬播作物收获后的稻田或田埂上种植,或与玉米套作,一般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秋季成熟。根据夏大豆品种特性和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夏大豆栽培关键技术如下。选择适宜品种为了保证夏大豆与冬播作物在茬口安排上不矛盾,不影响下茬冬作物适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大豆主产区,夏大豆种植面积占夏季作物种植比例大,但近年来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夏大豆产量和农民增收。为确保夏大豆高产稳产,该文结合皖北地区夏大豆生产实际,从良种良法、旺长和落花、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夏大豆的种植试验,开展夏大豆高产技术研究,摸索适宜安徽省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夺取夏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8.
<正>夏大豆的种植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我国夏大豆的种植区域并不广泛,现在我国经过研究,提出了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夏大豆产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一、品种的选择影响着夏大豆产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植区域的气候、耕作条件、自身的遗传性、栽培条件和土壤等,这些因素对夏大豆的种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选择优质的夏大豆品种,这样的大豆在种植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早熟、中大粒多、适合机收、抗渍害、抗倒等特点。二、播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夏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示范,确定了适合赣中地区栽培的6个高产夏大豆品种以及介绍了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作物生长期气象要素季节变化趋势和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气象服务粮食安全行事历,保障粮食安全.结果发现,小麦生长期主要关注气温和土壤墒情变化,夏玉米、大豆生长期重点关注土壤墒情和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