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庆铁人村果园六四年开始建园,现有果树面积四十五亩,大小树共计600株,其中结果树340株。七五年产量四万五千斤,七六年因花期遭受特大风灾,产一万五千斤。七七年产五万斤,七八年产五万五千斤,平均株产超过百斤。但是,由于土壤碱性大,苹果黄叶病也一年比一年严重,对提高产量影响甚大。为了控制这种病害的发生为害,根  相似文献   

2.
长巨果树队有苹果树22,000棵,其中20~38年生的结果树2000多棵(1981年前)。过去果树产量低而不稳,1972—1974年平均年产果30万斤左右,亩产2521斤,株产尚不足百斤。  相似文献   

3.
纪山公社共有苹果树4.7万多棵,全是解放以后发展的。其中1.7万多棵结果树,大多数是农业合作化高潮期间栽植的,现在正处在盛果期。幼树都是1965年以后发展的。 近几年,根据农业“八字宪法”,针对果树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加强了果树管理,使苹果产量逐年提高。1972年实产198万斤,比1971年增产80%,全社平均株产达到115斤。(1971年产110万斤, 1970年产100万斤,1969年产70万斤, 1968年产40万斤)原来考虑到1971年伏季多雨,1972年春花期又连续阴雨,以后又是严重的春旱,加上三次大风,估计1972年苹果产量不能高于1971…  相似文献   

4.
我社现有苹果树五万六千株,一千八百六十亩。七四年产苹果一百五十万斤,平均株产二十六点七斤,亩产八百零六点四斤,七五年总产三百万斤,平均株产五十三点五斤,亩产一千六百一十三斤,七六年预计总产二百万斤,平均株产三十五点七斤,亩产一千零七十五点二斤,产量低而不稳。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在公社党委领导下,林业站、多种经营办公室组织了部分大队果树技术人员对西孝村、北坡、盖冶、张庄、胡家庄等大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单位分较好、一般、较差三种类型;调查的品种以小国光、金帅为主。 通过调查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龙眼(Dimocarpus Iongan Lour)是我国南方特产果树,树体高大,枝叶茂密,为常绿乔木。莆田华亭和晋江磁灶等产区常可见到百年的龙眼树单株年产500~600斤。晋江磁灶乡井边村有4株已400多年的老龙眼树,仍然一派生机,大生年可结果2千多斤。泉州市北峰乡肖厝村有一株两百多年的“福眼”,常年产重2~3千斤。以上事例说明龙眼是高产长寿果树。  相似文献   

6.
沂源县东里公社韩旺一大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认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大搞果园建设,于一九六九年春利用四处坟盘隙地与河滩淤积地建果园六十二亩,栽植果树一千六百三十四棵(其中金帅826棵、国光617棵、红鸡冠135棵,其它品种13棵)。七三年产苹果16500斤,七四年产52007斤,七五年产145200斤,七六年产183926斤。平均亩产2950斤,最高株产金帅376斤,国光397斤。另外七四年搞了0,73亩密植试验园,亩栽333株,三年生亩产达到2600斤,单株最高产量38斤。 韩旺一大队幼树所以早结果、早丰产,四…  相似文献   

7.
海城县东四公社哈达大队果树队,于1956年利用沙丘废地建立了26.6亩山楂园,共491棵,株行距为6×6米。由于加强了综合性技术管理,山楂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产量为6万斤,比1980年总产3.9万斤,增产36%。平均株产为122.2斤,最高株产为251斤,获得了山楂的丰产丰收。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省果树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果树四十万亩,七百五十万株。但是,现有结果树三百五十万株,年产水果仅有三万多吨,平均单株产量不足十八斤。因此,如何提高现有苹果大树的产量就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屯乡位于盖县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为了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他们积极发展果树生产,贯彻了以果为主的多种经营方针。全乡现有果树46.3万株,其中苹果树22.3万株、山植树12万株、葡萄12万株。果树总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党委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去年把果树全部承包到户。形成了家家承包果树,人人关心果树生产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形势越来越好,1983年水果产量由  相似文献   

10.
郯城县北关园艺场是个平原果园,土质较好。全场果园总面积370亩,共有苹果树5444株,其中结果树5000株,养猪100头,牛骡9头。近几年来,为了解决果园肥料不足的问题,在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指引下,认真学习外地经验,大种苕子,积极发展绿肥生产。到1972年苕子的种植面积由1970年的100亩发展到240亩,占果园总面积64.8%。1973年产苕子鲜枝叶40多万斤,追施果树4700多株。由于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加上搞好病虫防治和修剪等综合管理,果品产量逐年提高,1970年产果21万斤,1971年31万斤, 1972年产52万斤,今年预计达80万斤左右。1972年全场…  相似文献   

11.
<正> 山东烟台果树试验站1976年春定植本地区芽变选出的短枝型青香蕉——烟青1.33亩,株行距2.5×3米,平均每亩89株,1981年10月5—6日验收,六年生平均亩产11652.6斤,平均株产133.6斤,最高株产227斤,平均单果重188.1克,可溶性固形物12.5%,果实硬度为11.3公斤/厘米~2,一等果91.6%,二等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果树优良品种育苗基地安徽寿县双门园艺良种场出圃名优新稀果树苗木及接穗、花木苗本基地育苗面积80余公顷,年产名优新稀果树良种苗木100多个品种900多万株,品种优良齐全、产苗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各地引进品种、建立果园、大批量调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红星苹果是我县主栽品种之一,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是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出口的重要果品。但过去我们没有掌握它的特性,管理不当,致使产量很低,影响了该品种的发展。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指引下,我县广大贫下中农努力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在反复实践、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改革了修剪技术,使红星苹果由过去年产100万斤增加到612万斤,出现了一些高产先进典型。古庙头大队300余株17年生幼树,连年株产300余斤;崂山园艺场30年生的大树,过去株产100余斤,改革修剪后,株产400余斤;佛耳崖大队的试验树,以前株…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开端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合江地区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个六山半水二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半山区,小区气候较好,适宜发展果树。果树生产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开始新建三百亩果树逐渐发展扩大,经过三个高峰,多次挫折,到六八年全县由过去几处果园发展到一百处,由三百亩发展到六千五百亩,一万三千株果树,生产量一百万斤;到七一年发展为二百处果园,面积一万四千亩,二十六万株果树,产量三百万斤;到七五年发展到二百零七处果园,面积一万五千亩,果树二十八万株,产  相似文献   

15.
吴村大队有沟坡地果园150亩,栽植水果树共3150株,其中苹果树1551株,梨树772株,桃树832株,树龄10—15年生。过去由于经营管理不当,吃的是“大锅饭”,记的是“大概工”,给果园生产带来严重问题,年产果品只有10万斤左右,产值不到15000  相似文献   

16.
我区是个古老的葡萄栽培区,龙眼葡萄集中分布在桑于河、洋河合流处的怀来、涿鹿县暖温盆地。全区原有葡萄12700亩,多为旱地栽培,由于栽培技术落后,年产仅300万斤左右,平均亩产270—300斤,株产10—20斤,其中龙眼葡萄占85%以上,其次  相似文献   

17.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18.
我园定植一批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中砧M7、 M9号。每亩 111株。四年生获得丰产。 红星/M7:平均株产26.6斤:最高株产44.3斤。单果平均重0.37斤。亩产2952、6斤。 红星/M9:平均株产12.5斤,最高株产33.75斤、平均单果重0.375斤,亩产1387、5斤。 早产、丰产、优质、采用矮化栽培,大  相似文献   

19.
宁海县力洋区前横乡平岩村的张普森同志,今年56岁,全家5人。他在大队桔场的影响下,从1971年开始,在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柑桔,建成了家庭小桔园,收入3500余元,占全家总收入的45.3%。 他于1971年在门前种植20株温州蜜柑,1973年又种40株,共地4分,从1980年起开始投产,产桔3100斤,1981年3500斤,1982年4400斤,1983年4800斤,4分园地4年产桔15800斤,收入5334元,平均每年收入1333.50元。1980年他又在三分园地上密植柑桔80株,对桔树精心管理,进行拉枝,控梢摘心,薄肥勤施,促使提早形成树冠,速生丰产,1983年平均株产27斤,总产2160斤。承包生产队5分地34株9年生温州蜜柑,总产3000斤,加上早熟温州蜜柑320斤。以上家  相似文献   

20.
我县果树生产曾一度发展较快,达到过九十四处果园、八千亩、十七万株果树、年产水果二百万斤的最高记录。但由于过去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加之没有实行科学栽树和科学管理,致使树体衰弱,冻害和病虫害严重发生,果园经济年限缩短,造成拔树毁园很多,据七五年调查、全县毁园五十余处、拔树九万余株、毁园面积四千多亩,给集体经济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