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品种的选择选对品种是关键,因为在农业生产要素中,品种是最为先决、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品种的好坏(高、稳、抗)关键看稳产性和抗逆性。目前,国内外玉米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动态是种植紧凑耐密型品种,因为它有两个增产途径。即:杂种优势、群体优势。玉米是高光效作物,通过适当密植增产的潜力很大。2深松整地与施肥坚持秋整地、秋施肥可起到控制压低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作用。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机能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效大豆生产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整地方法、品种选择及肥料种类和种植密度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种植区应选择黑农37品种,深松整地,保苗22株/m2,用40%绿源复合肥21.14 kg/667m2,实现大豆生产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太和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安徽省太和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深松整地、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一、地块选择与整地大豆品种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自然环境破坏少,污染程度低的地块大面积集中种植,以达到高产优质。把好整地关,东北产区实行秋整地,对没有深松的地块进行机械化深耙深松整地,深松深度达到25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整地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使土壤结构和保肥能力得到改善与提高。二、施农肥做到化肥深施与平衡施肥根据大豆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注重施用农家肥,一般亩施2500~  相似文献   

5.
2012年在利辛县开展的0.667 hm2高产创建示范,通过选用隆平206玉米品种,采用土壤深松,即麦收后土壤深松30cm;增加密度,即留苗密度90000株/hm2,收获密度83280株/hm2;平衡施肥,即有机无机相结合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施纯氮575.25kg/hm2;防治病虫保绿防衰,即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以及成熟收获等技术,取得了高产效果.经安徽省科技厅10月5日组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玉米单产达到12123kg/hm2,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生产是我省豆农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大豆若要获得高产,掌握正确的综合栽培技术最为关键。一、整地要选择有施肥基础的玉米、马铃薯茬口。并且要对整地严格的把关,对秋翻、春翻地块做到整平耙细,顶浆起垅压实;原垅玉米茬如果有深翻基础,那么就需要早春拿净茬子,将茬坑耢平达到播种状态;对于那些没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原垅地块,采取机械原垅深松或播后苗前垅沟深松,深松深度都在25厘米左右,坚持标准,保证整地质量。  相似文献   

7.
甜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多年来生产中存在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限制了甜菜产业的发展。如何提高甜菜的单位面积产量,成为我市甜菜产业今后发展的关键。甜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包括应用纸筒育苗移栽,实行深松整地,选用高产抗病的品种,增施有机肥,搞好平衡施肥,科学增加密度,防治病虫害,推行旱灌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麦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收获等方面阐述小麦目标单产8 250~9 000 kg/hm2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为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早11号是吉林省四平市农科所选育的玉米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且熟期较早,适合在山区或早霜地区种植。1选地与整地玉米是喜肥水的作物,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因此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忌重茬。种植地块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深度30~35cm。松后采用重耙耙透、耙细、耙碎,如有条件可采用秋起垄夹肥,达播种状态。2合理施肥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施N、P、K纯量比为1∶1.5∶0.3。一般公顷施尿素90kg作基肥,在玉米拔节期或大喇叭口期公顷追施尿素75kg…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玉米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的选用高产、稳产和经济效益好的优良玉米品种,是保证玉米丰收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一般选用生育期在127—129天,增产潜力大的优质、高产、耐密型品种,如先玉335、先玉420、良玉11等。二、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足基肥深翻,深松整地。  相似文献   

11.
郑麦769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育成的优质、强筋、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弱春性多穗型强筋类品种,生育期229d,越冬耐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株高77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抗干热风能力强,品质好,硬度高,是一个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近年来,该品种在商丘市曾创下单产756kg的河南省纪录,通过高产创建也探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一、精细整地(一)加深耕层土壤深耕或深松可打破犁底层,疏松耕层,松散土壤。不仅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而且有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增强小麦的吸收和抗倒能力,是小麦创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整地整好地、保住墒,是保全苗的关键。玉米整地要大力推广以深松为主体的翻、松、耙、旋相结合的耕作制度。深松深度要求达到35厘米以上,在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浅翻或耙茬起垄,要求三年深松一次。春整地,要及早顶浆起垄,起垄后及时镇压,以利保墒。再者灭茬要精细。二、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50℃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豆1.1m大垄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模式核心技术包括:深松整地、配方施肥;种子更新、药剂处理;力抗重迎、精播密植;连片耕种、六统一分等。通过窄行密植可显著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4.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高质量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旨在提高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博州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公顷以上,其中冬小麦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2009~2010年,博州连续在温泉县安格里格乡开展了冬小麦高密度高产种植试验示范,创造了单产602千克高产记录。目前,冬小麦高密度栽培已成为夺取小麦高产、促进小麦单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一、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抗寒、抗倒伏、抗病性强的品种,所用种子必须达到国家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即籽粒饱满,大小  相似文献   

16.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我地适宜选用弱春性品种,以豫麦18为当家品种,合理搭配半冬性品种皖麦19。 二、播前准备 1 整地 大力推广机耕机耙,即深松耙播技术或深犁后耙,无论是深松或犁地,耕深都要求在25厘米以上。农机程序化作业,主要程序是机拉条田沟-打鼠道-播肥-深松-耕地-平地-播种-镇压。条田沟深  相似文献   

17.
正大垄密技术要点:深松整地、秋深施肥;化学除草;品种间种、种子分级、限深早播;增密保匀、增肥保穗;测土配肥、立体施肥、根侧追肥;旱防虫涝防病;中耕深松;化控防倒;航化作业、叶面追肥、健身防病;站秆晾晒、机械直收。1 选地与整地按正规轮作选择前茬:因玉米是喜温作物,优质高产的前提必须抢早播种,争抢积温,秋季整地起垄是抢早播种保墒、争全苗的基础。对非玉米茬地块没有深松基础的,实行深松作业。对大豆茬地,采用联合整地机进行复式作业(包括耙  相似文献   

18.
<正>一、选地、整地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自然环境破坏少,污染程度低的地块大面积集中种植,以达到高产优质。把好整地关,我县实行秋整地,对没有深松的地块进行机械化深耙深松整地,深松深度达到25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整地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使土壤结构和保肥能力得到改善与提高。二、深层施肥。深层施肥是指把肥料施于播种部位的种子以下,使肥料与种子分开,以防止烧种、烧苗,充分发挥肥效,促进根系生长,利于根瘤固氮,满足大豆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整地整地。打破犁底层是关键,没有打破犁底层的要做到秋深松。具有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耢、压连续作业。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要顶浆起垄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二、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我市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高油品种:西部第二积温带可选用合丰50、绥农28、合丰55;东、南部第三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莱芜市主要农作物之一。从秸秆还田、深松整地、选用节水品种、足墒播种、宽幅精播、测墒补灌、一喷三防、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