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原产加拿大 ,引自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的灌木偃伏木来木 ,经 4年的引种繁殖试验 ,引入的苗木成苗出圃率达 5 5 2 % ,硬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达 72 % ,说明引种初步取得成功。该灌木适应性强 ,繁殖容易 ,花期长达 4个月 ,夏秋观花 ,冬季观枝 ,观赏价值较高 ,它的引进为阜新市园林绿化增加了一个新的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2.
五.药用树种。 67.龙血树:常绿灌木,丛生;喜钙,耐旱,在崖石上也能生长;高约3~4米,径达15厘米;老茎杆变紫色,是提取“血竭”的主要成分;6月开花,8月果熟,用种子或插条繁殖。宜在桂西南岩溶地区推广,桂东南亦可引种。 68.苏木:半落叶灌木至小乔木;茎、枝有刺,心材红色;药用,还可提取红色染料;石山土山上都长得很好;花期6~9月,果期次年夏季,用种繁殖。宜在桂西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沈阳市目前灌木树种应用较少的现状,在制定引种原则基础上,从北京等地引种蓝叶忍冬、紫斑牡丹、猬实等20种灌木进行栽培研究,通过室外观测、抗寒生理实验、繁殖实验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了解灌木引种后的栽培技术及如何进行引种灌木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沙生饲用灌木树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对5个沙生灌木对种的引种、生物量、抗旱笥、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测试和分析,并与乌兰布和沙漠传统饲用灌木、牧草、农副产品饲料进行了比较。表明;花棒、梭梭和乔木状沙的另枣不同产地间在高生长,地径生长两个性状上差异显著;乔要森太沙拐枣和杨柴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多枝柽柳10.69%和 18.87%,花棒梭梭、毛条分别于对照16.98%和27.04%和2.64%。  相似文献   

5.
通过6种野生灌木树种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在西宁地区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性进行了观察和评价,找出扦插育苗和播种育苗繁殖技术要点,为扩大绿化植物品种和繁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树种引种保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14a的收集和引种栽培,已引进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濒危树种共38科63属83种,占全国保护树种总数的23.4%,占广西保护树种总数的67.4%。对30个保护树种进行了播种、扦插等试验,已成功地繁殖了一批苗木。进行了34个树种的物候相、生长量、适应性等观测。并建立了0.46hm2的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区  相似文献   

7.
雷竹引种试验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雷竹引种成活率达95.46%;种植当年有32%母竹已出笋,第3年100%母竹出笋,第4年母竹平均出笋12.3个,最多的出笋28个。并介绍了雷竹栽培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0年春季从浙江引种早竹、雷竹、红哺鸡竹、乌哺鸡竹、角竹、高节竹,1991年从本省古田县引种黄甜竹。7个竹种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76.2%~100%,平均造林保存率达86.2%。经过4~5年的培育,1995年每公顷竹笋产量达3649.5~16135.5kg,产值达19513.5~64542.0元,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引种造林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针对沈阳市目前灌木树种应用较少的现状,在制定引种原则的基础上从北京等地引种20种灌木进行栽培研究。通过室外观测、抗寒生理、繁殖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宜沈阳生长的优良树种,并提出配套的苗木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紫穗槐俗称绵槐,豆科,落叶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总状花序,密集成穗状,蝶形花,花冠紫碧色。原产北美,1937年以后开始引种到我国,现各地都有栽培。用途广泛,花为蜜源,枝可编织,叶为良好肥料和饲料。繁殖较易,播种、插条皆可。栽植容  相似文献   

11.
几个优良散生笋用竹种的引种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春季从浙江引种早竹、雷竹、红哺鸡竹、乌哺鸡竹、角竹、高节竹,1991年从本省古到引种黄甜竹。7个竹种引各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76.2%-100%,平均造林保存率达86.2%。经过4-5年的培育,1995年每公顷竹笋产量达3649.5-16135.5kg,产值达19513.5-64542.0元,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引种造林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黑果腺肋花楸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优良经济树种。为了探索其繁殖途径并为引种试验快速提供试材,1990年和1991年分别采用不同生根促进剂,不同浓度和不同浸泡时间处理的正交设计,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990年各处理组合的成活率比对照高8.3%-41.7%,可使成活率和生根量达至最高的最佳组合分别为ABT2生根粉,100ppm,5分钟和ABT2生根粉,50ppm,5分钟;1991年成活率和生  相似文献   

13.
沙生饲用灌木树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对5个沙生灌木树种的引种、生物量、抗旱性、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测试和分析,并与乌兰布和沙漠传统饲用灌木、牧草、农副产品饲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棒、梭梭和乔木状沙拐枣不同产地间在高生长、地径生长两个性状上差异显著;乔木状沙拐枣和杨柴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多枝怪柳(对照)10.69%和18.87%,花棒、梭梭、毛条分别高于对照16.98%、27.04%和2.64%。所选5个树种7项生态生理综合指标反映的抗旱性均高于对照树种二白杨和小叶杨;适于在乌兰布和干旱环境中生长;粗脂肪、租纤维和无氮浸出物高于传统饲料汤、柳、榆树叶;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秸和小麦秸;11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毛条12.53%,花棒10.91%,传统饲料多枝栓柳为7.8%,紫花苜蓿1.18%,沙打旺1.24%,玉米秸0.82%,小麦秸1.05%.栽培沙生饲用灌木是沙区发展畜牧业的一条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适宜平坦沙地引种栽培的生篱灌木种匙叶小檗,本地叫黄柏,至今尚未开发利用。它是一种生长在伊克昭盟毛乌素沙漠中的野生落叶灌木,植株高达1.5~2.5米,灌丛密集,呈馒头状。老枝暗灰色,幼枝灰黄色,后变为紫红色,枝上生有粗壮、坚硬的刺,刺长1~3厘米,至老不脱落。簇生叶  相似文献   

15.
卫矛蜕盾蚧FioriniaeuonymiYoung是危害雀叶黄杨和瓜子黄杨枝、叶、芽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浙江省象山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叶、芽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繁殖。加强对寄主植物的调运检疫,可防治此虫的传播危害;在若虫孵化盛期,采用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800一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经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小枝无性繁殖,在缺乏直射光照的室内或有遮阴条件下,以沙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94%,最高达100%。在太阳光直射条件下,以水培为好。沙培的适应性比水培广,其适宜的繁殖季节为4~10月,气温是25~30℃。处理小枝用的IBA浓度,以20~60ppm为佳。不同的木麻黄小枝生根率差异显著,普通木麻黄生根能力强,粗枝木麻黄次之,细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则难生根。4年生以前的不同年龄母树上的小枝用沙培,其生根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4种灌木树种生物量的估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估测4种灌木树种:花棒,毛条,白少蒿,黑沙蒿生物量所采用的2种方法:应用数理化理论(Ⅰ)模型,编制4种灌木树种生物量化表,其相关系数0。77-0。88,剩余标准差0。020-0。337,相对误差4%-14%;建立4种灌木生物量分别对灌高,灌幅的多元回归模型,其复相关系数为0。77-0。97,剩余标准差0。021-0。149,相对误差9%-265。  相似文献   

18.
水杉北方扦插育苗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石桥地区对水杉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用扦扦育苗的方式来繁殖水杉苗 成功的,其愈伤组织形成快,硬枝扦扦生根率达97%。苗木定植后,其平均年生长量递增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卫矛蜕盾蚧Fiorinia euonymi Young是危害雀叶黄杨和瓜子黄杨枝,叶,芽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浙江省象山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叶,芽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繁殖。加强对寄主植物的调运检疫,可防治此虫的传播危害,在若虫孵化盛期,采用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阿穆尔小檗     
阿穆尔小檗(Berberisamurensis)又名黄芦木、是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原产华北各省市、自治区,生于山地林缘、溪边或灌丛中,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生长迅速。其主要特征是:枝上有枝剌,叶色多变,绿、红、紫、桔黄、花色等,边有锯齿,且有红、紫、金边等,叶色奇特艳丽。花淡黄色,花期6月,果大亮红,果期9月。乌盟于1994年9月引进阿穆尔小檗进行试验,经过四年的观测记载,阿穆尔小檗在乌盟引种获得成功。阿穆尔小檗播种繁殖容易且生长较快,1995年2月19日将种子进行处理,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