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制种实践中,恢复系402,298, 191的播始历期随秧龄的延长而延长.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3~6叶期移栽,播始历期无明显变化;从7叶期开始,每推迟1叶移栽,播始历期延长2~3 d;当恢复系402,298移栽叶龄增至9叶,191增至10叶时,播始历期大幅缩短,且出现早穗.因此,在制种中父本移栽叶龄与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关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聂科 《杂交水稻》2004,19(1):37-38
根据祁阳县1997-2001年连续5 a春制威优46的实践,分析了亲本的主茎叶片数、播始历期及播种叶差的变化规律,指出亲本总叶片数多时,播始历期延长,父母本播种叶差应增大;同时认为4月份平均气温是影响父本密阳46主茎叶片数和播始历期的主要因素,气温高时,播种叶差应偏小,气温低时,播种叶差应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RGD-7S和Y58S为对照,对禾两优676亲本禾9S和福恢676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福恢676植株高大(130.59 cm),穗粒数多;禾9S比福恢676矮,分蘖数多。福恢676和禾9S的播始历期变化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缩短,主茎叶片数则较稳定;2个亲本均含早花基因EMF1,表现为花时早,开花高峰明显且重叠,午前花多。禾9S颖花开闭时间和角度与对照Y58S相当,颖花开闭时间极显著短于RGD-7S,避免裂颖率过高;且柱头外露率高,易于接受外来花粉。  相似文献   

4.
通过2 a对徐优733父本、母本在不同播种期条件下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随播种期的推迟,父本、母本主茎叶片数均有相对减少的趋势,播种期4月20日~5月30日,每晚播20 d,父本平均减少0.2片左右,母本平均减少0.7片左右。播种期对父母本的始穗早晚影响较大。母本单个颖花开放时间较父本晚约30~35 min;单穗开花历期父本较母本多1 d;单穗颖花开放高峰值出现时间,父本较母本早15~20 min,颖花开放期间父母本日开花量有88%~92%的重合。割叶喷洒"920",2009年4月20日和5月10日两播期处理的自然异交结实率分别提高7.55%和11.12%。  相似文献   

5.
2008 ~ 2010年对8优682的父本和母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数父本比母本多0.8~1.2片,年份间差异较小;4月20日至5月30日播种,平均每晚播10 d,叶片数减少0.2片;同期播种,父母本播始历期相差3~7d;抽穗速度差别不大,大田群体日开花高峰值出现时间,父本较母本迟2~3 d;同时段开花,父母本开花量重合率,12:00前达46.09%,11:40 ~ 12:40时段内达74.67%;割叶喷洒“920”,自然异交结实率提高0.5% ~11.12%.  相似文献   

6.
杨希民  张葱 《作物研究》2015,(1):5-7,20
2013年在湖南新邵对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4026春播制种父母本制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本陆18S于4月中旬播种,育性敏感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表现完全不育;父母本播始历期分别为75、69 d,始穗至完穗历期分别为8、9 d,群体开花历期分别为11、13 d,均在始花期后第3天进入连续5 d的盛花期,开花量分别占总开花量的75.65%、69.3%;陆18S柱头外露率49.16%,在制种田调查母本异交结实率48.06%。陆两优4026父母本制种特性较好,在邵阳进行迟春制,制种产量较高,并能保证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3月9日至5月8日分期播种,对Ⅱ优039亲本Ⅱ-32A和泉恢039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同期播种条件下泉恢039的播始历期比Ⅱ-32A长10~18 d;两亲本的花期较长,均为16 d左右,抽穗速率较为一致,日开花高峰较吻合;制种时,泉恢039的始穗期比Ⅱ-32A早2~3 d,可使父母本盛花期相遇良好,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8.
威优647是湖南省安江农校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一个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1990~1991年在资兴市作中、晚稻种植,平均亩产600kg左右,比本地推广组合温优3号增产10%以上。威优647的制种技术,1989年我们小面积试制取得成功,1990~1992年连续试制,亩产250kg以上。现将其主要制种技术概述如下。l 合理安排播差期 父本647比测64-7花期长1~2天,盛花期多2~3天。647在资兴市4月5日播种,7月11日始穗,播始历期97天,比测64-7长3~4天。主茎15.9叶,比测64-7多0.2~0.3叶。与V20A配组,春制时差37天,叶差7.0叶,能确保父母本花期理想…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县在龙凤山乡留婆塘村秋制杂交粳稻组合76优312,面积49.29亩,共产种子12100公斤,亩产245.5公斤,其中陶先果的3.08亩,经县农业局验收,亩产高达307.6公斤。现就杂交粳稻秋制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准最佳扬花季节,定准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 母本76—27A(台二A)属弱感光类型,生育期较长,但随播种期的推迟而缩短。父本培C312属感温性的迟熟早粳类型,随温度的升高生育期缩短,生育期受播种期影响较小。根据我县的自然条件,杂交粳稻秋制的最佳抽穗扬花期为9月3日左右。该组合父本主茎叶片数14.3叶,母本主茎叶片数16叶,播始历期父本73~…  相似文献   

10.
特优 1 75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龙特A作母本 ,与该所育成的恢复系N1 75作父本配组而成的籼型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特优 1 75属中、晚稻中熟组合 ,在尤溪县低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 ,全生育期 1 45d左右。作双季晚稻栽培 1 39d左右 ,比汕优 63短 3d。该组合主茎叶片 1 5~ 1 6叶 ,叶色稍淡 ,剑叶较短且宽。株高 1 0 5~ 1 1 0cm ,穗长 2 3~ 2 4cm。株型松散适中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分蘖力中等。每667m2 有效穗 1 6~ 1 8万 ,每穗粒数 1 60~ 1 90粒 ,结实率 80 %~ 93% …  相似文献   

11.
陈双龙  林梦仁 《杂交水稻》2004,19(Z1):58-59
1 定好父母本播差期 确定最佳播期是花期相遇的关键.根据新香优80父母本开花习性,理想的父母本应是母本早始穗3~4 d,通过2001年对新香优80制种的观察,新香优80烟后制种的最佳播期为叶差6.0~6.2叶,时差24 d.  相似文献   

12.
恢复系晚3是利用明恢63作母本,26窄早作父本进行杂交,再将F1种子用60Co-λ射线处理,通过多代定向选育,所获早熟突变体与不育系配组、测交筛选,于1989年育成,1994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在长沙地区种植,3月底播种,7月初始穗,主茎叶片数16叶左右,6月中旬播种,8月25日前后始穗,主茎叶片数历叶左右,大田种植作常规稻栽培一般亩产450kg左右,在我国南方稻区均可利用。在长沙地区春制,与珍汕97A制种,时差22~25天,叶差5~5.3叶,与V20A制种,时差30~35天,叶差7~7.3叶。…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5,(1):19-24
选择8个不育系进行制种母本机插秧特性试验,设计不同用种量、不同秧龄期机插秧处理,研究对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群体苗数、穗粒结构及抽穗动态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机插秧的播始历期比人工移栽延长,机插秧龄延长则播始历期明显延长,机插用种量对播始历期影响较小;母本机插秧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均高于人工育秧移栽;机插秧与人工移栽、不同秧龄期处理、不同用种量处理的群体抽穗特性差异较小。根据母本机插秧特性的变化提出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汕优85(珍汕97A ×台八—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配的籼型杂交组合。 1983年引入我县,1987年全县共制种1841亩,一亩产162.09公斤,最高亩产达216.86公斤。汕优85在制种技术上着重掌握以下几方面。 一、掌握恢复系台八—5的特征特性 恢复系台八—5在我地夏制条件下,株高95.98厘米,株型好,耐肥抗倒,总叶数为18.1叶。分蘖力中等,单株分蘖一般50个,最高可达74个.单株有效穗25~30个,成穗率高。穗型与IR26相似,每穗总粒数136粒,秕粒7~10粒,结实率明显高于IR26。单株始穗至齐穗5~7天。花粉量足,花时集中,北京时间上午10:30始花,11:30达到开花高峰…  相似文献   

15.
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水稻品种杂交后代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度的变异幅度最大,农艺性状中瘪粒数的变异幅度最大。运用表型相关和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与穗长、千粒重的相关性较大;垩白米粒与株高、播始历期、千粒重的相关性较大;而垩白度与结实率、播始历期、着粒密度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湘北地区中迟熟父本制种夏制改春制能减小制种风险,改善种子外观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父本通过旱育秧或划行点播6育秧能提早播期,从而提前始穗,实现“春制-晚杂-油菜”种植模式的安全运转,介绍了春制父本旱育秧和划行点播育秧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制种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康 2 0 1S的制种技术 ,在芷江县不同海拔、不同土质的两个试点对其生育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康 2 0 1S育性较稳定 ,播始历期 67~ 68d ,开花习性好 ,对“九二○”较敏感 ,在较高海拔 (3 2 0m)试点发育进度比较低海拔 (2 5 0m)试点慢 1期左右。康 2 0 1S×LH10 2 7在芷江制种播差期 17~ 18d ,叶差 4.5叶为宜 ;花期宜安排在 8月 15— 2 5日 ;“九二○”用量 2 40~ 3 0 0g hm2 ,抽穗 3 0 %时开始喷施 ,分两次喷完。  相似文献   

18.
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优20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辽5216A为母本,C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 d,属中晚熟组合。株高100 cm,有效穗数360万穗/hm~2左右,平均实粒数130粒/穗左右,千粒重25 g。2 a区试平均产量9 812.6 kg/hm~2,食味佳,米质较优。栽培管理应注意: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合理稀植,肥料运筹,科学管理水层,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要掌握制、繁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对T优7889亲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研究表明:早恢89、T78A的播始历期(有效积温>10℃)和主茎叶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早恢89花时较早,开花集中,颖花开颖角度大,而T78A高峰期花时比早恢89晚1h,盛花期晚3 d;T78A的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高,包茎率低。  相似文献   

20.
对新育成籼型三系不育系祥A的生育特性及开花习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祥A比对照Ⅱ-32A(CK)株高略矮,单穗颖花数少,而单株穗数多;生育期对光温反应较敏感,播始历期(70~101 d)随播种期的推迟而缩短。祥A单丛日开花动态和花时分布情况与Ⅱ-32A(CK)相似,表现为开花高峰期不明显,花时欠集中,但开花历期较长,达12 d,其中午前花率高达71.2%,总柱头外露率为68.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