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陕西渭北旱塬烤烟产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化学分析及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有利于烤烟提早成熟,在烤烟成熟期,可使烤烟倒四叶叶片的SPAD值降低5.63%~6.83%,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中上等烟叶的占比率提升19.94%~29.76%,总产值和净产值分别提升4.70%~6.96%和8.12%~20.26%,其评吸综合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有机肥替代10%的化肥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代表烤烟产质量的11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有机肥替代30%的化肥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有机肥替代20%的化肥处理,再次是有机肥替代40%的化肥处理。在陕西渭北旱塬烟区,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有利于烟叶化学成分内在的协调性,能显著促进烟叶成熟,增加烤烟中上等烟叶的占比率,提高烤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植烟地水土养分流失和实现烟叶产质量最大化,试验研究常规耕作、免耕、免耕+稻草覆盖3种耕作方式对深丘山地烤烟土壤水土流失、养分流失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比较,免耕和免耕+稻草覆盖均能减少水土流失,径流量分别减少9.54%,26.01%;不同耕作方式养分流失量不同,全氮和全磷流失特征表现为常规耕作>免耕>免耕+稻草覆盖;与常规耕作比较,免耕和免耕+稻草覆盖的全氮流失量分别减少13.68%、39.59%,全磷流失量分别减少9.72%、27.57%。免耕栽培能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协调性,并以免耕+稻草覆盖效益最好,增加收益5822.85元/hm2。研究表明,免耕、免耕+稻草覆盖对减少地表径流作用明显,是遏制土壤养分流失的有效途径;免耕+稻草覆盖增产增值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烤烟地膜栽培技术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烤烟地膜栽培技术对烤烟产量、产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量、产值及主要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评吸性状兼顾的情况下,长期盖膜为试验最优处理,其烟叶产值量最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得分高,品质优越。分析结果与生产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稻作烟区烤烟施氮量,明确稻茬烤烟减氮施肥模式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减氮施肥模式与传统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烤烟大田前期生长,可提高烤烟干物质积累总量5.03%,同时促进干物质向烟叶分配,有利于中、下部烟叶发育。减氮施肥模式的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99%、5.42%、0.14%,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可分别降低0.37%、0.09%,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0.4%,提高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南方稻作烟区可采用减少基肥氮和增加追肥氮比例、基肥穴施、増施灌蔸肥、分次浇施追肥的减氮施肥模式,以减少氮肥用量,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烤烟的施用效果。通过盆钵模拟培养试验,分析了稻草秸秆分别配施化肥和含不同微生物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后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的变化,研究了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显著提高烤烟茎围、最大叶面积、生物量、烟叶产量及中上等烟叶比率。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从而降低上部烟叶的刺激性、苦味及辛辣等烟气劲头,改善评吸质量;同时,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显著提高中部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但氮碱比、糖氮比及糖碱比变化不明显,对烟叶的化学协调性影响不显著;此外,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提高下部烟叶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及增加糖氮及糖碱比,有利于增加下部烤烟的香气量,减轻烟叶杂气。采收期烤烟农艺性状和生物量间及不同部位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协调性指标间的主成分区组表明,稻草秸秆分别配施细菌+真菌和细菌+真菌+放线菌为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对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产量及改善化学成分和协调性无明显差异。因此,稻草秸秆配施含不同微生物优势菌种的腐熟剂能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合理上、下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土壤质量,提升烤烟质量,2016年在凤凰县通过大田示范与小区试验,研究烤烟精准施肥对土壤性状及烤烟质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施肥能显著提高B2F烟叶还原糖、烟叶质量与总糖含量,显著降低烟叶总植物碱含量,提高钾含量,降低烟叶总氮与植烟土壤容重,调节糖碱比与氮碱比,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及烟叶的劲头、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与余味等评吸质量。精准浅施肥7 cm+90%肥料能显著提高B2F烟叶钾氯比与烟叶质量,精准深施肥12 cm能提高B2F烟叶钾氯比,能显著提高烟叶质量。精准浅施肥7 cm能提高C3F烟叶还原糖与总糖含量,降低烟叶总植物碱含量,提高烟叶的劲头、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与余味等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7.
追肥量和追肥时间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最优的肥料基追比例和追肥时间,提高烤烟肥料利用率,改善烟叶品质,设置6个处理和1个对照,研究不同追肥量和追肥时间对‘云烟105’烤烟品种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云南曲靖宣威植烟区,施用纯氮量为97.5 kg/hm2,基追肥比例为70%:30%,于烤烟移栽后25天追施硝酸钾肥料能促进‘云烟105’烤烟正常生长,改善烟株田间农艺性状,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改善抽吸品质。其中,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平均提高14.03%,感官评吸质量平均提高2.93%,并能使中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和均价等经济指标等分别提高5.05%、4.79%、9.98%和5.45%,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氮水平对翠碧1号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化学分析和感官评吸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翠碧一号(CB-1)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烤后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随施氮量增加,不同部位烟叶烟碱、总氮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显著提高,总糖、还原糖含量、还原糖/烟碱比值和总氮/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和评吸结果,施氮量在58.5 kg/hm2和78 kg/hm2时,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配比蚯蚓粪与酒糟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烟叶品质提升新途径,通过大田试验,设置蚯蚓粪与酒糟不同配比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陕南烟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设6个处理:CK(常规施肥);T1(蚯蚓粪生物肥2 400 kg/hm~2);T2(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T3(蚯蚓粪生物肥1 200 kg/hm~2+酒糟1 200 kg/hm~2);T4(蚯蚓粪生物肥600 kg/hm~2+酒糟1 800 kg/hm~2);T5(酒糟2 400 kg/hm~2)。结果表明:蚯蚓粪与酒糟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升烟叶化学品质,其中以T2(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处理作用效果最佳。具体表现为:与CK相比,T2处理在圆顶期及成熟期烟叶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0.60%,14.86%,全钾含量分别提高46.37%,34.59%,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7.80%,32.50%;同时,T2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烤后化学品质各项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因此,在陕南烟区推荐使用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明确适宜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为稻茬烤烟制定烘烤工艺提供参考。以云烟87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四步式烘烤工艺(T1)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T2)的效果。结果表明,T1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指数、物理特性指数、评吸质量总分、烟叶综合质量指数分别比T2处理高0.81%、3.89%、7.99%、4.57%;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低4.29%;T1处理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略高于T2处理,但绿原酸含量较T2处理高14.18%;T1较T2处理的上等烟率提高了4.62%,燃料成本降低了11.17%,能耗总成本下降了9.35%。一次性采收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采用四步式烘烤工艺可提高烤后烟叶质量、上等率和均价,降低烘烤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稻茬小麦产量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苏麦188为材料,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板茬、旋耕、耕翻等耕作方式和施氮量210kg/hm2、240 kg/hm2、270 kg/hm2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为稻茬小麦大面积机械化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板茬方式产量显著高于旋耕和耕翻;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产量在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相比其他耕作方式,板茬方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群体茎蘖数多,但分蘖成穗率不高、源库协调水平偏低,花后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随施氮量增加,穗数和每穗粒数、群体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以及源库协调性均呈提高趋势。说明,通过合理增施氮肥可以进一步改善板茬方式下小麦群体质量,协同提升产量构成因素,实现增产。本试验条件下采用板茬方式配以施氮量270 kg/hm2或24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与氮素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比单施猪粪强化栽培水稻植株积累更多的氮素量,但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两种耕作方式比较,免耕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运转效率、氮素农艺效率显著高于常耕,但常耕条件下的氮素回收效率比免耕的高127.9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烤烟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推荐施肥量(T3)比常规推荐施肥量(T2)低58.9 kg/hm2,减施化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产质量、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2019年T3处理产量比T2处理高7%,产值比T2处理高11%,肥料贡献率比T2处理高5.1个百分点,肥料农学利用率比T2处理高53.8%。2020年T3处理产量比T2处理高7.2%,产值比T2处理高8.5%,肥料贡献率比T2处理高4.9个百分点,肥料农学利用率比T2处理高43.9%。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3个处理烟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中部叶排序为T3>T1>T2,上部叶排序为T3>T2>T1。本研究2年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适产养分临界值施肥模型与常规推荐施肥相比,在烤烟生长、烤烟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方面都有全面和显著的改善,可以达到精准施肥的目标,为烤烟施肥管理提供了一条可靠、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高低垄宽窄行栽培对烟叶产质量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垄宽窄行栽培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10%(P=0.1184),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 H,有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势,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较小;能提高烤烟叶绿素含量,近似显著地提高烟叶产量5%(P=0.0524),显著地提高烟叶产值10%(P=0.0952),对烟叶均价与上等烟叶比例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B_2F的化学成分;能提高B_2F与C_3F烟叶的劲头、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与余味等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东西垄向栽培的遮光问题,在辽宁北票地区以南北栽培为对照,研究东西大垄丛栽、大垄双行、大垄单行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冠层环境、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环境方面,大垄丛栽的冠层光环境最佳,其中大垄丛栽的群体水平方向透光性最好,垄间的辐射量要优于大垄双行和大垄单行。大垄丛栽的冠层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南北栽培,冠层空气相对湿度低于南北栽培。大垄丛栽的产量达到了475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相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大垄丛栽的单产比南北栽培高了12.93%。品质方面,4种栽培方式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维生素C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大垄丛栽的栽培方式在光环境、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栽培方式。由此可见,行距95 cm的东西大垄丛栽的栽培方式可以在高纬度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张静  刘浩  闫辉  王超 《作物杂志》2016,32(5):135-43
为完善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烟叶结构优化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烟叶结构后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C(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上等烟比例增加最多,达4.17%,与对照产值差价最小,为528元/hm 2。处理D能显著提升B2F等级的化学成分得分和外观质量;处理C感官质量评吸得分最高,达78.899,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各优化烟叶结构处理的致香成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处理C香气物质总量最高,达637.39μg/g,较对照增加了60.09%;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526.25μg/g,占致香物质总量比例最高,达82.56%;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和巨豆三烯酮等8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也最高。综合分析,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可明显提高红大上部烟叶的品质和致香成分,提升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烟叶产质量,明确石灰性紫色土烤烟营养均衡的施肥体系,2018—2019年,采用大田正交试验的方式,研究氮磷钾(NPK)不同用量及NK基追不同配比对农艺性状、产量、化学指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NPK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N对SPAD和化学成份有显著影响,N和P对产量有显著影响,且产量与N施用量成正相关;(2)N2P3K2 (97.5、150、315 kg/hm2)为广元烤烟种植的最佳施肥组合;(3)氮肥前移,钾肥后移的施肥方式更用利于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广元烤烟栽培营养均衡施肥体系: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97.5、150、315 kg/hm2,氮、钾基肥与追肥养分分配比:N基:追=7:3、K基:追=3:7。  相似文献   

18.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烤烟的影响,以两种不同微生物肥料为供试肥料,云烟87为供试品种,对其生长势、田间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质量以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的大田生育期均为101d。施恩格兰微生物菌剂的烤烟产量比对照组增加115.50kg/ hm2,产值增加4806.45元/hm2,中上等烟比例增加2.73%;烤烟叶片结构疏松,油分稍有,化学成分略好于对照,抗病性强于其他处理。施保得生物肥的烤烟产量比对照组增加49.50kg/ hm2,产值增加1669.80元/hm2,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01%,烟叶结构稍密,油分少,单叶重最重,化学成分更协调。综合分析可得,两种生物肥都能增产增值;施用恩格兰微生物菌剂对烟株大田长势具有较好效果;而施用保得生物肥使得化学成分更协调,感官评价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