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首次发现,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对建平县玉米顶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将对建平县玉米产业的保护和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顶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首次发现,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首次发现,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我国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首次发现,为玉米新病害。2002年,顶腐病在辽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玉米苗枯病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辽宁玉米产区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黄枯苗、死苗现象。笔者对沈阳、铁岭、抚顺、锦州、鞍山等地的玉米苗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田地势、土壤状况、苗枯发生情况以及苗枯发生症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病虫危害、气候高温干旱、土壤条件不适是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三大原因,其中以病害为主要原因。在各种玉米苗期病害中又以玉米顶腐病发生最为严重,玉米顶腐病已成为造成辽宁省玉米苗枯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顶腐病在龙江县的发生情况玉米顶腐病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5年6月中旬玉米顶腐病在我县玉米田首次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有的地块造成毁种。2009年5月末至6月上旬有零星发病,玉米大部分在3叶1心至4叶1心。2010年,我县顶腐病又一次大发生,6月上旬全县玉米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发病时大部分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8.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龙江县玉米顶腐病于2005年首次发生,而且部分乡镇玉米田发生顶腐病非常严重,主要得病品种是龙单26,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减产减收。之后几年虽然危害较轻,但每年都有不同成度的发生,危害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造成全县玉米顶腐病成为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2010年,全县玉米顶腐病再次大发生,主要以龙单24品种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重,还涉及10多个玉米品种发病,发病地块平均发病株率为20%~23.5%,严重地块发病株率高达9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发生玉米顶腐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春季持续低温,玉米播种后出苗延迟,苗小,苗弱,不整齐,而抗病性差,加之后期突然高温天气,导致玉米顶腐病在我县这个玉米产区发生较为严重和普遍,农民朋友应该密切注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玉米顶腐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顶腐病”俗称“君子兰苗”,是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重要病害。2001年在肇东市黎明镇和太平乡首次发现后连年发生,发生程度和危害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玉米顶腐病的田间主要症状: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症状复杂多样。典型严重的发病症状为苗期生长缓慢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  相似文献   

10.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玉米顶腐病发生流行,造成玉米严重减产。该病不但具有系统侵染特征,而且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已成为危害严重、潜在危险性较高的新病害。本文介绍玉米顶腐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米顶腐病农民俗称“君子兰苗”,是我国于1998年在阜新地区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病害。2002年在辽宁省玉米产区普通发生和流行。由于今春气候条件特殊.进入五月份以来,低温、多雨、日照少,造成玉米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差,给玉米顶腐病病原菌提供了良好的入侵条件。因此,2008年春阜新县再度发生较为严重的玉米顶腐病。(4、5月份气象因子附表)  相似文献   

12.
顶腐病是对玉米产量有较大影响的病害。针对2011年黄淮海地区7月下旬-8月上旬连阴雨多、高温高湿有利于玉米顶腐病发生的情况,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对夏玉米顶腐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顶腐病发病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为今后预防夏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土壤温度、湿度及播种期对玉米顶腐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湿度与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表现为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早播病害发生严重,晚播病害发生轻但产量损失比较大,以4月16日左右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4.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病害,病原为串珠镰刀菌亚黏团变种,现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玉米顶腐病在建平县普遍发生,并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目前该病已成为影响建平县玉米产业的主要病害。禾谷类黑穗病虽经种子包衣、拌种等防治措施,近几年未普遍严重发生,但在建平县每年都有严重发生地块,也是粮食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害。因上述两种病害都是土传病害,都需要播前进行预防,否则,一旦发病无救治药剂,会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一、发生条件及规律1.玉米顶腐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从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掌握兰州市粮食作物病害发生情况,为全市粮食作物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11—2020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重点分析了兰州市小麦锈病、白粉病、根腐病、黑穗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茎病、环腐病及玉米锈病、顶腐病、瘤黑粉病、小斑病、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小麦锈病、白粉病、根腐病、黑穗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茎病、环腐病和玉米锈病、顶腐病、瘤黑粉病、小斑病、大斑病是长期发生在兰州市粮食作物产区的主要病害;马铃薯晚疫病为害最重,小麦锈病、玉米锈病和玉米顶腐病为害较重,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比分别为73.76%、64.13%、46.17%和39.56%。  相似文献   

17.
玉米顶腐病是最近20多年来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病害,其侵染源复杂、危害症状多样,在我国发生区域及发生面积逐年上升。自2014年以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玉米种植区已有零星发生,出现过小范围流行。为此,科研人员通过田间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就甘孜州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情况及规律进行分析,针对大田生产中该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提出对策,旨在为该州玉米顶腐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昌县是辽宁主要的玉米产区。玉米播种量占耕地面积80%以上。由于连年重茬,管理粗放,玉米的顶腐病病害时有发生并有连年加重趋势,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顶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顶腐病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被发现,当年发病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3。其后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也有此病发生。2005年和2006年,在辽宁西部地区零星发生,2007年普遍发生。200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5~6月份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多雨、寡照天气,致使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顶腐病,据各县(市)区调查,全市发生面积近。7万公顷,发病率为5%~50%,严重地  相似文献   

20.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病害,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损失大,潜在危险性较高,必须引起警惕。1玉米顶腐病的症状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表现出不同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