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我省的农村能源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新局面。去年全省完成农村改灶104万多户,第一次超过省政府要求年改灶100万户的指标;沼气建设实现新建1.4万多户。这两项工作都创我省历史最好水平,标志着我省农村能源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永胜、澄江两县如期完成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指标。农村推广太阳能利用,节煤烤烟炉灶,砖瓦窑节能改造,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农户微水发电等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到年底止,全省改灶和建沼气池累计达330万户和10万多户。以此两项计算,每年可形成200万吨标煤的能力。相当于节约了437万立方米木材,年创经济效益近9亿元。根据去年森林资源“连清”结果表明,我省森林资源的赤字已从1987年的12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肖超 《广西林业》2001,(2):32-33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生态建设,把它作为我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全区能源生态建设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双文明建设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到2000年底止,全区累计已建沼气池102万座,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2%(其中2000年新建32万座),新建沼气池连续两年占全国总数的 30%左右。这些沼气池每年可为广大建池农户提供优质燃料40 000万立方米、高效有机肥2737万吨;二是全区已推广普及省柴节煤灶804万…  相似文献   

3.
《陕西林业》1996,(5):18-20
我市秦岭山区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和临潼5县1区的43个乡(镇),总人口达17.19万人,总户数3890户,其中,以森林资源为生活能源的农户为33726户,每年仅薪材消耗活立木蓄积达30万立方米。为了改善山区农村落后的烧柴方式,控  相似文献   

4.
对宝鸡县薪炭林发展的思考赵凯(陕西省宝鸡县绿化办公室)宝鸡县现有66.8万多人,其中有63.9万多农村人口。薪材占农村生活用能的30.5%,尤其是山林地区4万多户农家全靠薪材,许多农副产品加工、烘干、乡镇企业用能也要靠新材。薪材在农村能源中占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至4月11日,中德财政合作湖南小农户造林项目(简称湖南二期)可研工作组顺利完成项目可研考察工作,与项目执行机构签订了可研“谅解备忘录”。参加项目可研工作的8名中外专家先后考察了项目区的永定、慈利、龙山、古丈等4县15个乡镇、苗圃,召开了项目可研专题座谈会和项目规划研讨会;召开座会16次,到会农户540多人户,走访农户20户,参与式规划培训4次,人数达240人;共收集全省及项目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森林资源、林业技术、生态环境等有关资料,共计4200条,800余页,40多万字。期间,省…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阶段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城、黎平、望谟、关岭、麻江、黔西、龙里、习水、开阳、铜仁10个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重点县107个固定样地户主共91户退耕农户进行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同时结合10个县面上统计数的分析及其典型县204户退耕农户的典型调查,对监测区退耕还林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区环境效益经济值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区退耕农户收入增加,粮食总产量稳定;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区农村各地沼气建设方兴未艾。仅去年全区新增沼气池1.75万户,累计全区建池已达18.9万户,22万多座,沼气建设进入了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健康发展轨道,突破了沼气单纯炊事照明用能的格局,较好地发挥了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山区群众,长期沿用祖辈传下来的大炉膛、无烟筒的炉灶(俗称老虎灶)做饭取暖,森林资源消耗十分惊人。据调查,3~5人之家的农户,年均消耗薪材1.1万公斤(折11立方米蓄积量)。秦岭山区43个乡(镇)共38900户,其中,以森林资源为生活能源的农户为33726户,每年仅薪材消耗活立木蓄积达30万立方米。为了改善山区农村落后的烧柴方式,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抓好改灶节柴,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今年,顺义区正式启动"百村万户"农村庭院绿化绿化美化示范工程,即绿化100个行政村,1.2万户农民庭院。顺义区现有行政村398个,总户数12.9万户,具备绿化条件的农户约9万  相似文献   

10.
我省经果林生产所史悠久。近年来,经果林建设有了长足的盅展,仝省经果林面积已达900多万亩,产量连60万吨以上,产值超20亿元仝省涌现出金寨、宁国、教县、砀山、萧县等经果林产值超亿元的县(市)。1997年金寨县仅板栗一项收入超万元的农户就有2600户,超100万元村有15个,超1000万元镇有4个,有一大批农民靠发展板栗脱贫致富;两山县仅酥梨单项产值近5亿元;宁国县在已达到小康竹乡镇农户中,七成以上靠经果林致富。  相似文献   

11.
绿色短波     
正全区首次发放农村沼气用气补贴2019年1月31日,上林县明亮镇塘黎庄举办沼气用气补贴发放仪式。32户农户领到1646元沼气补贴。这是全区首次发放农村沼气用气补贴。2019-2020年自治区将在上林、隆林和大化县试点发放沼气用气补贴,试点补贴10万农户,通过政府补贴鼓励农户全面提高沼气池使用率与使用效能。目前上林县已有32户农户签订了沼气用气补贴合同。(李向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能源特别是生活能源奇缺。据调查,衡南县有农户19.3万户,农业人口82.5万人,共需薪柴58万吨,而县内每年可产薪柴29万吨,只够需要量的50%,群众常为“无柴之炊”而焦急。由于缺烧柴,有的地方乱砍滥伐森林,丘陵区杉木特别是马尾松(均为用材林)普遍过度打枝,连油茶树也被打枝,或者上山挖树蔸刨草皮,可以大量还田的秸杆也被烧掉。这样,既破坏了森林植被,引起水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沾益县林业局通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和省级农村能源建设2个项目,积极推进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建设。2个项目涉及全县7个乡(镇),资金总投入220.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05万元,农户自筹115.5万元,2014年将为1050户建设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14.
8月29日,容县浪水乡扶昨村旺枝组的李大叔和他的儿女们将1000多公斤的玉桂皮和100多担桂枝、桂叶装车运到附近的桂皮桂叶收购点出售,换回了9000多元现金。据了解,在容县,像李大叔这样每年出售桂皮、桂叶收八成千上万元的农户有1.2万多户。今年至8月底,全县产销桂皮1.1万多吨、桂;84.2万公斤,总收入7600多万元,其中出口东盟及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国外市场占销售额的7成多。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417.1万亩,工程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惠及130万户退耕农户、544.6万人,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为生态状况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是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增加了林草面积1247.74万亩,覆盖度增加2.3%,局部遏制了水土流失,有效地控制了泥沙流量,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退耕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全省退耕农户户均从…  相似文献   

16.
云南秸秆气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气化是将农作物秸秆或生物质(山草、谷壳、树枝、树叶等),通过固定的装置进行热化学反应处理,转化为高品位可燃气,作为农村生活、生产能源的一种手段。它是近年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资料表明,每利用1万吨秸秆替代煤炭,可减少排放约1.4万吨二氧化碳、100吨二氧化硫及100吨烟尘,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国家大力推广秸秆气化技术,它不仅能解决随地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还可以为农户提供优质、洁净的能源。全国秸秆气化工作发展很快,目前集中供气系统已经超过400个(站),各种户用型气化炉正陆…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1日,广西获2012年中央农村沼气项目资金2.0543亿元。在2亿多元项目资金中,包括户用沼气投资17660万元,用于博白、埔北等98个县8.83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投资579万元,用在富川、融水等4个县建设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14处,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资金1107万元,用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文地镇青河村大中猪场等1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乡村服务网点投资1197万元,用在宾阳、西乡塘区等62个县建设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66个。  相似文献   

18.
安图县万宝乡兴农村,从1985年开始在自留山上搞林参间作,到1987年春全村有人参12000丈,造林6万多株,搞林参间作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三分之一。据10户调查,  相似文献   

19.
容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扶持农民建造沼气池,至5月19日,全县59126户农户已建沼气池59239座,平均每户一座多。农民通过使用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大大促进了绿化和能源节约。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66.8%,为全国平均数的4.04倍。今年1至5月中旬,全县使用沼气节能和追施沼肥提高肥效创造的经济效益达7437万元,平均每座创收1255元。 近年来,容县县委、县政府把在农村推  相似文献   

20.
路南彝族自治县集中人力、财力,认真开展农村节材改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去年5月至今年4月30日止,全县已改灶44036户,占计划的100.1%,占全县总农户的98.1%。经测试,改灶热效率和商品成型炉芯率分别达到20%和50%以上。经过改灶,全县每年可节约木材3万多立方米,折合人民币900多万元。这一成果已经省农村能源站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合格。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领导重视,层层签订改灶责任状。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全县森林资源逐年下降,农村能源日趋紧张的现实出发,决定从1992年5月起集中力量在全县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