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长甸镇某专业户于2000年4月28日从孵化场进了1000只健康蛋鸭雏,采用塑料大棚地面平养育雏。至5月4日即7日龄时,鸭群开始出现了颈部肌肉痉挛、角弓反张、腹泻为特征的病鸭,截止5月中旬,共计发病288只,死亡212只,发病率为28.8%,发病死亡率为73.6%。发病后,请当地兽医站兽医诊治,曾用过呋喃唑酮、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饮水、土霉素、红霉素拌料饲喂,并且先后更换其它厂家饲料及自配饲料,均不能控制病情,死亡数仍有增加,遂来县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某饲养户饲养的300只雏鹅从7日龄开始发病,至10日龄已死亡66只。据主诉,该批鹅为便于保温在炕坊内育雏,饲料为青菜和雏鸡配合饲料,垫料为陈旧稻草。发病初期发现少数鹅精神不振、不食、拉稀、张口呼吸,零星死亡。用土霉素、禽病一次灵等治疗未见效果,反而发病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3.
鹅并发李氏杆菌与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27日,安徽淮南上窑某养鹅户饲喂的270只,8日龄的雏鹅,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2d后,死亡20多只,家中尚有40余只雏鹅发病。病鹅表现为结膜炎症状,精神沉郁,粪便稀薄呈灰绿色,肛门附着粪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颜色变淡.布满针尖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该养鹅户饲养的前4批雏鹅均发生此病。多次到兽医院诊治。均未见效,故前来求治。为查明病因,减少养鹅户的损失.特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4.
雏鹅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宾西镇西川村刘某养鹅150只,10日龄雏鹅发病,用青霉素治疗未见好转,3d患病41只,死亡22只,于2003年5月29日来电话到县站咨询,我们于当日到刘某家进行诊治,经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现将诊治过程汇报如下:1临床症状该鹅雏于5月16日购进,已注射小鹅瘟疫苗,购进后一直在火炕上进行分群饲养,育雏条件良好。病雏不饮水,不吃食,排白色稀便,肛门被粪便堵住,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症状;病雏瘦弱,生长缓慢。2剖检病变共剖检病死雏鹅6例,症状基本相似。身体消瘦;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现灰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肠黏膜充血、出血,盲肠肿胀并有干酪样物;肾…  相似文献   

5.
田辉  王吉传 《畜禽业》2004,(8):23-23
鹅曲霉菌病多发生于5-35日龄的雏鹅,大多呈急性爆发,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主要是雏鹅吃了发霉饲料或在发霉垫料上饲养感染所致。2003年7月邳州市某养鹅专业户因使用堆积过久而发霉的木屑作垫料,引起雏鹅曲霉菌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溃疡等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是我市鹅的多发病。多数病例病理变化比较明显,易于诊断,但也有部分病例病理变化不太典型,给诊治带来困难。现将通过实验室诊断的2例非典型病变的病例报告如下,以期给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提供参考。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1.1病例一本市马集镇爱国村刘某养鹅150只,25日龄注射禽流感灭活苗,43日龄发病,2日后来就诊时死亡1只,另有病鹅2只。主要症状是患鹅精神萎顿,常蹲地,少食或不食,拉灰白色稀便,病死鹅病程2d多。1.2病例二本市谢集乡鲍庄村高某养9只龄鹅14…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2007年6月上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某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现象。该场饲养有1000余只鹅,发病鹅均为30日龄左右的雏鹅,发病鹅占全群鹅的10%,死亡的鹅只占全群鹅的5%,于6月10日送来两只病鹅来我站就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确诊为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中旬,我市天北镇宋某从吉林购进3日龄雏鹅一千八百余只,雏鹅未接种任何疫苗,购回后雏鹅相继发生死亡,至5日末,共发病一千五百余只,死亡八百余只。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小鹅瘟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张先惠 《畜禽业》2004,(5):54-54
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鹅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鹅养殖业的一种严重的疫病。2003年8月四川省广汉市某鹅养殖场送检160日龄死鹅5只,经过对发病情况的了解,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鹅巴氏杆菌病,后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诊断与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吉对 《畜禽业》2005,(12):28-29
鹅前胃阻塞又称硬嗉病,是鹅由于食物积滞于前胃、嗦囔内,不能向胃及肠管运送,而形成前胃膨大坚硬,嗉囔肿大。各种年龄的鹅都会发病,但多见于50-70日龄的鹅。现将笔者诊治鹅前胃阻塞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有才 《畜禽业》2004,(8):26-27
在兽医临床上,猪、牛、羊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但食草家禽———鹅的亚硝酸盐中毒病例还未见报道,笔者近日诊治一群雏鹅亚硝酸盐中毒病例,总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养鹅基地某承包组,四人共饲养肉鹅3223只,其中第1棚饲养2月8日雏1760只,第2棚饲养3月6日雏1213只,3月12日朗  相似文献   

12.
宝应县鲁垛镇陶林村3户养鹅专业户,共饲养太湖鹅1500只,于39日龄左右先后发生了以整个消化道粘膜结痂、溃疡、出血、坏死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采用鹅副粘病毒疫苗紧急接种,效果显著.后经扬州大学对该病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中旬,我镇某养鹅户发生一起雏鹅复方敌菌净中毒病例,死亡率达3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在鹅群中出现了一种以排出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鹅感染后,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鹅群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死亡率为30%~100%,平均为40%左右。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朗德鹅和莱茵鹅在重庆地区部分性能表现情况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省,是世界著名的肥肝鹅品种,其体形中等偏大,仔鹅生长迅速,8周龄活重可达4.5kg。肉仔鹅经填肥后,活重可达10~11kg,而肥肝重量可达700~800g,料肝比可达23.8:1,比国内鹅的40:1要少用饲料。因此各国引进朗德鹅主要用于直接生产肥肝或与当地鹅杂交,以提高其后代的肥肝性能。莱菌鹅原产于德国莱茵州,以产蛋量高、繁殖力好而著称。其8周龄仔鹅活重可达4~4.3kg,是理想的肉用杂交父本,引入我国后主要与国内鹅种杂交以生产肉用仔鹅。90年代,国内部分单位对朗德鹅和莱菌…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鹅副粘病毒病继小鹅瘟之后渐渐成为鹅群的第二大杀手,常致鹅大批发病与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9月,吉林省双辽市某新建的鹅场,2300多只70日龄以  相似文献   

17.
我镇有一户从事家禽、水产立体养殖的示范户,2008年共养鹅3000余只(6月份已出售)、鸭i000余只,养殖面积20亩,分三个塘口,水深i.3~1.4米,其中一个大塘口(约14亩)用网片隔5亩供鹅、鸭休息凫水。共放养鲢、鳙鱼400尾(规格1~1.5千克/尾),异育银鲫2000尾(50克/尾),草鱼200尾(2.5~3.5千克/尾),蟹苗500只(200只/千克)。5月20日起大塘口出现鲫鱼死亡,一般每天2~3尾,最多一次达到20多尾,共死亡鲫鱼100余尾,草鱼1尾。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季以来,我县塔山库区周边、徐山、夹山、吴山、黑林等乡(镇)的农户饲养太湖鹅、雏鹅发病死亡,感染鹅群使用过小鹅瘟疫苗防疫,发病雏鹅用小鹅瘟血清,投服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驱虫药治疗,均不见效,故采集病料送检定为鹅副粘病,现将发病症状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经现场调查了解,发现病鹅群均属库区游牧,因年年放牧,草质低劣,草源污染严重,草场粪便腥臭,发病时间4~7月份,发病鹅日龄最小在3~5日龄,最大150日龄,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反映,有的鹅群死亡率高达100%,随着鹅群日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徐玉花  吴瑗 《畜禽业》2006,(6):51-52
2004年11月,本市某养殖场一批2000只肉用雏鸡就因饲喂了变质饲料引起鸡毒霉形体和鸡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但经过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治愈率达90.6%,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发病诊治过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鹅的饲养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五岳 《畜禽业》2003,(10):11-11
我国至今尚未有自己鹅的饲养标准,多年来养鹅的饲养标准主要参照美国、法国、前苏联等国家鹅的饲养标准。而三个国家鹅的饲养标准差距又较大,主要表现蛋白质水平问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三个饲养标准中只有种鹅期间蛋白质含量接近。按我国的饲料情况及养鹅生产使用看,在尚未制定出鹅的饲养标准之前,推荐鹅的饲养标准见下表:鹅的饲养标准参照表0~6周龄生长阶段种鹅美国饲养标准CP(%)2215150~3周龄4~8周龄9~26周龄种鹅前苏联饲养标准CP(%)201814140~3周龄4~6周龄7~12周龄种鹅法国饲养标准CP(%)15.8~1711.6~12.51113~14.8营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