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机服务向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和提高农机化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增实力的有效途径。辽宁省从1999年开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以来,跨区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机服务向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和提高农机化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增实力的有效途径。辽宁省从1999年开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以来,跨区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1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成绩1.1跨区作业规模逐渐扩大2001年全省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193台,比1998年增加155台,增加了5倍。其中跨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112台,完成跨区机收小麦3.8万hm2,比1998年增加38倍。借鉴跨区机收小麦模式,跨区作业…  相似文献   

3.
跨区机收小麦是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典型形式。早在1992年陕西省就组织开展跨区机收工作,十多年来,随着农机等相关部门组织推进力度的不断增强和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跨区机收作业市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小麦机收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夏玉米的适时播种赢得了时间,奠定  相似文献   

4.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业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举措,跨区机收把农机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进程。通过跨区作业,打破了地域界线,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实现了农机资源的优化配置,拉动了农机企业的发展,培育和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跨区作  相似文献   

5.
管理、引导相结合 规范跨区作业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依靠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农机资源,打破了地域、行业、部门和身份界线,促进农机作业走向市场,服务好农业生产,提高农机经营效益,是我国农机化事业的一大创举。河南省安阳市于1993年始开展跨区作业,经历了大力引进、尝试组织外出与引进、组织外出并重三大阶段,大大推进了全市的农机作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有力地服务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小麦收获机械化。一、取得成效几年来,跨区作业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阳市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178台,作业市场已扩大、延伸到河南…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当今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跨区作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农机服务模式。特别是全国性跨区作业,参加的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多,组织和调度复杂,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现在,跨区作业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同,是当前农机服务产业化最重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利用农作物成熟期地域上的时间差,形成大规模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尤其是“三夏”期间,大型联合收获机跨区大会战景象尤为壮观。山东省定陶县农机局自1998年以来,连续四年成功组织了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但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正确引导管理,搞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机部门新形势下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一、目前农机跨区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发行动的多,有组织的少,规模小,发展慢。山东省定陶县农机局自1998年起组织跨区机收小麦作业,四年来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获机分别有16台、23台、38台、43…  相似文献   

8.
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深受领导重视、农民欢迎、机手称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一项工作,也是把农机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跨区作业,打破了地域界限,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业减灾保收能力,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代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方向,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出了新途径,但从几年来跨区作业的实践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购机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联合收获机的社会拥有量逐年增大,跨区作业服务的范围正逐年缩小,作业市场竞争加剧,收入逐年减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组织开展好农机跨区作业,保障作业机手的收入,成为农机部门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牡丹区农机局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一、牡丹区农机跨区作业现状1995年以来,牡丹区农机部门在交通、公安、气象、石油、移动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机跨区作业对提高农机利用率,实现农机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模式,被农业部称为农机化工作的精品。农机跨区作业是指组织农机跨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开展的田间作业。跨区作业主要分为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和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跨越市级、县级行政区域两种。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万安县早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机跨区"麦客"像走亲戚一般早早入驻万安乡村沃野,助力万安水稻夏季"双抢"作业。这些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主要来自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地,有500多台高性能收割机自7月初陆续进入各个乡镇村组。他们通过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得到准确的农机作业服务信息服务,到老区万安受到农民朋友的热情招呼。他们  相似文献   

12.
组织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域流动作业,是我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组织引导下,跨区作业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成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农机跨区作业这种新型的农机服务模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  相似文献   

13.
林武坤 《广东农机》2010,(11):24-25
番禺多年来一直是广州市农机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农机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也走在全市前列。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番禺不断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壮大发展。目前,全区拥有农机专业户3773户,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4个。2010年,番禺向上级申领跨区作业证共21个,区农机服务组织为本区提供耕作服务5.3万多亩,提供跨区机耕服务1.7万多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机化产业的发展,组织和服务全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成为农机管理部门一项重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中的纠纷以及发生事故后的损害赔偿矛盾处理中,暴露出一些农机监督管理上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问题。如何创新和转变农机监理部门服务跨区作业方式已成为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组织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域流动作业,是我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组织引导下,跨区作业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成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农机跨区作业这种新型的农机服务模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进行有效地对接,  相似文献   

16.
组织跨区作业为农民增收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平 《福建农机》2005,(1):13-13,16
莆田市荔城区农机总站积极采取引进来(积极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到我区机收作业),闯出去(精心组织我区大型拖拉机跨区机耕作业)等措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服务。自2002年组织农机跨区作业至今,全区累计完成跨区作业面积8500公顷(其中:机收2500公顷、机耕6000公顷),为农民增加收入近300万元。为此,荔城区农机总站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2004年度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并再次被福建省农机局评为跨区作业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霍城县的一种新时尚。随着大马力拖拉机的大量引进,这些拖拉机除完成辖区的作业外,剩余的时间怎么办?霍城县农机局把跨区作业和实施劳务输出作为主要内容来抓。今年不仅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春耕生产结束后,又组织21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支援外地作业,使机手增加收入400  相似文献   

18.
(1)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以跨区机收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努力为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和农机户搞好信息、供销、维修、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拓宽作业服务市场,降低作业成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机经营者的收入。服务链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服  相似文献   

19.
积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推进农机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十五”以来,江苏省泰兴市坚持以农机跨区作业协会和乡镇分会为载体,坚持兴机富民宗旨,通过“协会+经纪人+机手”的农机服务组织形式,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产业化运作,积极打造跨区作业“泰兴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跨区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为做好2017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让机手夏收期间"有活干、有钱赚",进入4月份以来,岐山县农机中心积极组织机手进行集中"充电"迎战跨区作业。一是派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农机合作社就农机跨区作业的法律法规、常见问题、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同时要求机手对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进行全面的保养和试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