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 483.3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 kg/hm2产干草6 928.7 kg/hm,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 500 kg/hm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 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75 kg/hm2)产干草7 63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两种苜蓿根瘤菌剂在苜蓿上的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可以提高苜蓿鲜草产量,各处理三年总产鲜草较对照增产4.49~21.9t/hm2,增产率为3.3%~16.3%,其中以富思德苜蓿根瘤菌进行土壤接种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氮磷配比对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限量施氮条件下4个氮磷不同配比施肥对8年生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氮相比,NP配施能显著增加苜蓿植株高度和节间数,植株生长高度增加幅度10.63%~11.91%,增长7.63~8.25cm,增加节间数1.4~2.4个/枝,并能增加植株分枝数,提高叶茎比.不同NP配施能极显著提高苜蓿鲜干草产量,以N 30kg/hm2+P2O5 120kg/hm2施肥处理最为经济,较不施肥干草增产达46.5%,较纯施氮干草增产达26.5%,NP配施极显著提高了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苜蓿植株生物磷的含量.1∶4的NP配比施肥(N30kg/hm2+P120kg/hm2)处理能同时提高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其粗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4.
豆科与禾本科绿肥饲草作物混播增肥及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四因素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豆科与禾本科绿肥作物混播增肥改土效果及其混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混播为最佳混播方式,其用种量为箭筈豌豆75.0kg/hm2、毛苕子30kg/hm2、谷子20kg/hm2,在小麦扬花期撒播,鲜草产量可达36138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产34.6%、1.9%、156.3%;鲜根量可达3534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加81.4%、67.2%、28.9%。混播区较单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48~0.43g/kg,全氮增加-0.04~0.11g/kg,碱解氮增加2.1mg/kg,速效磷增加1mg/kg,全磷基本保持平衡,土壤容重减轻0.01~0.02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0.33%~0.66%。  相似文献   

5.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 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 kg/hm2,磷肥218.75~262.0 kg/hm2,钾肥96.0~138.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相似文献   

6.
《农业新技术》2004,(2):26-27
一、黑农44号 该品种于2002年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审定通过.增产效果: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 848.7kg,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2.3%;2001年生产试验产量2 936.6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3.9%;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 cm左右,有分枝,圆叶、白花,荚熟为浅褐色,籽粒椭圆形,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重20~22 g左右,生育期125d,需活动积温2600℃,中抗灰斑病及花叶病毒病;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36.06%,脂肪含量23.01%;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5月上旬播种,机播播量4 kg/667 m2左右,穴播穴距为18cm,每穴3株,保苗22~24万株/hm2双条播种株距12 cm,双行拐子苗,保苗24万株/hm2.适于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种植,要求施磷酸二铵150 kg/hm2,钾肥75 kg/hm2;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2积温带.  相似文献   

7.
春季施肥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光武 《草业科学》2006,23(1):62-64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春季不同时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不同施肥量对其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处理B2[拔节期施肥N∶P∶K=20∶18∶22.5(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到620.1 kg/hm2,比对照增产48.7%。与对照相比,千粒重和小穗数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草原区松土改良增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半干旱草原区使用松土补播机进行了三种免耕试验,结果改良效果以松土、松土+施肥为好,在植被盖度40%~60%、年降雨量310mm的草场上,一次松土鲜草产量(5684.7kg/hm2)比对照(3900kg/hm2)增产45%,松土+施肥耕作一次当年鲜草产量(9454.5kg/hm2)比对照提高142.5%.这两种免耕法均可连续保持4年增产期,而松土+施肥+补播成功率较低,当所需条件满足时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483.3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kg/hm2产干草6928.7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500kg/hm2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75kg/hm2)产干草76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 ̄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生态区以肇东苜蓿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选育的100号苜蓿新品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00号苜蓿新品系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能显著,草质柔软,初花期蛋白质含量20.19%,饲草品质好。新品系平均干草产量为8210.06~10188.78kg/hm2,比对照(5680.92~6723.86kg/hm2)增产24.74%~27.50%;平均种子产量为225.39~325.97kg/hm2,比对照(215.17~289.50kg/hm2)增产6.56%~12.60%,是寒冷干旱地区建立人工苜蓿草地和良种生产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饲用豌豆Bruchus pisorum微量元素与激素混合浸种的试验研究表明:以应用萘乙酸(NAA)与微量元素混合液浸种增产效益明显,NAA P2O5、NAA Mo、NAA B分别比对照增产440.3~633.0、391.5~399.0和202.5~462.8 kg/hm2,其相对增产率依次为20.7%~34.7%、18.2%~21.2%和9.5%~25.0%,基本苗、分枝、双荚株率、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叶面积和根瘤发育等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在松嫩平原盐碱地进行了紫花苜蓿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经过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和硫酸钾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明显,施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k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其产草量显著(P<0.05)高于P75k75、P75k150和P225k150处理,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不施肥);施磷酸二铵过量会导致肥效降低;施硫酸钾75kg/hm2好于150kg/hm2。施肥提高苜蓿叶量3.6%~34.6%,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可增收381.48~1996.02元/hm2。  相似文献   

13.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 049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0.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 500 kg/hm2产干草11 403 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17.1%(P<0.05)和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增产干草6.6%(P<0.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6(行距30 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和处理2(行距15 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 50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分别产干草11 818 kg/hm2和11 7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招远市地处胶东丘陵全市常年无水浇条件的旱薄地小麦播种1万hm2左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0%左右,旱薄地小麦平均单产2 250~3000 kg/hm2,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全市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围栏草地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草地由于超载放牧极其严重,草地质量退化迅速.为了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围栏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不完全试验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防止草地退化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速效氮、磷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牧草产量.连续2年施用N90和P30比不施肥增产265.3%;第2年连续施肥比第2年不施肥相对增产40%~135%;第1年施肥处理的肥料后效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12.3%;干草产量随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直线相关;钾肥在该草地上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氮肥能显著提高围栏草地品质,高氮处理(N135)比无氮处理(N0)粗蛋白含量增加20%以上.综合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因素,川西北草地最佳施氮量为135~1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30 kg/hm2,而钾肥可以不施;在最佳氮、磷肥配施下,可以采用隔年施肥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阿坝燕麦、青海444燕麦和青燕1号燕麦为对照,于2015年至2017年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开展了梦龙燕麦的生产试验。连续3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梦龙燕麦在三个试验点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鲜草产量为26 620. 4~39 119. 0kg/hm2(平均为33 594. 6kg/hm~2),干草产量为8 692. 6~12 349. 2kg/hm~2(平均为10 309. 4kg/hm~2),显著高于3个对照品种,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对照阿坝燕麦增产62. 8%~88. 6%和66. 2%~89. 0%,比对照青海444增产40. 3%~58. 8%和31. 8%~71. 0%,比对照青燕1号增产27. 4%~64. 5%和27. 4%~62. 0%。综上所述,梦龙燕麦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的适应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17.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无芒雀麦产量的施肥、行距等综合因素及不同水平搭配组合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3P2K1A3处理鲜草产量37085.25kg/hm2为最高,比其他组合增产0.72%~68.9%。说明纯施氮105kg/hm2、磷45kg/hm2、不施用钾、行距28.6cm的搭配组合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8.
苇状羊茅生产特性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育出的黔草2号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Qiancao No.2与生产上推广进口品种法恩F.arundinacea Fawn相比,表现出植株高大,生长迅速,最高生长可达2.46 cm/d。整个生育期内,其植株高度均明显高于法恩,最高可达155 cm,较对照法恩和野生苇状羊茅F.arundinacea wild breed高40和35 cm;产草量高,年产量可达21.59~27.78 t/hm2,比对照法恩(14~40 t/hm2)增产50.98%~65.16%,比野生苇状羊茅(18.81~24.00 t/hm2)增产14.78%26.18%;种子产量较高,平均产量达1 022.5 kg/hm2,比野生苇状羊茅增产14.80%26.26%,比法恩增产30.77%111.11%。表现出显著的栽培利用价值。结果表明,黔草2号苇状羊茅是贵州省中南部地区人工草地建植的理想禾本科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分别为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hm2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生育期总干草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他们的次序是常规灌溉总干草产量(15 575kg/hm2)>节水20%(14 763kg/hm2)>节水40%灌溉(14 017kg/hm2)。节水2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7.49kg/(mm.hm2),显著高于常规灌溉25.96kg/(mm.hm2),节水4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89kg/(mm.hm2),与常规灌溉和节水20%灌溉之间相差不显著。各处理全氮主要富集于表层土壤(0~60cm),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120cm土层,灌溉对各土层全氮含量的影响没有出现规律性变化;施氮40kg/hm2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和施氮80、120kg/hm2。当施氮量为40kg/hm2时,第2年紫花苜蓿干草产量15 905kg/hm2、WUE为28.62kg/(mm.hm2)以及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在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从经济、生态和环境方面考虑,节水20%灌溉(灌溉量为264mm,不包括生育期降水量)和施氮40kg/hm2处理是较高干草产量、较高WUE及较高土壤肥力取得一致的处理,应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cv.Gui Min Yin)2003年从台湾引进,经过单株筛选,几年的扩繁,筛选出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桂闽引象草新品种.桂闽引象草品种试验产鲜草154 067 kg/hm2,比对照品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126 717.4 kg/hm2,提高了21.6%,比华南象草产量109 187.4 kg/hm2提高了43.7%;区域试验、大田生产年产鲜草1.8~2.8万kg/hm2,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增产10%~20%;粗蛋白质含量达10.5%,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提高11.7%,氨基酸含量达7.89%;2010年通过审定登记为国家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